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谁写的史记好 > 第13章 赵世家(第2页)

第13章 赵世家(第2页)

过了两年,晋定公十四年,范氏、中行氏作乱。第二年春天,赵简子对邯郸大夫赵午说:“你给我五百家卫士,我要把他们安置在晋阳。”赵午答应了,回去却不听父亲的命令,违背诺言。赵鞅就把赵午抓起来,关在晋阳。然后告诉邯郸人说:“我私自杀了赵午,你们想立谁当大夫?”大家都不敢说话。赵稷、涉宾就带着邯郸人反了。晋君派籍秦去包围邯郸。荀寅、范吉射跟赵午关系好,不肯帮籍秦,还打算作乱,董安于知道了这事儿。十月,范氏、中行氏攻打赵鞅,赵鞅逃到晋阳,晋国人就包围了晋阳。范吉射、荀寅的仇人魏襄等人就谋划着赶走荀寅,让梁婴父代替他;赶走范吉射,让范皋绎代替他。荀栎对晋侯说:“君主命令大臣,作乱的得死。现在这三个人都作乱了,却只驱逐赵鞅,用刑不公平,请都驱逐了他们。”十一月,荀栎、韩不佞、魏哆奉了晋侯的命令去攻打范氏、中行氏,没打赢。范氏、中行氏就反过来攻打晋侯,晋侯反击,范氏、中行氏就败走了。丁未那天,范吉射、荀寅逃到朝歌。韩氏、魏氏就为赵氏求情。十二月辛未那天,赵鞅进入绛城,在公宫里跟晋侯盟誓。第二年,知伯文子对赵鞅说:“虽然范氏和中行氏确实作乱,但董安于揭露了他们,这也就意味着董安于与他们有勾结。晋国有法律规定,始作乱者死。现在这两个人已经伏罪,而董安于却安然无恙。”赵鞅对此感到十分忧虑。董安于知道后,主动找到赵鞅说:“如果我死了,赵氏就能安定,晋国就能安宁,我死得也算值得了。”于是,他选择了自杀。赵鞅将此事告知了知伯文子,此后赵氏才得以安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话说这董安于真是个大义凛然的汉子,为了家族的安宁和国家的稳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死,让赵氏得以摆脱困境,也让晋国得以维持和平。这其中的曲折和复杂,真是让人感叹不已。

而赵鞅呢,虽然经历了这场风波,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要继续为赵氏和晋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才能在这个乱世中立足。

此后,赵鞅励精图治,积极推行改革,加强军队建设,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在他的带领下,赵氏逐渐崛起为晋国的一股强大势力,为晋国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这段历史,也成为了后世传颂的佳话。人们都说,赵鞅是个有勇有谋的英雄,而董安于则是个忠诚无畏的烈士。他们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晋国的历史长河中,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榜样。

孔子听到赵简子这家伙,居然不请示晋君就抓了邯郸午,还占据了晋阳,于是就在《春秋》里写道:“赵鞅以晋阳畔”。这赵简子,真是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主啊!

赵简子手下有个大臣叫周舍,这货特喜欢直接怼人,有啥说啥,毫不留情。结果周舍一死,赵简子每次上朝听政都郁郁寡欢,大夫们都以为自己犯错了,纷纷请罪。赵简子却说:“大夫们无罪啊!你们知道吗,一千只羊的皮加起来,也不如一只狐狸腋下的皮毛值钱。你们上朝,都是唯唯诺诺,一点主见都没有,听不到周舍那种直来直去的鄂鄂之声,我能不郁闷吗?”从这儿开始,赵简子的人气就飙升了,赵邑的百姓都附和他,晋国的人也开始怀念他。

到了晋定公十八年,赵简子把范氏和中行氏围在朝歌,结果中行文子跑到邯郸去了。第二年,卫灵公死了,赵简子和阳虎送卫国的太子蒯聩回卫国,结果卫国不收留他,他们只好住在戚地。

晋定公二十一年,赵简子攻下了邯郸,中行文子又逃到柏人。赵简子继续围攻柏人,结果中行文子和范昭子都跑到齐国去了。赵国终于拿下了邯郸和柏人这两个地方。范氏和中行氏剩下的地盘都归了晋国。虽然赵简子在晋国名义上是卿,但实际上他已经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他奉献的土地都跟诸侯差不多了。

晋定公三十年,定公跟吴王夫差在黄池争老大,赵简子跟着定公一起去,最后定公赢了吴国。定公三十七年死了,赵简子按照礼制应该守三年的丧,但他只守了一年。就在这一年,越王勾践把吴国给灭了。

晋出公十一年,知伯去攻打郑国。那时候赵简子生病了,就派太子毋恤带兵去围郑。结果知伯这货喝醉了,拿酒泼毋恤,还打了他。毋恤的群臣都请求去跟知伯拼命,但毋恤说:“爹让我当这个太子,就是因为我能忍。”虽然心里不爽,但也没发作。知伯回去后,就跟赵简子说让他废了毋恤,但赵简子没听他的。从这儿开始,毋恤就开始恨知伯了。

晋出公十七年,赵简子终于去世了,太子毋恤继位,这就是后来的赵襄子。这赵襄子也是个有故事的人啊,以后的事儿,咱们慢慢儿聊!

赵襄子元年,越国围攻吴国,打得那叫一个火热。赵襄子这边呢,虽然心情沉重,但还是不忘礼节,降了丧食,派楚隆去慰问吴王。

这赵襄子有个姐姐,之前可是代王的夫人。简子葬了之后,还没脱孝服呢,赵襄子就北上夏屋山,请代王过来。他让厨子拿着铜勺给代王和随从们盛饭,一边倒饭一边偷偷让宰人用那铜勺把代王和随从们给干掉了。随后就起兵平了代地。他姐姐听到这事儿,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拿簪子就自杀了。代地的人挺同情她的,就把她死的那个地方叫摩笄山。后来赵襄子就用代地封了伯鲁的儿子周为代成君。伯鲁啊,是襄子的哥哥,原来的太子。太子早死,所以封了他的儿子。

赵襄子即位四年,知伯跟赵、韩、魏一起把范氏和中行氏的旧地盘给瓜分了。这晋出公一听,怒了,就跑去告诉齐、鲁两国,打算一起讨伐四卿。四卿一听,也慌了,就一起攻打晋出公。出公一看,不妙啊,赶紧跑,结果半道上就死了。知伯一看,机会来了,就立了昭公的曾孙骄为晋懿公。这知伯啊,越来越嚣张,向韩、魏要地,他们给了;向赵要地,赵襄子不给,还记得当年围郑的耻辱呢。知伯怒了,就带着韩、魏攻赵。赵襄子一看,大事不妙,赶紧跑到晋阳避难。

原过也跟着去了,结果路上耽误了,到了王泽的时候,看见三个人,上半身能看见,下半身看不见。这三个人给了他两节竹子,但怎么也弄不通。他们说:“你拿这个给赵毋恤。”原过到了晋阳,就把这事儿告诉了赵襄子。赵襄子斋戒了三天,亲自剖开那竹子,结果发现里面有红字写着:“赵毋恤啊,我是霍泰山山阳侯的天使。三月丙戌那天,我会让你灭了知氏。你也要立我百邑,我会赐你林胡之地。后世你的子孙中,会有个英明的君王,他长得赤黑脸,龙面鸟嘴,大胡子白眉毛,胸宽背厚,长腿高鼻梁,穿左衽的衣服,骑着骏马,统治黄河一带,直到休溷诸貉,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赵襄子一听,赶紧拜了两拜,接受了三神的指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国攻晋阳,打了一年多,还引水灌城,结果城里只有三版高的地方没被淹。城里的人饿得只能吊着锅做饭,还得交换孩子来吃。群臣们也都开始有二心了,对赵襄子越来越不客气,只有高共还是恭恭敬敬的。赵襄子一看这局势,心里发慌,就派张孟同夜里去跟韩、魏商量。结果他们一合计,就在三月丙戌那天,三国联手灭了知氏,把地盘给分了。赵襄子论功行赏,高共排第一。张孟同不服气:“晋阳之难,高共可没啥功劳啊!”赵襄子说:“那时候晋阳危急,群臣都懈怠了,只有高共还保持着人臣的礼节,所以我先赏他。”从此,赵国的北边有了代地,南边并了知氏的地盘,比韩、魏都强。赵襄子还在百邑祭祀那三神,让原过去主持霍泰山的祭祀。

献侯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国君,在中牟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哪知道,襄子的弟弟桓子竟然把献侯给赶跑了,自己在代地自立为王,结果一年后就挂了。国人觉得桓子自立并不是襄子的本意,于是联手干掉了桓子的儿子,又把献侯给请回来当国君。

献侯复位后过了十年,中山武公初登大宝。又过了三年,平邑建城。又过两年,献侯驾崩,他的儿子烈侯籍继位。

烈侯元年,魏文侯跑去攻打中山,还派太子击去守城。六年过去,魏、韩、赵三国都相互承认彼此是诸侯,还追封献子为献侯。

这烈侯啊,特别喜欢音乐,他问相国公仲连:“寡人有喜欢的歌者,能不能让他们富贵起来?”公仲说:“让他们富贵点没问题,但尊贵地位就算了。”烈侯说:“好吧,那郑国的歌者枪和石两人,我赐他们每人万亩田地吧。”公仲答应了,但就是不给。过了一个月,烈侯从代地回来,又问起歌者的田地。公仲说:“正在找,还没找到合适的。”过了一会儿,烈侯又问,公仲还是不给,最后干脆装病不上朝了。

这时候,番吾君从代地来,对公仲说:“你确实喜欢做好事,但还没找对方向。现在你已经是赵国的相国四年了,有推荐过人才吗?”公仲说:“还没有。”番吾君说:“牛畜、荀欣、徐越都不错啊。”于是公仲就推荐了这三个人。

到了上朝的时候,烈侯又问起歌者的田地。公仲说:“我正在挑合适的人赐田。”然后牛畜就跟烈侯谈仁义,用王道来约束他,烈侯听得津津有味。第二天,荀欣来谈选拔贤能,任用有能力的官员;第三天,徐越来谈节约开支,评估功绩德行。烈侯听得非常满意,觉得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于是他就派使者告诉相国:“歌者的田地暂时就算了。”还任命牛畜当老师,荀欣当中尉,徐越当内史,并且赐给相国两套衣服。

九年过去,烈侯去世,他的弟弟武公继位。武公在位十三年后也去世了,赵国又立烈侯的太子章为国君,这就是敬侯。这一年,魏文侯也去世了。

敬侯元年,武公子朝那小子搞叛乱,结果没成功,灰溜溜地跑去魏国了。赵国呢,开始把邯郸当首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