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此情形,扶苏为了一时安稳,选择了分封,就是选择了小。
若是分封落实,周朝就是前车之鉴,指望扶苏的脑袋能想出削藩的方法,简直就是开玩笑,如果扶苏有这个脑子,就不会选择分封,早就成了储君了。
分封制得不到钳制,最多三代人,封地里的人就会只知封主,不认天子,到时候造反与否,还不是诸侯的一念之间?
即便是有削藩的方法,历史上因为削藩玩崩的皇帝还少吗?强如明朝,朱元璋都只能下旨,承认各路藩王勤王的合法性,目的只是为了保证这片江山还是姓明,但是这依旧没能挡得住内鬼。
扶苏选择了分封,无异于饮鸠生津,连止渴都算不上,秦朝,还远没到渴的地步。
政爷闻言,不由地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迟迟没有立下储君的原因。
长子扶苏眼界不足,次子胡亥则是直接的不足,难道真的是虎父犬子?
想到这里,政爷忍不住问道:“可是这天下,最后还是要传给他二人,照你这么说,扶苏倒是比胡亥强了不少,但是却也避免不了分崩离析,难道这样的局面,就无法避免了吗?”
韩肖闻言,轻描淡写的说道:“其实很简单,只要削藩得当,诸侯根本算不上什么心腹大患。”
最简单的就是推恩令,从原本的嫡长子继承制,改变为所有男子皆可继承,就会将诸侯的权势,缩小到最小,内部矛盾,扩大到最大。
韩肖只是略微一介绍,政爷就明白了过来。
就拿老蒙举例,位及人臣的他,按照原本的爵位继承制度,他的嫡长子就会完全继承他的爵位,世代相传,蒙氏最终会成为举国瞩目的世家。
但是推恩令一旦实施,不但蒙氏的荣光会飞速褪去,就连原本的基业也会在短时间内失去。
这就逼迫氏族必须为天子付出,建功立业,获得赏赐,不然,手头的资产,最多不过五代,就会被挥霍的一干二净。
老蒙闻言,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这一招推恩令,简直是说在了皇帝的心坎儿里,而对于他们这样的藩王来说,可就是一刀见血了。
韩肖想了想,补充道:“对于忠诚的诸侯,也能下诏保留几代人的爵位,有赏有罚,恩威并施,诸侯就会被彻底牵制。”
政爷只觉得韩肖的这么一句话简直就是醍醐灌顶,自己对于扶苏继位,也没有那么大的顾虑了。
韩肖打了个膈,接着说道:“还可以封地轮换,定期回京,子孙回京任职,再或者双王并立,共同辖理封地,只要把矛盾转移出去,分封的隐患很容易被解决。”
说到这里,韩肖停了下来,剩下的,大家都是聪明人,很容易就明白了。
政爷和老蒙此时各有思虑,一个在考虑推恩令之后自己的位置,另一个则是考虑推恩令实施之后,会不会带来一些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