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世纪女神 > 第 106 章VIP(第1页)

第 106 章VIP(第1页)

第106章穿越中世纪106

路易莎没在肥皂作坊呆多久,看到大概制成的软肥皂后就离开了(其实还没完全制成,不能直接使用的)。期间她还试用过可以直接拿去卖的软肥皂,算是有了使用感受吧。她给了这家肥皂作坊一些钱,算是补偿他们的误工费,还有或多或少的‘压惊费’。

路易莎知道,自己这一行人的出现,显然让人家紧张且不自在了。

“。所以,本土是有一些肥皂产业的,但主要做低端,即使只说软肥皂内也是这样。”

回去的路上,路易莎和海莲娜在马车上讨论本土肥皂产业现状,就说道:“动物脂肪制作的肥皂,只有最穷的人才会拿来洗身子。境况稍好一些的,至少会用托莱多那边进口的软肥皂,他们虽然也是软肥皂,可至少是橄榄油做的,气味要好闻的多。”

这里说的‘最穷’,是在有使用肥皂的习惯的人中说的。事实上,这时最穷最穷的人,根本无力保证清洁。最多就是夏天能到河里稍微清洗一下自己,根本不会用上肥皂,除非本地有给穷人免费进公共浴室洗澡的福利。

“这是没办法的事儿,至少托莱多那边也盛产橄榄油,又不像罗兰西,土地宝贵,得优先满足一张嘴。”海莲娜摊摊手说道。

除了东方盛产优质橄榄油,地中海一圈,地中海气候、足够炎热的地区也有不少橄榄油产出,只不过没有东方那么‘便宜’罢了。不过,考虑到进口会增加商品的运输成本、多种税费等,那点儿油料便宜带来的优势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所以这些地方都做出了自己的植物油肥皂,即使那只是软肥皂。

罗兰西商业发达、人口稠密,农业用地就很紧张。为了粮食安全着想,也为了回避进口粮食的高价,他们很难挤出多少土地多种油料作物,到时候都投入到肥皂生产中去——实际上,罗兰西很多大城市,尤其是尼斯这种有地利之便的,早就走船从东方买粮了!

只不过买粮归买粮,还是得挣扎一下,不至于让本土粮食自给率进一步降低。他们和东方的异教徒关系一直很微妙,如果依赖程度太深,谁也不敢想粮食供应链断了,他们会面对怎样的地狱。

至于托莱多及其周边,就是伊比利亚半岛嘛。别看现代时,也给西欧、北欧等地区提供大量农产品(被戏称为西欧的‘农村’),但以古代的农业水平,这里是不太适合搞农业的。主要是土地干旱,种植条件苛刻。

一方面得大量修建灌溉设施,另一方面需要擅长农业的人长期精耕细作、小心维护。所以历史上善于种植的摩尔人在西班牙执掌农业时,情况就还不错,不仅仅能农产品自给自足,还能出口呢!可是当西班牙决定赶走摩尔人,很快西班牙农业就荒废下来了,国内一切都几乎依赖进口。

也就是那时候西班牙还有日不落的余晖,海外还有不少殖民地,可以从殖民地获取财富,然后养活国内那么多张嘴,这才维持了下来。

现在的话,托莱多等伊比利亚国家的农业还可以,因为摩尔人还在呢——所谓摩尔人,大多是从西北非迁过去的□□,以柏柏尔人为主,兼有阿拉伯人、犹太人。

作为□□,伊比利亚半岛上阿拉伯人占优的时候,他们生活状态就比较好。而当阿拉伯人节节败退时,他们就难免在基督徒的统治下过日子,这当然是不好过的。不过这时候人们的忍耐力都比较强,只要不是过不下去了,被统治者下令驱逐,一般也能苟一波。

事实上,历史上的摩尔人也的确是16世纪才被系统性地迫害、驱逐(之前当然也有打压,但按照古代的标准,老百姓都还能忍受),那时候中世纪早就过去了!

也就是说,此时人口相对没那么稠密的托莱多等地,是有条件种植不少橄榄的,这也是发展肥皂产业的基础。以软肥皂来说,高端产品由他们供应,低端产品则有北方卡玛尔地区供应(那边还能维持相当的游牧业,捕杀海洋哺乳动物也方便,动物油供应充足)。

路易莎听海莲娜说到土地得优先满足嘴,也是点点头,心里首先排除了用植物油制作肥皂——布鲁多物产丰隆,但人口也很稠密,橄榄这种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抢土地,是很可能出问题的。

这和种植甜菜制糖、种植鲜花制精油还不一样,制糖为了赚独门生意,是控制在自家手上做的,很难一下吞进去太多土地。然而饶是如此,也导致特鲁瓦的粮价这几年涨了不少。如果不是这期间,在路易莎的努力下,特鲁瓦人的收入同步增长了,大家早就感受到生活水平下降了。

种植鲜花就更不要说了,路易莎都引导那些商人去南方用不那么适合种粮食的山地丘陵种花了,更是不和粮食争地的意思。

油料则不然,橄榄是非常常见的作物,瓦松也会种一些(收成没有地中海气候区那么好而已)。它们和粮食作物在长期的此消彼长中,已经达成了一定平衡,以当下的需求,以及需求影响下的价格,它很难忽然增大或减少种植面积。

路易莎突然要搞肥皂产业,又不是那种高端少量的肥皂产业,而是普及型,走薄利多销路子的,那要用多少油?肯定会和粮食抢土地的。

所以高价又抢地的植物油pass,动物油这个可以有。

至于动物油强烈的气味,路易莎觉得可以从熬油这一工序下手。就算无力选用优质原料,只能用一些边角料,也可以换成水熬法,另外再增加几道清洗、过滤、除臭的工序——这也会增加成本,但如果大量制造,平摊下来,也不会增加太多。

而要大量制造,就得保证销路,小作坊得有空间做大做强,干成大工坊。这都要求不能是小打小闹。

为此路易莎很容易就想到了一个‘绝招’,那就是他们要制造硬肥皂,而不是软肥皂。到时候硬肥皂就卖优质软肥皂的价格,谁能和他们竞争?除非是动用商业竞争以外的手段了。不过布鲁多的商人也不是好欺负的,到时候就看各自手段了。

回到红塔后,路易莎就和海莲娜说了自己要制造硬肥皂的想法。

对此海莲娜显得很犹豫,她不太确定路易莎为什么会想到制作硬肥皂,只能提醒她:“可是,如果您打算在布鲁多生产硬肥皂,所需的‘苏打灰’怎么办呢?完全依赖进口,价格可低不了——您是打算仿制‘东方肥皂’吗?”

如果是仿制‘东方肥皂’,那因为是本土制造,少了一些运输成本,应该还是有得赚的,至少本地市场可以拿下。但想要运出去和东方肥皂竞争,这就几乎不可能了。

且不说那时候布鲁多硬肥皂也有运输成本,双方这方面的差距缩小。就说渠道吧,人家多少年的老买卖了,分销商好好的干嘛不做东方肥皂,转而做布鲁多皂?除非给分销商等人让利,可那样一来,不是忙前忙后,给分销商打工了?

再者说了,问题可不止这一处!譬如,到底是仿制,本土的肥皂工人哪有东方的肥皂工人纯熟,到时候估计品质也不如人家问题

对海莲娜说到的‘苏打灰’,路易莎茫然了:“什么是‘苏打灰’?”

不怪路易莎不知道这个词,因为单从字面上来说,这个词和‘苏打’‘灰’都无关,甚至和‘碱’也无关。这也是西方语言文字的一大弊端所在,很多明明相关的东西,可单从拼写来看,根本毫无干系!

有些比较简单的还能看出‘词源’

=请。收。藏[零零文学城]00文学城努力为你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猜测估计有些关系。可更多专业的、新鲜的事物,就只能新造词汇了。结果就是,大家说的都是同一种语言,却可能出现完全不能理解的情况。

路易莎茫然了,海莲娜却比她更茫然:“您不知道‘苏打灰’?您怎么会不知道‘苏打灰’?如果不知道‘苏打灰’的话,您之前是怎么制作硬肥皂的?还是说,您不知道您使用的草木灰液,是用特殊的‘苏打灰’调制的吗?”

双方经过了稍显艰难的交流,路易莎才知道,东方的硬肥皂要做出来,除了他们风干条件好,也在于他们用了特殊的草木灰——路易莎过去还真以为他们纯靠风干呢!最多就是碱比较浓,然后煮的时候多蒸发一些水分,成皂就比较浓稠。别人是奶油质地,他们是粥饭的感觉。

然后铺在地上多冷却一段时间,就能切块了。切成块再风干,就成了硬肥皂。

结果,结果居然不是这样的吗?

路易莎想到了今天在肥皂作坊看到的,的确,哪怕是制作软肥皂,用的草木灰也不是随便烧什么植物得到的。既然是这样,硬肥皂用的草木灰更特殊一些,这也很合理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