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王直疑惑道。
朱祁钰竖起一根手指,道:“其一,朕是你的靠山,也是你的退路,推行商税之事,阻力一定不小,若是朕出手了,一旦出了问题,到时候咱们都没有退路,若是朕不出手,只是观望的话,到时候还有回旋的余地。”
然后又竖起第二根手指道:“其二,王老爱卿不要忘了,开征商税只是最简单的一步,后面还有徭役折银与合并赋役还要继续推行,到时候助力也不会小,所以朕的出手要留到后面。”
王直点点头,出声道:“陛下,臣最后劝您一句,摊丁入亩虽好,却没有施行的条件,陛下不要轻易尝试。”
朱祁钰被王直看出了心思,不过也不尴尬,和王直这群老狐狸在一起久了,被他们看出心思也很正常,笑着道:“王老爱卿放心,朕不会轻举妄动的。”
“那臣就放心了。”王直微笑了一下,将话题拉了回来。
王直问道:“陛下,话说回来,开征商税推广开的时候,以臣的威望恐怕压不住文武百官,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解决反对之声?”
朱祁钰也不废话,直接放出了答案:“今年你们内阁做的不错,垂拱而治的效果看起来还可以,所以朕打算继续强化一下内阁。”
“明年年初开始,内阁升格为政务院,全面负责大明行政方面的所有政务,朕允许政务院直接下发政令,任免三品以下官员,政务院首理为正一品,为大明文官之首,任何文官不遵政务院政令者,三品以下政务院可以自决,三品以上停职,交由朕来查问处置。”
“政务院?直接下发政令?”王直一愣,旋即大喜。
如今内阁虽然有权,但是政令仍旧需要朱祁钰朱批用印,这是太宗定下的规矩,虽然朱祁钰这一年来放权放得厉害,但毕竟还需要走流程,在文武百官看起来,大权仍旧掌握在朱祁钰手里。
如果政务院成立,可以直接下发政令,那岂不是说,朱祁钰已经彻底将行政大权放手给了文官吗?政务院首理还是正一品,为文官之首,这不就是汉唐之时的宰相吗?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
而且这事儿的确只有朱祁钰可以做,换了其他人谁都不能干,因为太祖曾经留下祖训,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臣工敢言立相者斩,如果他王直提出的这个政务院,那朱祁钰可以名正言顺的直接砍了他,还不会引起任何波澜,但是朱祁钰提出来,这个就没什么问题了。
朱祁钰是皇帝,没人能拿大明律砍了他,而朱元璋说的也只是后世子孙不得预立丞相,又没说怎么处置,想来以朱元璋的智慧,应当会想到后世子孙肯定不会遵守自己的话吧。
再说了,太祖还说过呢,内臣不许读书识字,不得干预朝政,但是谁听他的了,宣宗的时候就弄了个内书堂,专门教小宦官读书识字,夫子还是由翰林学士充任,英宗更过分,直接让司礼监掌印王振把持朝政,所以,朱祁钰弄一个政务院,也属于继承他们朱老四家的惯性而已。
见王直高兴,朱祁钰继续道:“王老爱卿,朕建议你不要高兴得太早,虽然内阁升格为政务院,手中的权力更大了,但是责任也是要增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年年底,政务院必须提出次年的目标,就像朕对你提出的要求一样,而且不能和当年差不多,必须有所提升。”
“每年年底,政务院也要提出次年的政务重心,也就是政务院明年的政务要放在哪一块,是修河,还是开垦田地,亦或是推行什么政策。这个事情由你们政务院自己想,一个或者几个重心都行,只要能完成,朕不管你们怎么提。”
朱祁钰看着王直,笑着提醒道:“王老爱卿,明年你的重心就有一个开征商税了。”
王直躬身道:“臣明白。”
“另外,政务院的每一条政令都要报备给朕,朕有权力随时叫停政令,并招政务院诸官咨询,看看政令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调整。”
朱祁钰还是没有放手最终决定权,王直对此也没有任何异议。
朱祁钰继续道:“内政方面政务院可以自决,但是监察之事朕会独立出来,所以在政务院成立之时,整个都察院你们就管不到了,都察院内部的官员任免和调整,由都察院自决,这也是为了避免你们政务院影响监察之事,王老爱卿还请不要介意。”
王直笑道:“陛下放心,原本都察院的人臣就影响不到,如此安排,甚为合理。”
朱祁钰又道:“科道中的六科虽说也是稽查政务,但是并不适合放到都察院,所以还留下政务体系之内,由政务院统管,直接向你们汇报,也是作为辅助你们管理约束六部的一种手段。”
“也就是说,六科以后只负责稽查朝廷政务,都察院独立出来,监察整个朝廷。”王直确认道。
朱祁钰点点头:“对,没错,所以以后六科的封驳之权只会落到你们政务院的头上,不会再给朕找麻烦了。”
好吧,王直表示这样也可以,至少今后六科给事中再封驳政务院的政令,还能在皇帝这里转圜一下。
“哦,对了,回头大理寺也不再由刑部管辖,暂时也归到朕这里,朕另有安排。”
“是。”王直直接答应了下来。
大理寺是朝廷的三法司之一,掌审谳平反刑狱之类的政令,但是不算是朝廷的强力部门,在不在政务院手里也无所谓。
而且今天皇帝和他说的事情有点多,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脑子已经开始记不住皇帝说的东西,好在大殿里有书吏记录,回头找他们要一份便是。
喜欢重生之景泰大帝请大家收藏:(www。630zww。com)重生之景泰大帝【630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