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坐在马车上,看着由远及近的金陵城,心中一阵感慨。
“哎,老朱啊老朱,你千防万防,到最后也没防住你的不孝子老四,不仅夺了你孙子的皇位,还在你百年之后把你孤零零的扔在金陵……”
看着远处龙盘虎踞的隐秘在云雾中的紫金山(今南京钟山),朱祁镇心有戚戚然。
半个时辰后,马车到了城南。
赶车的杨老三将缰绳交给侍卫,扶着朱祁镇下了马车。
站在正阳门城下,历经七十年的南京城依旧巍峨挺拔。
“小爷,要不要小的先去通报……”杨老三低语道。
“不用,进城时尽量不要暴露身份,只说我们是从北直隶来南京做生意的。朕要看看这南京的风土人情。”朱祁镇边走边说道。
杨老三会意,回身嘱咐随行的人去了。
城门口的五城兵马司值班皂吏检查了他们的路引,又嘱咐一句说皇帝南巡,外来人等不得靠近内城,就放朱祁镇一行进了城。
一进正阳门,繁华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小爷,这里比京城还热闹啊。”云儿雨儿叽叽喳喳的说着,感觉眼睛不够用的。
“呀,鬼啊…”云儿指着大街一侧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大叫起来,小脸吓的煞白。
“怕什么,那是欧罗巴人。”朱祁镇笑着说道。
“他们怎么长和白无常似的,那眼珠子还是蓝色的,鼻子也太大了…”
“天下,不只只有我大明一个国家,有欧罗巴,乌番人,……”朱祁镇一边走,一边和她们普及着知识。
一路走来,朱祁镇心中感慨道:“不愧是江南,商业比北方要繁盛数倍。以后大力发展工商业,南直隶必然成为大明的经济中心,而且随着以后开海贸,重新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江南的地位会更加重要。现在又不像后世有飞机高铁高速公路,京师远在北地,对江南的控制力势必会捉襟见肘……”
想着这些,朱祁镇突然站定回身对杨老三等人道:“咱们向西走礼街,绕道长安街进承天门。”说罢,抬脚便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长安街而去。
杨老三和侯宝相视,都在想皇帝第一次来南京城,怎么对这里这么熟悉?
转到长安街上,朱祁镇突然看见几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正大摇大摆的走在街上。
其中一个士子身穿一件粉红色外套,头上居然带了一顶绿色的帽子,手上一把桃花折扇,遇到年轻貌美的女子,还颇为装逼的打开折扇矜持的扇上几下,这样朱祁镇一阵恶心,尼玛你穿粉红色的外套也就罢了,居然还带绿帽子,大冬天的你扇扇子也不怕伤风感冒?
看见皇帝脸色有些难看,杨老三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睛大睁。
“小爷,要不要让兄弟们上去教训教训这几个浪荡子?”杨老三攥着拳头道。
“找个僻静点的地方,套上麻袋揍一顿。”朱祁镇恨声道。
他早就知道江南风气开化,可没想到居然开放到这等地步,一个大男人,居然恬不知耻的身穿女装招摇过市,简直辱我中华男儿英姿,是可忍朕不可忍!
杨老三狞笑着搓着大手带着三个侍卫悄悄跟了上去。
朱祁镇苦笑摇头,暗道怪不得到明末时朝廷的诸多禁令到了江南几乎成了一纸空文,崇祯想要收税,还要看这些江南豪族大姓的脸色。
时风日下,再不好好整治,那还了得。
正当朱祁镇一行人慢悠悠的走在长安街上时,南京的勋贵、六部官员已在定淮门外的码头等了足足两个时辰,不少养尊处优的官员跪在坚持不住,干脆毫无形象的蹲在了地上。
大明实行两京制,源于朱棣。当时朱棣一方面考虑蒙古族的残余势力还在北方威胁着大明王朝的社稷安危,而北平“地势雄伟,山川巩固,四方万国,道里适均”,若迁都于此,即可以抵御蒙古贵族的威胁,又可以占据有利地形,控制南方各地,所以才有了后世“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豪言壮语。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抢了侄子建文的皇位,按皇明祖训他得位不正,江南的士绅勋贵大都不服他,综合以上种种因素,他决定迁都北平,并在即为之初就改北平为北京,在原蒙元大都皇城的基础上大兴土木,大规模营建皇城,为迁都做准备。
但北直隶毕竟不是江南,大明虽然迁都北京,可江南的粮饷税赋依然占据着大明朝税收的半壁江山,为了更好的控制江南,1421年明朝迁都北京,并改北京为京师,同时复原南京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