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带着3000精锐刚刚从雁门关南下,半路就接到了最新的消息。
曹叡不但放了曹真等人,还恢复了曹丕的自由。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曹彰心中还不肯罢休,可是在自己麾下都是武将,没多少文臣。
在南下路过太原时,却被人劝阻。
“如今陛下已经释放了曹真,又恢复了曹丕的自由却没有让他入仕,不知道大王此次出兵的大义在哪里?”
“朝中骠骑将军仍在,车骑将军又旧历战阵,大王这次据说要提拔将门子弟,洛阳人心尽归大王,不知道大王又几分胜算?”
“大王拿下洛阳之后,又凭什么治理天下?太皇太后还在,是否会承认大王?”
三个问题,曹彰都回答不出来,所以在停留了一日之后,悻悻然的返回了大同。
“这天下,太需要安定了,何必为了那位置擅起刀兵?”
看着曹彰的大军退去,这人站在了城头,心中升起了一份无奈。
征战日久,人心思定,只有安定的环境,人才能够安心的耕种和发展自己。
————————
“什么?此事当真?”
诸葛亮手中拿着两份的军报,一封是南中再起叛乱,一封则是刚刚收到的,曹叡囚禁了许多人。两封书信放在了诸葛亮的案头。
“公琰、仲达,你们以为,如今我军该当如何选择?”
诸葛亮将两份举报递到了自己桌案前的两人手中。
“丞相,属下以为,还是应当以平南中为要,攘外必先安内,南中屡屡反叛,使得我军无法全力北伐,若是能够彻底的征服南中,则后方无忧,还能够抽调南中兵马北伐东征。”
蒋琬将自己的想法说完。
“仲达,你以为呢?”
诸葛亮又转向司马懿。
“在下以为,还是平南为上,如今曹叡虽然因为曹真求情一事,囚禁了诸多大臣以及士子,可朝中老臣仍在,后宫的那位老妇人虽然身体不好,也会出来阻拦,甚至于夏侯信,也会劝阻,此事恐怕过不了几日,就会平息。”
司马懿凭借着自己对于曹魏的了解,说出了自己的判断,而且本能的觉得,此时并不是北伐的最好时机,还是赞同蒋琬的意见,直接平定南中,或者说是征服南中才是最重要的。
“那二位以为,此番平南,当以何为要?”
诸葛亮又抛出了一个问题,自从马谡死了之后,自己的身边能够畅所欲言的人就消失了。自己想要着力培养的蒋琬,在私下里沟通中,却隐隐透露出了北伐不可为,汉室不可复的想法,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可是后来,司马懿又来了,鉴于司马懿的城府,诸葛亮又无法全面的信任司马懿。虽然司马懿在前次救援李严中,筹措粮草,征调民夫这些事情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甚至在荆州大败的消息传来之后,蒋琬意志消沉之际,还能够担负起蒋琬的职责,心性坚韧,能力才华,可见一般。
若是他是荆州人,那该多好。还有,要是他再年轻个十岁,那该多好,如此一来,大汉的人才就不会出现断档。
虽然如今司马懿哪边都不靠,可诸葛亮内心中还是希望能够将司马懿纳入自己的派系。
蒋琬看向了司马懿,司马懿依旧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心中不由得起了争胜的心思。
“仲达,不如你我二人各自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由丞相定夺,如何?”
司马懿却丝毫不惧,依旧是风轻云淡的样子。
“但凭吩咐。”
蒋琬见司马懿应下,立刻就走到了桌案前,写下了自己的字条,在小心的折好之后,又将目光看向了司马懿,司马懿也是不客气,直接走到案前,提笔就写了几个字。
诸葛亮对于这种适当的竞争还是乐见其成的,至少出现了司马懿这样一个人,能够激发蒋琬的好胜之心。
等到两人将自己手中的字条全部递给诸葛亮,诸葛亮打开一看。
蒋琬写的是:攻心为上。
司马写的是:收拢其心。
“哈哈哈,大汉得二位贤才,实乃是托天之幸。”
诸葛亮将两人的字条展示了一下,蒋琬心中不由得佩服,而司马懿始终是古井不波。
“此番南征,按照前番的安排,将领我带关兴、狐笃、张翼等人走,宗预守巴东。成都诸多事情,还需要劳烦二位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