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龙璟目光从殿中文武百官身上扫过,缓缓开口道:“今日朝会的议题,想必诸位卿家已经知晓了。今年开年凉州大都督董逵率凉州军在敦煌郡大破吐谷浑叛军,斩首千余人,逼得吐谷浑人不得不上表乞降,大扬我大宁天威,其功在社稷,不可不赏。”
“依诸位卿家之见,朕该当如何封赏董卿家和凉州军?”
龙璟说完,顿时有不少官员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没有一人主动出列,为董逵和凉州军邀功请赏,更有官员直接将目光投向右首的大将军萧恒,想看看他如何表态。
龙璟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是如此情景,心中暗暗冷笑,目光看向萧恒,不动声色问道:“萧卿家,你身为大将军,节制天下兵马,依你看,朕要如何封赏董卿家和凉州军为好?”
萧恒似乎也早就想到龙璟似乎会找上他,当即缓步出列,躬身道:“回陛下,此次我大宁能够平定吐谷浑叛乱,皆是因凉州军将士上下用命奋勇杀敌之故,臣以为陛下应当重赏凉州军,多赏赐他们一些铜钱和绢布,以示皇恩浩荡。”
听完萧恒一番话,龙璟心中暗暗冷笑不止,萧恒一番话看似公正,但只提凉州军的功劳和封赏,对于身为主将的凉州大都督董逵却是只字不提,很显然是刻意而为之。
但他依旧不动声色,未置可否,只是目光再次扫视殿中百官,沉声道:“对于大将军之议,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不少官员闻言纷纷低下了头,倒是不少萧恒的党羽纷纷出言附和,表示大将军言之有理,皇上理应重赏凉州军,不可寒将士之心。
龙璟依旧没有说话,只是将目光投向他的国丈中书令柳乾,希望他能站出来为董逵说句公道话。
可柳乾似乎感受到了他的目光,深深低下了,目光看着脚下的地板发愣,没有一点出列的意思。
这一刻,龙璟对柳乾是彻底失望了,更加坚定了要改立董逵之女董悦为皇后的决心。
眼见无人站出来为董逵说话,龙璟索性将目光重新落到萧恒身上,冷声说道:“凉州军平定吐谷浑叛乱有功,朕确实应当重赏,可董卿家身为凉州军主将,更是功不可没,萧卿家觉得朕该当如何封赏他。”
萧恒淡淡一笑道:“董大都督身为主将,自然当居首功,陛下不妨多赏赐他一些良田美宅,珠宝美玉,以示皇恩浩荡。”
龙璟目光一沉:“我大宁祖训,向来是有功必赏,如今董卿家率军大破吐谷浑,斩首千余叛军,若是朕吝惜赏赐,不肯厚赏,岂不是有违祖训,也将大宁其他将士寒心?”
听龙璟话已经说到这一份上,萧恒依旧没有动怒,只是语气平静反问道:“那在陛下看来,朝廷又该如何封赏董大都督呢?”
龙璟没有直接回答萧恒的问题,而是对着身后的宦官淡淡说了一句:“宣旨吧。”
此话一出,萧恒面色顿时微微一变,想不到龙璟又再次绕过了中书省和门下省擅自拟定了封赏董逵的中旨,他是真不怕自己废了他吗?
那名宦官偷偷看了面色阴沉的龙璟,心中很是惶恐,但天子有命,他还是不得不拿出一份圣旨,颤抖着声音高声念道:“敕曰:凉州大都督董逵,率军大破吐谷浑叛军,斩首千余,重振大宁天威,其功在社稷,特封其为凉国公,其夫人马氏为一品诰命夫人,其余有功将士另行封赏。钦此”
圣旨念完,百官顿时一阵哗然。
当年宁太祖龙胤立国之初,曾经立下祖训,非龙姓最高只能封侯,不可为公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
因此当年萧儁发动政变,掌握朝廷大权,逼迫宁惠帝封自己为齐国公之时,曾经在朝野上下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官员纷纷上书反对,可最终宁惠帝迫于萧儁的威势,还是不得不下旨封萧儁为齐国公,坏了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
待萧恒取代萧儁重新掌握朝廷大权之后,更是直接号召百官上书朝廷,逼刚即位的少年天子龙璟晋封自己为齐王,再一次坏了大宁的祖训。
可谁也没想到,如今皇上竟然要主动封凉州大都督董逵为凉国公,自己带头坏太祖皇帝的遗训。
此时萧恒面色尽管阴沉得很是难看,却没有出言反对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