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和宜都已经开战,武关和散关的曹军兵马在诸葛亮赶到之后,已然出兵和诸葛亮交战,凭借强大的骑兵优势,诸葛亮在大战之后,只能后撤到南乡。
李严看完了诸葛亮的来信,心中复杂难明。这次突然出兵,并没有和诸葛亮商量,在一路势如破竹,拿下了宛城之后,李严发现自己的进军速度似乎太快了,而到了宛城之后,因为后勤等原因,进攻的能力已经减弱,若不是宛城囤积了足够的粮草,恐怕眼下自己就得撤军。
曹军为什么要将宛城完整的留给自己?难道这宛城就是一个陷阱?
李严似乎意识到了自己这次出兵已经惹下了大麻烦,可舍弃已经到手的宛城,却又心中不甘,再加上宗预已经进入南乡,只要能够拿下南阳郡,那么自己也就不必撤出宛城了。
只有将宛城拿在手中,大汉才有出兵进取关中的能力。
可若是让自己听从诸葛亮的建议,立刻撤军,自己又不甘心。
撤出了宛城,就不是自己的功劳了。
李严就在这两难之间不断的纠结,最终却只能咬咬牙。
“来人,让人去准备一下,三日之内,撤军。”
“撤军?将军,我们已经拿下了宛城,如今丞相也已经率领大军赶到,正是兵力充足,攻取荆北和关中的好时候,为何就这么轻易的放弃?”
副将有些不理解,自己在宛城已经守了半个多月了,这半个多月以来,曹军一直都没有动作,只是坚守襄阳、南郡几座重要的城池,还有扼守武关等重要关口而已。
“军国大事,岂是你这等人可以体会的?立刻传令下去,三日后撤军,一应军资粮草,军资,凡是带不走的,全部都烧了。”
“烧,烧了?”
副将听到这话,一下子呆住了。
这得是多少的东西啊,就这么全烧了,那不是太可惜了?
“对,全烧了,另外,再将宛城所有的百姓迁移到永安去,这城中的粮草和资财,他们这些人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
李严又强调了一句,副将立刻就领命前去处理。至于宛城囤积的粮草军资,能带走多少,就带走多少,带不走的,那就一把火烧了。
放弃已经到手的宛城,需要勇气,更需要大智慧做取舍,李严虽然舍不得,可他却能从诸葛亮的信中看出局势。
自己占据宛城这么长时间,夏侯尚除了在南乡和自己交战了一会之后,就立刻率军后撤,只以守住襄樊为要。
而江陵和江夏更是同步增强了防御,武关和散关则是囤积大军,没有出兵的打算,即便是自己,此刻也明白了曹魏是在钓鱼。
整个宛城,连同还没有撤走的百姓全部都动了起来,可这时候,却又传来了讯息。诸葛亮和曹叡大军在武关前大战,诸葛亮率领大军后撤至南乡,和宗预合兵一处,借助城池阻挡曹魏的骑兵冲锋。
曹叡率领大军将大营前移,直接在南乡城外三十里扎营,又派出数股兵力,平复南乡以北的小城,对宛城形成进一步的包围形势。
————————
“姑父,你说,这诸葛亮和李严会上当么?”
曹叡坚持提前发动对诸葛亮的攻势,理由就是王平不一定能够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绕后的战略任务,而且若是大军集结之后,却迟迟不动,肯定会被诸葛亮等人察觉到什么,反而不如直接进攻,反而还能够降低诸葛亮等人的怀疑。
对于曹叡的这番分析,夏侯信立刻服从,点起兵马就开始对诸葛亮在武关外的大营发动攻击,在两天的剧烈战斗后,诸葛亮面临粮草匮乏,药品不济,只能撤退往南乡。以南乡为据点和夏侯信所部对峙,又遣人将军中伤兵送往永安。
对诸葛亮来说,此刻的上庸和房陵也不见得有多安全。
在诸葛亮大军撤退后,夏侯信徐徐跟随,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既避免诸葛亮大军的埋伏,又时刻让诸葛亮大军知道自己一路在跟随,给诸葛亮大军保持一定的压力。
“呵呵,曹军这一路礼送我等,我等当高兴才是,又何必如此惶惶不安?”
诸葛亮的这话,很快就起到了安定军心的作用,大军不紧不慢的撤退到了南乡。
“上不上当不知道,但诸葛亮此番退兵如此稳妥,恐怕还会有什么后手,最好还是设法通知夏侯尚,让他不必率军前来,只要守住襄樊便是,让宛城大军不要急着入城。再让夏侯尚暂时不要出城,算时间徐晃大军应当已经快到襄阳了,一旦徐晃大军赶到襄阳,由徐晃守城,夏侯尚立刻带领大军向景山方向移动,直接和我们攻打南乡并不能起到作用,诸葛亮和李严两部兵马全部合起来,最多不过七八万,我大军则有十几万,有足够的兵力调动着他们打。”
“哈哈哈,姑父所言甚是,我大魏兵多将广,便是凭借兵力强推,也都能推平了诸葛亮李严。”
对于自己的精锐部队,曹叡是有足够的信心的,这些都是忠于自己的铁血战士,唯一可惜的就是其中能够独立领兵的人还不是很多。“眼下我军先锋一万人已经到了南乡,南乡北部的小城也很快就收收复,就是不知道李严会不会贪心。”
“若我是李严,生死关头,当不会留恋这点粮草资财,不出三日,李严必定焚城而退。”
“若是如此,就只能是期望公明将军能够加快速度赶到襄阳了,不然好不容易张这么大一口袋,结果却是让他逃走,实在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