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休沐了,原因很简单,他受伤了,被王弋狠揍了一顿。
荀彧听说这件事后匆忙去找了王弋,然后黑着一张脸来看望的荀攸。
活该!
这是荀彧对荀攸唯一的评价,他虽然没从王弋那里知道什么,但看到王弋的状态就知道他这个大侄子在王弋面前作了个大死。
王弋有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对于认可的人都十分信任。
对于臣下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可荀彧却认为这不是一个优点。
有谁可曾见过将手下最精锐的军队说放出去就放出去的吗?即便濮阳和平原确实十分重要,但张辽统帅那支部队已经太久了,那些青州兵身上早就打上了张辽的个人印记。就更不用说最精锐的幽州兵了,联合讨董的时候王弋都没有收走张飞的虎符,这简直就是荒谬。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荀彧早早就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但他不是王弋手下最老的那一批人,很多时候都是要讲资历的,这种事他只能旁敲侧击。
然而荀攸却是,从只言片语中荀彧可以肯定荀攸来了个直言不讳,直接将王弋激怒。
这就导致荀彧也想抽荀攸一顿,作死不是这么作的,不想活直接抹脖子算球,别连累其他人好不好。
荀攸只能顶着个黑眼圈将自己的小叔叔送出家门,小的时候还好骗,还能用大人的威严吓唬吓唬,现在只能赔笑了……
送走荀彧后荀攸来到了书房,从铜镜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唯有苦笑。
他确实比荀彧激进许多,王弋这一路走来成绩堪称辉煌,可发家史却并不光彩,甚至有些诡异。
这些事绝对不能泄露出去,不然一定会有人怀疑王弋身份的问题。
所以他们那一批最老的追随者如果不能寿终正寝在王弋前面,荀攸就打算给他们来一个被死亡,包括他自己也是如此。
其实荀攸这么做和忠诚没多大关系,这和他的志向或者说追求有关。
与其说他追随的是王弋,不如说他被王弋唬住之后转而开始追求道。
这个道不是道家,而是道义,盛世太平的道义。
如今这条道路上只有王弋也唯有王弋在负重前行,所以他才会拼命为其保驾护航。
王弋的政争手段其实很高明,从大汉还没灭亡时搅合袁家就能看出来。
但那只是针对敌人,对待自己人的时候王弋过于温和。
荀攸就是想让王弋明白,在通往权力巅峰的道路上没有人和他是朋友,也没有人能与他结伴而行。
对于王弋来说这很残忍,因为王弋的初衷便和荀攸的不一样。
虽然两人的目的都是让天下太平,而且手段都是让王弋成为皇帝,但王弋想要的是给予这个时代更先进的政策,而荀攸则希望王弋能以一个领导者的身份统御天下。
可惜荀攸并不知道王弋的经历和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在王弋最适合接受教育的年龄,所学的不是经史子集,也不是权谋争斗。
所以王弋对于这个时代人很多的做法难以理解。
要命的是,在这个时代荀攸是对的,而王弋终将因为自己的幼稚付出代价。
未来的事没人能说得清,也没有人能预知得到。
荀攸放下手中的铜镜,休沐只是掩饰受伤的借口,该他完成的工作一件也不能落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在即,没有什么时间是比现在更适合搞事情的了。
春天其实就像是一个信号,绝大多数事件都是在春天开始的,就比如说争斗!
王弋的意思很明确,幽冀的世家必须和外来世家形成对立之势,绝不能出现双方联合的情况,而荀攸就是这个计划的执行人。
这件讲究的就是一个速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