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
在苏教授的带领下,参与研究的研究员们强忍着内心的激动,等待着这次实验的其他数据。
运行试验除了时间和温度一目了然之外,其他的数据依旧需要汇总和分析。
甚至最重要的等离子体密度和Q值反而需要的时间更长,才能看到结果。
这段时间,新华社的记者脸上挂着笑容和泪水在整个实验中心中跑过来跑过去的做着采访和录像,这一幕未来将要成为历史,封存在人类研究核聚变的丰碑高塔中。
又过了一些时间后。
苏教授拿着这次实验的最重要的结论走出了指挥室,来到了外面的高台上,这里早就准备好了一个小喇叭,苏教授拿起小喇叭向大家伙正式宣布此次试验的结论。
“经过我们工作人员数日的不懈努力,我们这次实验圆满完成,根据各项数据,我们可以确定,这次实验中的等离子体密度相较于之前的实验,有了相当明显的提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环流三号”可以承担更高强度的聚变,约束程度能够达到更高。”
“而且根据现在的各项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令人兴奋的结论。”
“此次“环流三号”的运行实验,Q值确定为1。38。”
随着苏教授的话音落下,整个大厅内顿时如同刚刚烧开的滚水一般,沸腾起来。
此次这些参与了“环流三号”此次试验的研究人员们满脸都是激动,他们自然明白这次提升带来的价值。
而相较于他们的激动还能够克制。
在那些前来参观的学生和教授那边,激动是难以按捺住的。
有些已经六十多岁的教授,一下子涨红了脸,从观礼的座位上窜起了身,脸上全是坨红,而那些学生们除了欢呼之外,都下意识的鼓起了掌。
每个人都做着不同的动作,有高举双手欢呼的,有激动落泪的,也有拥抱在一起欢呼的,甚至还有人直接把自己外面穿的研究衣服给扯下来,随着手臂挥动的。
他们这些人现在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只是在竭尽全力的,想要表达此刻的激动。
他们都是核工程的研究员,他们都知道这个数字代表着什么。
所有人的嘴里都在胡乱着嘶喊着,甚至嘶喊的嗓子都变哑了,可能他们嘶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意义,但他们现在的状态确实非常的令人振奋。
一旁,新华社的记者,作为副社长,他见过了这种场面,可此刻依旧是满脸泪水,不过他扛着的摄像机还是忠实的记录下了历史性的一刻。
镜头缓缓扫过在场每一个激动的人们,最终在苏教授的脸上定格下来。
苏教授也已经红了眼眶。
新华社的记者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趁着这个机会前来采访苏院士。
“苏院士,我们能够看到大家伙都很兴奋,我想这一定是一个杰出的成就,我知道Q值在可控核聚变研究中很重要,但此刻我想知道,我们现在达成的Q值1。38,代表着什么。”
“从普遍性而言,Q值大于一,那就意味着可控核聚变的输出大于了输入,也就意味着,他终于能够实际意义上的发电,能够有正面收益,有实际的能源价值,而不是空想,不是一个投入的无底洞。”
“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在磁约束实现可控核聚变的这条研究道路上,踏出了坚实的一步,从此我们华夏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是遥遥领先。”
“如果在未来,我们能够实现Q值大于5,我们大概就能够将可控核聚变进行商用了,或许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对无限能源抱有一些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