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主人公是云桑的 > 韩信(第2页)

韩信(第2页)

对面的韩信简直要翻过案几揍他,刘邦摆了摆手:“天时而已,将军来信时情势还不危急,考虑不到也没什么。”

陈平咂一口酒,毕竟……当时的楚王,哪怕被封齐王,也并未派兵来援啊。

【后面项羽派人劝,手下派人劝,韩信都没听,又重复了一遍“汉王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但犹豫间他并没有出兵,楚击汉军,大破之。

沛公忍着澎湃怒意为韩信划了封地,垓下败楚,项羽自刎,“高祖袭夺齐王军”,立刻便收走他的兵权,改封其为楚王。

刘邦这个人,壮阔一面如鹰,遨游四海高歌饮,嬉笑怒骂俱天然,他以这样的面孔吸引来臣子;冷戾一面又似蛇,斩白蛇后,便绞缠于众卿脖颈之上了。

鹤高飞远去,鹿温驯相伴,虎自以为猛禽。

韩信依然抱着他纯白的政治理想,以为能一世不相负。】

范蠡泛舟湖上,回忆夫差当年之语,又念起当年留给文种的信。

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

他看着天幕中韩信年轻的面孔,帝业已成,汉王却老了,子何不去?

【汉六年,有上书曰韩信谋反,刘邦伪游云梦,预备擒韩。韩信踌躇之下选择交出自己的旧友、曾经的楚将钟离眜献给刘邦,却逃不了一捕。

“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一句,便是在此时说出口的。

他素来坚信的君臣之谊,亲友之情彻底倒塌,钟离眜死前那句“公非长者!”长久地盘旋于脑海,一直以来他都太天才也太骄矜,这件违背信义观的事颠覆了他对君臣和自我的认知,傲骨与自尊便随之破碎。

于是成为淮阴侯后他陷入寂寂,称病不朝,郁闷自己居然沦落到和樊哙这种人一个地位,最终被萧何领着走入那座宫殿。

高祖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军事的天纵之才和政治方面的束手无策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兵仙。】

戚继光想,仙是无法在人间久留的。淮阴侯无法理解为何走到这一步,无法理解君王那些曲折心思,他心里要的是君臣相和,沙场归来与君再饮一樽酒。

杯中酒尽,兵仙看到昔年沙场纵横何等快意,一人之才大半江山,君臣夜话无比契合,天子想起的是当年心火。

所以他绝不能重复这样的遭遇,戚继光定神,有张居正之权势,自己应当能避开前人灾祸,得个善终。

【回顾其一生,胯下之辱便注定了韩信近乎极致的自尊与自卑,能忍受奇耻大辱,盖因他坚信自己日后必有所成。

韩信非庸人,分辨得了真情假意,但历史匹配机制会调节游戏平衡,他匹配到的君主是刘邦,老父要被煮也平静称兄道弟、盛怒时被踩两脚就能按下再笑脸相迎的刘邦。

大约早年确有真心,那些醉酒论天下的时光不是假的,韩信也真的享有过他期待的君臣关系,但太过短暂。

假齐王一事长久地横在刘邦心头,帝王求的是“臣下”与“属”,而韩信太功高不自知,几乎踏入卧榻之侧。

真正的君王不饲虎,只磨平他的利爪,再蛇缠而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不以为意,在他看来淮阴侯实在不智,他面对的是皇帝,不再是刘季了。

天下真有皇帝能容忍一个君主危难之时请封齐王,最后还没有出兵的人吗?赵匡胤抚着众人亲手披上的黄袍,准备着自己登基后最重要的一次酒宴。

白居易诗写得好,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皇图皇土,赵官家举着酒杯,臣子们还是要拎清自己的位置。

【如果韩信不是大家认为的政治白痴,在齐王一事上是真心要王位,那也很能说明问题,作为“士”,他希望功绩能得到相应的奖赏,求的是裂土封王。

但春秋早落,战国不再,如今是大一统的时代。

他面对的这个人未来会立下“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的盟誓,他渴求的“士为知己者死”也只是一场君臣之间镜花水月的空言。

毕竟千金买骨、国士择主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如今坐着的是皇帝,是世独其一,臣下没有其他选择。

于是这位秉承国士遗风的将军,只能抱着他不合时宜的期许,在四海未合时于沙场意气风发,再在天下已定时,循着那位引荐他的知己的指引,走向他这一生的末章。】

凰位炎炎光焰,烧得长乐宫灯红似血。

赤帝子从爱卿颈上游下,落地成为人君。

将军血既可定河山,想必也可安宫室。

便助我万世千秋——长乐无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