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沃利贝尔军果断放弃海威地并撤向后方,承运远征军在不清楚敌方具体动向的情况下,命令追击部队暂停追击,开始整顿海威地市。
随着海威地落入承运远征军之手,远冬沿海区域的沃利贝尔军面临着尴尬且危急的局面。
在莫斯科,面对海威地在短短两天内失守的情况,铁思林已经无力责怪。
此时,沃利贝尔军的西部地区正在面对小个子洛瓦克军队的激烈侵袭,战线持续崩溃。
由于远冬地区的部队无法调往西部支援,加上沃利贝尔军因战前长期的内部清洗而大幅削弱,面对小个子洛瓦克的五百多万军队,他们几乎在苦苦支撑。
双线作战的压力使铁思林和沃利贝尔的处境极为紧迫。
要想改变与小个子洛瓦克军的战局,他们只能试图拖延远冬地区承运军的进攻。
但是否真能阻挡得住呢?
到了七月九日,小个子洛瓦克军已深入沃利贝尔内部七百至八百公里。
与此同时,承运远征军在占领海威地后,继续向国家的北部和西部推进。
至此,远冬沿海地区已有三分之一的生产资料落入承运远征军之手。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杨天蓝指挥的远冬派遣军迅速占领了滨海边疆区以及乌江以南的生产资料,并在这些地区竖立了象征承运的军旗,这些旗帜在外国的生产资料上异常醒目。
沿锡霍特山脉西侧前进时,杨天蓝的七个军团分成了两部分。
其中一部分由杨天蓝亲自指挥,继续在滨海边疆区与沃利贝尔军交战。
另一部分由副司令楚峰率领,包括三个军团,直接向不冻港进发,力求完全控制沃利贝尔军在远冬地区的生产资料。
随着远冬派遣军在该区域的连续胜利,全世界对此都保持了沉默。
没人预料到承运帝国的军队能如此顺利地推进,甚至使沃利贝尔军在远冬地区溃败。
在远冬地区的战事中,面对杨天蓝指挥的远冬派遣军的双线进攻,沃利贝尔军的将领朱客弗不得不放弃不冻港,将部队集中在哈斯克,准备在此地重整旗鼓,抵抗远冬派遣军的进攻。
远冬派遣军迅速跨过乌江,在短短半个月内攻占了滨海边疆区的剩余地区。
沃利贝尔军的持续撤退让远冬派遣军感到意外且不满。
经历了海威地战役后,他们鲜少有机会进行全力的战斗,感到异常憋屈。
然而,作为远冬派遣军的总司令,杨天蓝明白,沃利贝尔军的大规模撤退是一种暂时的策略。
尤其是考虑到沃利贝尔军在西部战线的严峻形势,在小个子洛瓦克军队的持续攻击下,沃利贝尔军的防线岌岌可危。
为了抵抗小个子洛瓦克军的压力,沃利贝尔军在远冬地区的战斗只能是拖延时间。
一旦沃利贝尔军稍有喘息之机,必然会发起反击。
果不其然,当杨天蓝率领的远冬派遣军主力进入哈斯克后,立即遭到沃利贝尔军的激烈反击。
双方部署了近两千辆坦克在平原上展开了罕见的大规模对决,同时远冬派遣军的重炮也进行了激烈的轰击。
这场炮火的强度给沃利贝尔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迫感,迫使他们再度撤回哈斯克市内。
这一战术挫败了朱客弗的原计划,他本意通过扰乱远冬派遣军的核心力量来挡住其前进步伐,此次失败再次印证了远冬派遣军的战术直接而有效。
在哈斯克市中,沃利贝尔军的高级指挥官比列夫斯基皱着眉头深思未来的战略。
比列夫斯基在指挥方面颇具天赋,迅速调整了战略部署,命令步兵师和炮兵部队坚守市中心,而把骑兵师留在后方,认为在远冬派遣军的猛烈攻势面前,骑兵在前线可能难以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