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僖公也针锋相对,出兵打邾国。
结果那一次,由于轻敌,鲁军居然被邾军打败了,邾国趁势又占领了须句。
直到今天,须句还被邾国控制着。
本来,鲁国完全有能力再次出兵讨伐邾国,夺回须句国。
但是,自晋国崛起后,鲁国一直在楚国、晋国两大强国之间周旋,所以根本没有精力去报复邾国。
而且,须句本好好的,结果是鲁国与邾国相争,使须句连年遭受战火之害,受伤很重。
连成风都看不下去了,于是,鲁国暂时没惹邾国。
现在,成风去世了,鲁国也早就看穿了,与其让须句存在,成为鲁邾两国之间的矛盾焦点,不如就直接吞并了须句!
而且,对鲁国来讲,这是完全符合师出有名条件的。
但是,如果晋国想管的话,这事就不好办,因为邾国也是中原列国诸侯联盟的一员,与晋国曾经盟誓过,追随晋国的。
现在,你晋国乱成一团,鲁国的国君和众公卿大夫们不好好把握这个机会,那真是对不起鲁国了。
这是鲁国人把握住机会的第二个情况。
第三个情况,则是邾国内部出了重大问题。
这个重大问题,与绝大多数春秋诸侯国一样,基本就是公室出了问题。
而且,这种问题往往是国君之位的争夺问题。
邾国的问题,就是邾国国君邾文公与世子父子俩反目成仇,这个儿子叫什么名字都不屑被历史记录,反正就叫邾公子好了。
邾公子在自己的国家无法生存下去,就逃到了鲁国。
那也是当时列国诸侯的一个正常现象,但凡是公室公族子弟,在内部权力斗争中落败,选择的落脚点基本是敌国,或者是列国诸侯联盟盟主国。
因为唯有敌国或盟主国才会得到足够的保护,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会被引渡回国。
如晋文公重耳,一开始逃到了晋国的敌国,翟国。后来又逃到了诸侯联盟盟主齐国,再逃到了楚国。
这下好了,邾公子都逃到鲁国来了,你邾国内部乱得可以啊。
那还不下手?
就这样,公元前620年春,抓住了成风去世、晋国内乱、邾国内乱这一堆大好机会的鲁文公,亲自率军向邾国发起进攻。
鲁军进攻的方向,当然是须句。
哦对了,此时的须句国已经不存在了,现在是邾国的一个城邑。
在相对强大的鲁国面前,邾国的基本表现形式就是被打败。
除非发生象鲁僖公时对邾国实在过于轻敌的情况,当时鲁国未加任何防备,才被邾国反咬一口。
邾国被击败,鲁国轻松占领了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