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孔子心情非常愉快,一行人走在赴叶邑的路上,山清水秀,农田阡陌,脚步轻轻,心旷神怡。
一行人沿着一条清澈河流边的马路徐徐前冼,转过一岙,忽听前面传来“啪啪啪”的击打声,孔子停下脚步,众人均停下。
仲由习惯性地向孔子请示一番后,先行去探。
过一会,仲由小步跑回来,对孔子道:“夫子,没什么事,乃一女子正在浣衣矣。”
原来,刚才听到的“啪啪”之声,是浣衣女锤衣发出的声音。
古时洗衣,当然没有如今的洗衣粉,也很少用到肥皂,化学用品在那个时候是不存在的,洗衣服对河流是没有任何污染的。
但为了将衣服洗净,人们往往会用到一个木锤,将脏衣服浸了水,团成一起,用木锤敲击,就可以将衣服上的污渍洗净。
笔者小时候,家里就有这种木锤,可以说,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尤其用于洗被单被套,定要用到木锤。
此地处于蔡国与楚国的叶邑之间,既有女子洗衣,那前方定有村庄。孔子手搭凉蓬四处望了望,果然发现有一村庄。
这是什么村?孔子来了兴趣,他下了马车,把端木赐叫上,向女子迎去。
仲由正想随行,孔子摆摆手,道:“为师亲自问路,二三子就在此地稍修片刻即可。”
既然前面就一洗衣女,自己想去问个路,带一大帮子人去,惊了人家那可不好意思了。
端木赐俊朗飘逸,自己又是花甲老人,洗衣女才不会害怕。
孔子与端木赐转过一个小弯,路下正是一流小溪,溪水清澈,汩汩而流,溪边果然有一年轻清秀女子正在洗衣。
清新的环境,清澈的溪流,清秀的女子,清脆的棒槌拍衣声,一副迷人的农村田园景象。
孔子不由微微感慨:人间之美景也。
想想就很美。久居城市的人们如果去乡下,见此景象,不掏出手机拍个照?
在没有手机相机的古时,人们就用诗词来表达这样的美景,于是文人墨客们就创造出了一个词牌:浣溪纱。
欣赏了片刻,孔子准备亲自上前问路,突然见那洗衣女身上居然佩着一块玉!
放到现代,一女子身上佩着玉,如手腕上的玉串玉镯、脖颈的项链玉坠或耳环玉坠等,那是稀松平常的事。
但在古时,玉是君子的象征。君子相对小人,小人意味着粗鄙无知,没接受过教育。
佩玉的,应该是贵族。普通老百姓是不容许佩玉的,尤其是城郊所谓的野人,不可能佩玉。
此洗衣女居然佩玉,显然身份不同一般。
但一位佩玉的贵族女子,居然只身一人到河边浣衣?
孔子沉吟片刻,中止了自己亲自上前问路的举动,反而拉着端木赐回去。
一边走,一边对端木赐道:“子贡,你看这女子是不是很特别?”
端木赐摸了摸自己的头脑,一脸懵逼。
孔子小声道:“此地乃城郊农村,女子居然佩着玉,不带下人,只身一人前来浣洗。你且去试探一番,观其反应。”
端木赐一头雾水,心头差点窜起一头羊驼:夫子喂夫子,你不就是去问个路吗?还要试探个毛线?
端木赐又摸了摸自己的头,猛然反应过来:夫子见女子佩玉,且身边无下人伺候,想必是村野乡姑僭越礼数,私自佩玉。但又不敢肯定,故让自己前去试探,看其是否知礼。
一念至此,端木赐心里就有数了,他对孔子道:“既如此,那弟子欲非礼,请夫子勿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