越国本就当着心,只是无可奈何罢了。越王勾践心里头窜起上万头羊驼,对吴国的报复行动,看来要提到议事日程了。
端木赐看着越王勾践君臣苦瓜着脸的样子,叹了口气道:“恕外臣直言,贵国这些年的表现,着实差强人意。
若贵国根本无报复吴国之意,就不能让吴国怀疑贵国。否则,就太拙劣了。若贵国确实心存报复吴国之志,就不能让吴国知道贵国之意。否则,太不安全了。若贵国欲行报复之举,事发前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吴国察觉,否则,太危险了。但凡处事,触碰此三者,皆会带来祸患。”
越王勾践听后,瀑布汗来,竟然向端木赐拜伏于地并叩头泣泪道:“寡人曾不自量力,倾全国之力,凭一时血性与吴国交战,结果大败,不得已忍辱负重,对吴国北向称臣,岁岁进贡,以存继宗庙社稷。
子贡先生乃世间高人,寡人不敢有所隐瞒。寡人这些年,心存对吴国之恨,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就是希冀有朝一日,率越人攻入姑苏,以报夫椒战败之仇,以解会稽围困之恨,以洗三年为奴之辱。
如今寡国准备不足,而吴国欲再次征伐,寡人惶恐,请子贡先生无论如何,看在万千越人性命份上,救寡国一救吧。”
说罢,堂堂越王勾践竟再次拜伏于地。
端木赐哪敢再让越王叩起首来?忙一边拜伏以还礼,一边以手搀勾践阻止其叩首,嘴里急道:“大王何必多礼?外臣此番前来,正是供大王又驱驰也。”
范蠡看着也觉得自己的大王戏演得有些过头,这种礼仪层面的东西,点到为止,现在主要的还是听这位子贡先生高见吧。
于是,忙吩咐驿馆吏准备茶水,大家喝喝茶,聊聊天。
高人之间,就应该这样谈笑间樯橹间灰飞烟灭,这才厉害。
越王勾践道:“如今,寡国危矣,请子贡先生不吝赐教。”
端木赐正色道:“吴国无道,世人皆知,想当年入楚郢都,烧杀抢掠,残暴无仁,世人不齿,吾师孔夫子亦深恶痛绝,外臣亦巴不得吴国灭亡。
如今,吴王夫差比历史上任何一位吴国先君残暴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其内部公卿大夫们亦因此而不敢苟同,三心两意者有之,大王何不多行结交?
更何况,吴国连年征战,百姓苦不堪言,士兵疲惫难耐。大王欲报复吴国,正是对吴用兵之时,外臣认为大王可以好好把握。
不瞒大王,此番外臣使越,正是奉吴王之命。此举,乃吴太宰伯嚭全力促成,相国伍子胥出使齐国未归,才使伯嚭有机会说服吴王废弃伍子胥之战略。如今伍子胥已失势,估计不日将有血光之灾。
伍子胥一死,贵国就再无忧矣。然大王应将对吴王的恭敬进行到底,彻底让吴王信任大王,从此对贵国再无防备,贵国方可能抓住机会,一举灭吴!”
勾践听着两眼放光,甚至连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一旁的范蠡想了想,对端木赐道:“子贡先生所言,乃救我越国之策,大恩不言谢。此番吴王发兵北上,对我越国来讲,确实是一个机会,但吴王会因此而坐视越国不顾,径自出兵伐齐么?”
端木赐点点头,对范蠡道:“您就是少伯兄吧?少伯兄乃人中龙凤,我敬仰得很。我此次到贵国来,就是希望贵国向吴王夫差表足忠心,主动表示由越王亲率越军精锐,随同吴军伐齐。如此一来,吴王就对贵国不再有戒心,贵国完全可以从中渔利。”
勾践皱着眉,对端木赐道:“若寡人亲率军助吴北上伐齐,寡国又有何机会从中图利?”
端木赐正色道:“大王勿忧,大王所表示的,仅仅是一个态度即可。过几日,大王可派心腹大臣求见吴王,表示大王将亲率越军助战。这很重要,请大王一定要做。届时,外臣已回到姑苏,自会对吴王陈述利害关系,让吴王拒绝大王随军。”
勾践这才放下心来,范蠡道:“只是,吴军北上伐齐,万一取胜,那吴国之势更强,我越国此番出兵助战,岂非助纣为虐?”
端木赐哈哈笑道:“少伯兄乃大智大勇者也,思虑缜密,我真心佩服。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很久了,应该不成问题。
吴军若败,那岂不是给了贵国直接的战略机会?贵国早就磨刀霍霍,这种机会不抓住,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若军若胜,势必大长其称霸野心,且在山东取胜,定然会入中原向列国诸侯联盟盟主晋国叫板,甚至入洛邑见天子要求封赏。如此一来,定会引发晋国暴怒,两雄相争,少伯兄认为,吴军北上远征,在中原根本无任何根基,能在晋国面前讨得好处么?
只消吴军主力被牵制在中原,难道贵国还找不到打击吴国的机会?无论吴军伐齐成败如何,这都是越国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然,欲行此事,还得临门一脚,那就是要将吴国所谋及时告知晋国。
我已然作好准备,等吴军北上与晋国争霸之时,即出使晋国,告知晋国人,越国将向吴国发起突袭!相信晋国一旦获此重要情报,必定为保霸主地位而对吴国争锋相对,甚至不惜爆发两国战争!”
越王勾践大喜,立即出具外交文书,并配以财物数大车,供端木赐出使晋国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