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重生之我要离婚最新章节 > 第 67 章(第2页)

第 67 章(第2页)

“所以,我立刻乘上了来美国的飞机,就是为了在李平导演选择将剧本卖给普鲁托制片公司之前找到他。”

主持人捂住了嘴:“天哪!!真是犹如电影一般的场景!”

他扭头看向李平导演:“你当时一定感到非常受宠若惊吧?”

李平导演点了点头:“是的,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士为知己者死,我当时其实压根没有考虑过接下来的电影该怎么做,能不能做成功,满脑子只有有人这么看重我的剧本……那我也一定不能让她失望。”

主持人:“幸好结果是好的。”

李平:“是的,幸好结果是好的。”

“……”

类似这样的对话一次又一次在各种脱口秀与访谈上上演,不光内容大同小异,就连用词都几乎没有任何差别,但是没人在意——或者说,本来能将所有访谈看完的人就是极少数,应该说,就连连续看过几个他们的访谈的人都是极少数,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只是为了让观众们有概率看见其中一次访谈,并为这个感人的追梦故事折服而已。

这一宣传的效果也很好,虽然偶有人不满秦尤对费舍尔导演的评价,但自从费舍尔导演自己亲自出来表示——他觉得秦尤说的对,由他来拍这部电影,真的不是最好的选择——

“当初我拿到《复仇》这个剧本的时候确实很想拍,得知拍不了了的时候,也确实有点遗憾,而且我不想说谎,我当时也确实在想——这电影在我手上才能焕发出真正的光彩,让一个新人导演去拍,真是浪费了。”

“哪怕这个新人导演就是剧本的创作者也一样,编剧和导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

“但是当我真正看到成品的电影的时候,我突然开始庆幸这部电影不是由我来导演的了。”

“我不知道你们懂不懂这种导演的职业病,但是我在看一部电影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想到,如果是由我来导演这部电影,我会拍成什么样,这并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我能拍得更好'的看法,我知道自己脑海里的拍法不一定会比电影本身选择的拍摄手法更好,但就是会下意识地思考。”

“譬如《复仇》就是如此,尤其是《复仇》我还是先看的剧本再看的电影,这种感觉更明显。”

“比

如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特蕾莎·杨逼问亚当,得到的却是露西自杀的证据这一段剧情,其实单纯看剧本的时候,我并没有觉得这段写得很好,甚至我觉得这段写得有问题,观众看到这里的时候,情绪应该被推到最高点,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这段得改掉。”

“不过当看到李平导演呈现出来的答卷后,你们应该也就懂了,高。潮不一定要是情绪的高点,也可以是情绪被推到最高点后的那一个空拍,露西的平静与温柔并没有我最初看剧本时预想的奇怪,反而太合适了——有些东西就是你自己想的时候想不明白,但别人给你呈现出来之后,你就会觉得,啊,本就该是这样的。”

——由于费舍尔导演不光夸奖了这一版的《复仇》,而且夸得有理有据,完全不是体面的客套,于是这些不满也就烟消云散了。

甚至费舍尔导演的评价还引发了许多人的好奇心,又带动了不少人去观看这部电影。

另外,秦尤那句“《复仇》里很多细节是只有亚裔才能理解的”,让许多亚裔深有同感,尤其是前段时间刚有一部大片是典型的美国人拍的对亚洲文化的幻想。

嗯……那部倒电影并没有故意丑化亚洲人,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位亚洲文化发烧友。

但是该怎么形容呢……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让人由衷地觉得,你这还不如直接歧视我算了呢!

是的,甚至如果是故意搞歧视的电影没准都还不会让人有如此强烈的吃屎感,它呈现出来的效果就是一种让亚洲人很绷不住的效果——一种“这谁?反正不是我”的效果。

于是接下来,不管是在一些亚裔圈子内部的报纸上,还是主流报纸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呼吁——

“我们需要更多亚裔自己拍摄的关于亚裔的电影”

“无论是好是坏,总该由我们自己来展现自己的想法与模样,而不是再一次由白人高高在上地审视与塑造”

“我们需要更多来自亚裔的声音”

“比歧视更加糟糕的是自以为是的了解!而我们不需要更多这种自以为是的目光了!我们需要的是由我们自己的视角展现的亚洲人!”

“……”

《复仇》这部电影其实本身并不算很政治化,因为李平导演自己就不是个很政治化的人,他拍故事就是拍故事,但它的班底,它的选材,它的成功,自然而然地就令它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让许多不关心电影的人也参与到了这场呼吁之中,而德斯特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白捡的助力,他们的公关团队混在其中为《复仇》一起造势。

于是——

德斯特的宣传机器全力启动后一周,《复仇》票房全美日冠。

首个拿下全美票房冠军的中国导演!

——这是李平导演最近在国内的title。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