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稚童们的欢呼声中,苏晨也附和着点点头。
“您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科学家!”
“不敢当,您收好。”于飞将手中的电子书,递还给了苏晨。
“来吧,孩子们,咱们讲书。”
于飞起身,稚童们纷纷跑回座位前,端坐静听。
“咱们现在讲,《乃粒》,谁来给我讲讲,为什么要种粮食?”
一名头戴圆帽的稚童起身微微拱手。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
稚童摇头晃脑堪堪背诵,苏晨会心一笑,饶有兴致的模仿着稚童的模样也摇晃着脑袋。
于飞深邃的眼眸中满是慈祥,“解释一下。”
“因为人要吃五谷才能活着,五谷不能自己生长,需要人种植,我们想要吃饱饭,爹娘就得勤苦耕种,所以才这么辛苦。”
“就想你们知道,种粮食是不是很辛苦啊?”
“是,辛苦!”稚童们众道。
苏晨也跟在一起回答道,“是很辛苦,所以才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于飞一听,立马讲出了出处。
“你说的这个是李绅的《悯农》,这样,明天咱们就教《悯农》,今天的书就读到这里。”
“谢先生。”
稚童们致谢过后,就撒欢般跑离了学堂。
苏晨一边帮忙整理着桌上的书本,一边感慨道。
“您可是奉新明儒,但是今日一见,感觉您就是一位,田间老人。”
“田间老人不好吗?”于飞笑着反问。
“特别好,特别亲切。”
于飞与苏晨两人共坐长凳之上他一边挽着裤脚一边道。
“年轻的时候也想学神农氏,喜欢田间技艺,坊市营生。”
“但我也知道,您熟读诸子百家啊。”苏晨补充道。
“那都是年少时候的事了,我还是特别想知道,300多年之后,真的还有人在看我的书吗?”
“当然有!”苏晨肯定的点点头。
“我们后世几乎人人知晓,宋先生的这本《天工开物》,这是后世公认的,图文并茂的,重要的科学技术典籍。”
于飞边听着苏晨,脸上抑制不住涌出一抹喜悦,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既有欣慰也有感慨。
他缓缓起身,对着远处深深一拜。
“《天工开物》,流传后世,可以告慰两位兄长在天之灵了。”
“先生说的应该是宋应昇和涂绍煃先吧?”苏晨问道。
“正是两位兄长!”
“这本书是我们三个人共同的愿望,共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