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八月,粮价忽然上涨,百姓购买不得,饿死十一人……查抄垄断粮价商会,打下粮价……”
“十五年十二月,天寒地冻,远超往年,冻死者二百余人,冻伤者不计其数……发放崭新被褥五千条,城门口免费御寒汤耳……”
“十六年二月,乡试,抓到作弊者一人,号称县令独子,联合考官将举报者押入牢狱……收到举报,上报朝廷,撤销县令官帽,补偿无辜举报者……”
这样的记录非常多,一条一条的记载着,文件上并没有对杨建树过多形容,每个事情的记载也都是十分详实且客观的。
朱桢越看,心头越复杂。
他再一次打翻了自己的推测。
或许之前觉得这杨建树是个好官,并没有猜错。
从文件内容上来看,他勤政爱民,公平公正,对百姓上心,对政策负责,从不偏袒,从不藏私,甚至这家中看起来也十分贫瘠。
这样的人过去一年内,大概都没有贪赃枉法,大肆敛财吧!
可为什么到了最近忽然就开始要贩卖丝绸,从中谋利了?
他的变化真的有这么大吗?
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朱桢面容复杂,缓缓走到烛台旁边,正准备取下烛台旁边的毛笔记录,谁料不小心打翻了烛台。
烛台掉落,重重的砸在地面上!
砰!
地面上的模板忽然碎裂开,露出底下的暗格。
朱桢一愣,连忙蹲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没想到居然命这么好!”
就这样发现了屋里的暗格!
朱桢把那暗格上方的地板都拆掉,这个暗格很小,也不过手掌大,他伸手进去,里面发
现了大量的信件。
信件内容十分详实,几乎是把他所有关于种桑养蚕的计划和经过都写的清清楚楚。
朱桢惊愕,其实之前他和阿宇演了一出戏,当时并没有搜到什么有用的证据。
朱桢是故意那么说,然后等他还没反应过来,直接抓起来。
可现在这些信件的内容,已经完全可以把他捶死了。
这杨建树其实早就有了门路,他在江南有认识的朋友,那个朋友专门做洋人生意。
朋友说洋人想要大量丝绸,但丝绸在海外是紧俏产品,供不应求,杨建树便与他商量,号召自己手底下的百姓放弃种田,种桑养蚕。
到时候在用蚕丝制作丝绸,他提供活物,让朋友帮忙贩卖,到时候可以分给朋友三成利润。
两人一拍即合,当时商量这件事的时候,正值杨建树刚刚上任不久,所以也就差不多是一年前就决定好了。
而杨建树让百姓开始种树差不多也是一年前。
朱桢继续往下看,心这些信件几乎都是杨建树跟那个朋友来往的信件。
那个商人朋友与杨建树似乎关系非常好,几乎是无话不谈,杨建树说自己私底下去号召大家养蚕,但没有一个人愿意的。
百姓都害怕未知的事物,以前从来没养过,哪怕知府保证能赚大钱,也没人敢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