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宜修重生选择 > 第170章 郊外盛宴五(第1页)

第170章 郊外盛宴五(第1页)

蹴鞠,是一项起源于先秦的运动,唐代之前以对抗性强的双球门式为主,由双方球员在场上绞杀,球到之处,可谓是人仰马翻。

基本上一场比赛下来,就没一个人完好如初,不是鼻青脸肿,就是断腿破头。

发展到宋代,蹴鞠更是有‘若论风流、无过踢球’的美名,即能踢一脚好球,是公认最光彩、最有面子的事儿。

参与蹴鞠比赛的人,也不再局限于军卒和崇尚勇武的贵族、皇帝王公,平民百姓亦参与其中,文人更是极为追捧。

明朝之后,蹴鞠比赛更注重竞技性和表演性,而不是对抗性和军事性,是单球门的‘筑球’和无球门的‘白打’逐渐火热起来。眼下,在乙字号的蹴鞠场,举行的就是筑球比赛。

整座蹴鞠场长宽各有二十丈,一排排座位围住中间的空地,平坦的空地上被白灰画出一个长十丈,宽五丈的矩形,再用一道中线一分为二,分成两个方形的半场;

两个半场名唤左军、右军,比赛双方分列其中,不得越界,左右两军的队员分工明确,分别由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组成。

在中线的中点处,立着两根的两丈多高的竹竿,竹竿上结一网,网上留直径约为一尺的洞,美其名曰‘风流眼’,比赛双方只有踢球洞穿风流眼,才算得分;

不得不说,胤禟这个京城第一纨绔的名头非常响亮,京城内大大小小的纨绔、文人书生在他的号召下,经过一个半月的练球、海选、初选,正式进入蹴鞠比赛、能够在康熙面前露脸的队伍,仅仅二十队。

每一队的实力,都不容小觑。

康熙等人,早就被胤禟和赵御史之间的对话所吸引:蹴鞠比赛,嗯,我等很感兴趣!

无论是蹴鞠比赛的精彩程度,还是蹴鞠比赛后赵御史与儿子之间的“父慈子孝”……都值得一看!

特别是对于康熙这个被赵御史开喷的“主要受害者”而言,头一次有机会看赵御史吃瘪,内心的期待值……直接拉满!

“皇阿玛,上场的双方都是熟人,您瞧,担任裁判的也是信郡王,皇叔爷这种比赛,但腿脚功夫不如年轻人,死乞白赖地昂求我不能让他下场,只能让他担任裁判了。”

康熙定睛一看,场上立在中线手持蹴鞠的可不就是信郡王,饶有兴致的问,“你皇叔爷(当代信郡王,爱新觉罗·董额,多铎第七子,生于顺治四年)爱玩,又上了年岁,由着他去吧!”

宗室子弟爱玩乐,于他们,于皇帝而言,都是好事儿。平定三藩后,康熙宁愿所有宗室都弄不成器,哪怕像明朝那般养猪似的养着宗室,也不希望宗室能人辈出。

“皇阿玛,您再看看,左军那边的都是谁?”胤禟摸着下巴,示意康熙再看看场上。

康熙眯起眼睛,不禁诧异道:“那不是保泰吗?他怎么也在?”

保泰是康熙二哥福全、已故裕亲王的儿子,去岁刚承袭了裕亲王的爵位。

胤禟兴致勃勃地讲述了来龙去脉:

经过海选、初选、复选等多轮比赛,许多临时组队的蹴鞠队伍,在输了比赛后,不断地被打破、重组再参赛。在此过程中,也不知是那个大聪明率先发现:

场上赢不了对方,可以在场下挖对方队伍“王牌”,建立一个新队伍,再杀回蹴鞠场,“挖墙脚”这种事儿屡见不鲜。

对家一看,你居然挖墙脚,好,我也拉新人、找强援,几番拉扯之后,参与蹴鞠比赛的人,从最初的纨绔向各家私塾、国子监举人等拓展。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越多,江湖越难混。

勋贵与汉臣、旗人与汉人、南方文人和北方文人、不同派系方之间的对立关系,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各队球。

保泰那一队可谓是宗室的代表,组队成员不是裕亲王、恭亲王这种皇家近支,就是安亲王、礼亲王等铁帽子王的后裔,尽身着红色上袄、着裤、牛皮软靴。

与之对抗的,自然也不简单,满京城文人中最出名的学子、举人、权臣家的衙内等,包括赵御史的幼子——赵振毅,高士奇的长孙以及张廷玉的侄子等,这一队皆穿青色。

场边还有三名裁判,曰‘社司’,比赛还没开始,双方的支持者就开始呐喊助威。

“皇天队,上啊,上呀,压下西岭队。”

“西岭西岭,智取桂冠,压下那群人!”

“……”

随着一阵阵呐喊声响起,康熙、太子、老大等无不激动起来,是个男人,在这种场合,就没有不激情澎湃的。

这一点,从骑在太子、老大肩上,跟着大家伙一起喊叫的弘晖、弘春就能看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