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赵会彬和孙桂芳来说,什么事都没有女儿高考重要。
高考可关乎女儿的一生。
两人虽然没念过多少书,但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女儿从小成绩就好,他们帮不上什么忙,但只要女儿能考得上,他们砸锅卖铁也得供。
曾经有个相熟的虾贩子,买完虾后在她家吃饭,几杯酒下肚,指着贴满半面墙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奖状,大言不惭地说道:“赵老弟,闺女念那么多年书有什么用?到最后还不是别人家的!”
直肠子的赵会彬,当场一杯酒泼到对方脸上,并扬言再不跟他做生意。
“我愿意供我闺女念书,碍着你什么事?喝点酒不知道自己是谁了!赶紧给我滚,以后我家的虾皮再不卖给你。”
因此,赵咏薇的话一出口,两人脸色立马就变了。
“薇薇,你好好学习,不用担心家里的事。你二舅想美事呢。”孙桂芳一边说着,一边给丈夫打眼色。
赵会彬心领神会,忙不迭地点头,“没错没错,我们不会答应你二舅的。”
赵咏薇仿佛没看到她爸妈的眉眼官司,笑着说好。
掩在饭碗后的嘴角上扬,她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期待明天,某些人大失所望的样子了。
真是想想就让人激动啊!
按照习俗,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
一大早,赵咏薇就被喊起床。
“拜年要趁早。我们离你姥家住得又近,去晚了不合适。”
赵咏薇的姥姥和姥爷一共生育了六个子女,三儿三女,分别是孙桂芬、孙庆仁、孙桂芳、孙庆义、孙桂杰和孙庆礼。
她妈妈孙桂芳在女儿中排行老二,在所有兄弟姐妹中总排行老三。
赵会彬对岳父岳母一向孝顺,嘴巴上没说什么,手上的动作却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一家人匆匆吃过早饭,大包小包地出了门。
赵家原来也不是东庙村本地人。据赵会彬说,他很小的时候,跟家里人闯关东,从山东一路徒步走到的辽省。
肥沃的黑土地和海里蹦跶的鱼虾,让饥饿的赵家人找到了安全感,在东庙村安了家。
孙家离东庙村不远,本来也是农村,但早在八十年代末就动迁了,成为了整个花池经济开发区第一批住进楼房的人。
当时孙桂芳和大姐孙桂芬都已出嫁,因此除了二人,其余的几个兄弟姐妹都分到了楼房。
即便是娶了妻的大舅,因为是儿子,也从姥爷姥姥手里硬要到了一套楼。
这些年下来,除了大姨和老姨,几个舅舅都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她妈妈这个姐妹的不屑。
仿佛因为她家住在农村,就低他们一等似的。
看着走在前面的爸妈,赵咏薇脑子里不受控地就会想到这些。
赵会彬和孙桂梅手上拎着东西,一路上不停地跟人打招呼,互相拜年。
住了几十年,几乎整个村子里都是熟面孔。
“李叔,过年好啊!”
“哎,是宋老二啊,你也过年好。这是去丈母娘家?”
“对,陪我媳妇回娘家拜年。”
“后面的是你闺女吧?听说书念得特别好?是不是要考大学了?”
听到有人夸自己女儿,夫妻俩脸上的笑容更盛。
他们不像那个年代的很多家长,别人夸奖自己儿女时,本能地就要谦虚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