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地下的工作室里,卫燃习惯性的对这里进行了一番仔细检查之后,这才打开了放在桌子上的木头盒子,取出了那柄马刀。
这把环柄宽刃马刀的刀身上,清晰的砸刻着“骑八师”和“赵金玉”六个繁体字。
在刀柄的龙骨两侧,还分别砸印着“血债血偿”和“光复河山”八个繁体字。
刀刃之上,还有密密麻麻的豁口,显然,当初这把马刀很可能砍过不少牲口。
稍作犹豫,他取出了抗日大刀,将其和手里的马刀叠在了一起。
两相比较,这柄马刀的刀身要窄了一些,同时也长了一些,刀柄反倒短一些。即便如此,它也比常规意义上的“骑兵刀”要宽厚的多。
收起抗日大刀,卫燃接着又将手里的马刀放在一边,转而打开了一起带下来的乐扣盒子。
这盒子里除了一段油腻腻的皮绳子,以及两块分别有半条毛巾大小,满是洞眼和污渍的破布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那面保存的格外完好,不过红领巾大小的三角形小旗子。
这面小旗上用来套住旗杆的白布边上,还用黑字写着“抗日义勇军”的字样。
旗面中间的位置,缝着一颗用白布制作的五角星,另一面则写着“游击第壹队”两行五个繁体字。
这两白一红三块布,以及那条油腻腻的皮绳子,当初便缠在刀柄上充当着握把。
得益于人渣兄弟夏漱石帮自己查到的资料,他几乎可以确定,这面旗子来自东北抗联。
但却仅止于此了,什么年代,赵金玉何许人也,为什么会拿着一把骑八师的马刀,为什么和李家兄弟的大肚匣子一起出现在蒙古国的乌兰巴托,这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答案。
他甚至怀疑,当初把这两样东西卖给亚历山大先生的牧民,会不会是个类似“掏老宅子”的二道贩子。
深吸一口气,他将那三块破布又重新用皮绳松松垮垮的缠在马刀上暂时放在一边,随后开始从金属本子里开始往外拿东西。
这一次,他准备的无比认真,所有他认为可能用得上的东西,全都进行了细致的擦拭和补充。
只是最后,当他取出长征后得到的扁担和那俩空空如也的竹筐时,却仅仅只是将那支盒子炮仔细的擦拭保养了一番,并没有往里面装进去任何东西。
一切准备就绪,卫燃在将所有东西收起来之后,拿起桌子上的便利贴,将手头所有的事项写下来贴在了桌边,随后拉开抽屉拿出一包中华,弹出一支点燃叼在了嘴里。顺便,他也将双腿搭在了桌沿上,仰头看着头顶的天花板,一口接着一口认真的抽着。
片刻之后,随着手中的香烟燃尽掐灭,他也终于在深吸一口气之后取出了金属本子,暗暗期待着自己如今的军衔能够用。
在他的耐心等待中,金属本子缓缓翻到了最新一页,那支羽毛笔也刷刷刷的绘制出了一幅画。
在这幅素描画里,是一个骑着马,将马刀扛在肩头的背影,隐约间,他还能看到这背影的腰间,似乎斜挎着一支盒子炮的木头枪盒。
万幸,在他忐忑的等待中,这一次,那支金属羽毛笔总算没有写下“军衔过低”的字样:
第一幕
角色身份:抗联队员卫燃
回归任务:击杀至少五名敌人,缴获至少20公斤武器,协助队员完成书信物资传递任务,掩护赵金玉逃出围捕。
果然是从抗联开始吗
在卫燃的叹息中,白光蒸腾而起,他也看到了这次能用的道具。
又是这么多。
卫燃不由的皱起了眉头,此时从视野里最先飘过的便是抗日大刀,随后则是那支百利金钢笔、熊皮连指手套、罗伯特相机包、英军p44水壶、约翰斯顿号水手袋以及来自列宁格勒的打火机、烟盒、怀炉银制三件套。
紧接着,他还看到了得自摩尔曼斯克的滑雪板滑雪杖以及果然会出现的长征扁担!
不等白光消散,卫燃便因为最先感受到的低温不由的打了个哆嗦,与此同时,他也在扑面而来的寒风中,感受到了雪花打在脸上的刺骨凉意。
比潘松草地还要冷
卫燃在心里嘀咕的同时,也耐心的等待着视野恢复。
片刻之后,他终于看清,自己正蜷缩着身体,靠在一棵能有两人合抱粗细的松树边上。
环顾四周,此时的天气不是天刚蒙蒙亮就是已经黑了,头顶飘着不大的雪花,周围的杂草灌木大多已经黄了叶子。
习惯性的打量了一番自己身上的行头,脚上一双鞋面带有漂亮包子褶的高腰靰鞡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