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霁给他在外地的妈妈打了电话,这些年很少出门的林爷爷林奶奶带着林霁拜访了还没断联系的亲朋好友。
记忆里有些模糊的人名和人脸,在林霁脑海里变得清晰了。
林爷爷甚至帮林霁谈好了两个帮工,只说家里年后要开餐馆,他们要是想干就提前联系,还需要时间办理健康证。
两个年轻人脸上还有些对未来的无措,可他们的家人都有点心动了。他们相信的不是林霁,而是林家人那至今还有人记得的好口碑。
“年后他们过来干活,工资可以低,但手艺还是要用心教着点,到时候我先去指点指点。”回家路上林爷爷说道。
在问过林霁乐意教人的时候,林爷爷就把找帮工这活拦下来了。
基本到初七后,走亲戚的习俗就结束了。
初八建筑队就主动跑来复工了,目测正月十五前就能够干完。
政府部门的人上班得早,建造试点社区食堂的消息在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布。
另外两位老板刚刚确定了营业地点,没有意外全部都选择在了城区,三个社区食堂才全部落定下来。
一个在步行街对面,打算过段时间就开始装修,瞄准的客户人群是附近的年轻人。
另外一个选择正在建设的批发市场,那边目测未来的人流量不会低,就是要多等段时间。反正又不用交房租,时间总是充足的。
因为另外两家选择的地点成本都较高,领导再次商议过后,通知了另外两位,打算给林霁减免一段时间的水电。
算是意外之喜了。
社区食堂还没建设好,官方没有大肆宣扬,除了专门关注政府网站的人,普通人很少有人注意到,不怎么会上网的老人更不会了解到。
正月十五后,林霁的食堂装修好,负责部门联系人,把订好的家具给搬运进去,剩下的时间就是开窗通风,等到了二月二就可以正式营业。
去给相关领导汇报了下进度和开业的时间,社区食堂所在的宁安街道就接到通知,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开始对辖区范围内的老人进行精确统计。
电话联系甚至实地走访到每家每户,给老人和他们的孩子讲解社区食堂的情况,若是愿意去社区食堂吃饭,就需要缴纳一个月的费用申请专门的饭卡。
根据政府公布的补贴政策,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每顿饭补贴三元,八十岁以上老人每餐补贴五元。
他们本地能活到七八十以上的老人不多,但仔细算下来,这些补贴也是比不小的开支。
街道专门派人来通知,还有政府补贴,不少家庭听见消息都有些心动。就算心里面琢磨着这社区食堂的饭菜好不好,都愿意先交一个月的费用给老人试试看。
就这样,社区食堂的事在老年人里面渐渐流传开了,许多老人碰面聊天都要问问,家里给他们办卡充钱了没有。
如今只有林霁的社区食堂快要开业了,有时候消息又格外灵通的老人们,怀疑林霁这个小年轻人靠不靠谱。
等听见人说这是林爷爷林奶奶的孙子后,安了一半的心。年轻人或许不知道林家老人是谁,他们这些老人却还记得年轻时最爱吃的大席。
剩下的一半心,在装修工人站出来帮忙宣扬后放下。
那些工人们干完活就吃不到林霁做的饭了,心里刺挠着想让林家的食堂快点开门,在外面提起来,把林霁的厨艺夸成了顶级大厨。
食堂开业的消息在县城里有所流传,忙着开业准备的林霁开车去了农福农场,得尽快把食材供应给解决了。
林霁提前联系过,农福农场的老板周丰收等着他过去。
“周老板,我在县里来来往往逛了这么多遍了,就数你家的菜最新鲜。”林霁刚见面,就先夸奖了一通,“我新开的食堂就需要菜源呢,第一时间就想到这里。”
“给你们食堂供货没问,我们农场对采购商十分欢迎。”
周老板笑呵呵道,对林霁这个很有礼貌的年轻人颇有好感。
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林霁再次开口,直接把他的批发价往下砍了三成。
“小林啊,你这价格砍得太狠了,赔本买卖我可没法做。”
“那您说什么价格合适?”林霁顺着杆子往上爬。
周老板犹豫着比批发价低上一点,林霁开始聊起他的食堂性质,尤其是打算贩卖的价格,最后卖惨道,“周老板,价格太高我实在承担不起,别家的菜又没您家的好,给老人吃着我不放心啊。”
讲到最后,周老板发现林霁这小子比他还要不要脸啊,最后定下了批发价的九成,还要给他送货上门,他的心那叫一个疼。
林霁定下了合约,又去了几家县里较大品质较好的果木种植基地和养殖场,一样的操作来一遍,讲价讲得口干舌燥。
食堂还没开业,林霁难搞的名声就在各大老板之间流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