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朱棣也没法用明军的斥候,太显眼了,还是土著更好使。
而且有聪明的,还能伪装成邻居,去和当地的印第安人拉拉话。
当然,斥候主要的任务,他们还是能够完成的。看来这世界的欧洲开发进度果然提前了很多,只是进程被打断了而已。
他们本来先开发的是加勒比地区,北美大陆只是流放犯人的所在。因为美洲的文明都集中加勒比附近,欧洲人首先是强盗,还是奔着人多的地方来的。
现在他们改了方向,反而去开发东海岸了,不知道是为了啥?
朱珏以为欧洲人碰到硬茬子,会放弃新大陆,转而去印度航线呢,这也是为啥他在东方运力紧张的情况下,还要分出去一支南洋舰队,先占回麻六甲要塞的原因,大门得关好了,才能惦记其他发展方向啊。
但正德的分析也有道理,比起大明这边的移民规模,欧洲那边主导迁徙的只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搞不好上次永乐大帝歼灭的一千多西班牙人,已经是很惨痛的代价了,也难怪西班牙放弃了加勒比,先去东海岸集聚力量了。
其实,那边的情况远比朱珏想的复杂,西班牙目前的对手是英国,两边在海上已经打了四五次了。目前还是西班牙占上风,但这种时候,他们不太可能抽调舰队往新大陆增兵,所以,最后才采用了相对消极的缓慢增兵东海岸的策略。
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号称有一千多船只,但那只是纸面上的力量,其构成异常复杂,根本不是大明这样,皇帝说啥就是啥,指哪儿打哪儿的。
对付来争夺海上霸权的英格兰,尚能齐心抗敌,但面对突然开始扩张的东方古国,各方股东的意见都是要慎重,等摸清了具体情况再说。
而且,没有运河,欧洲那边的船队同样面临要进行海战,就得绕过南美大陆的问题。
现在西班牙和英国打得如火如荼,根本没法分出这部分力量,去进行一场胜负难料的远征。
当然,朱珏即便知道了欧洲的情况,也没办法做出什么改变,这边的华夏移民太少了,远不足以横跨大陆,去扫平东海岸的欧洲人。
只能是双方积蓄力量,最后才打一场大决战,来决定大陆的归属了。
这方面,是各有优势的,东海岸的气候更好,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则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大西洋也比太平洋要温顺一些,后世的花旗国主要灾害也是发生在西海岸。
但大明这边群众基础更好,先期的移民以男性流民为主,因为双方都是黄种人,很容易达成通婚,完成民族融合。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流民更容易摆布,不用考虑个人意愿之类的麻烦。
单论积蓄力量的速度,肯定是大明这边更快,除非西班牙和英国更快的完成交替,然后英国能将一盘散沙的欧洲组织起来。
这应该是很难的,朱珏不知道跟东方有了交流后的欧洲会怎么演变,但欧洲从文艺复兴开始,就是诸国乱战的态势,直到拿破仑的横空出世,才差点将欧洲统合起来,但那都是三百年后的事情了,怎么加快进度,也快不到那个地步吧?
当然,大明这边还有个优势,那就是可以动用印第安部落的力量。但越境去攻伐欧洲人,很容易被误解成侵略,搞不好印第安人会先自已打起来,那就没意思了。
而且,他这边的亲明印第安部落,正在进行农业化的改造,再拿他们当游牧民的骑兵用,也确实有些不大妥当。
于是,新大陆暂时平静下来,双方都在默默积蓄力量,等着那场预料之中的决战的到来。
大明这边派出了以唐伯虎为首的使臣团,对面的西班牙人也派出了科尔特斯,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后,双方约定,暂时以密西西比河为界,以免擦枪走火。
说不上谁占了便宜,从地图上看,划给大明这边的面积更大,但双方目前都只开发了海岸沿线地区,远未达到饱和。
但为了表示诚意,西班牙人还让出了靠近墨西哥,已经开发了一半的圣安东尼奥和休斯顿一带,以表诚意。
显然,西班牙人被朱棣的游骑战术吓到了,生怕现在就遭遇到相同的攻击。西班牙人是抱着殖民的目的来新大陆的,无法约束移民们对印第安人的压榨,所以他们不是很确定,当地的印第安人会不会为了他们而战。
于是,谈判划分了各自的疆域,两边暂且各自积蓄力量,等着最终决战的一刻。
当然,这期间,民间的交流还是有的,印第安人可不受和平条约的限制,他们的部落间,还是有着交流的。特别是西海岸的农业技术,强烈吸引了其他部落,印第安人也不是没尝试过建立农业文明。但美洲这里的环境太糟糕,对初级的农业文明完全谈不上友好,他们的尝试失败了,但现在有了外力帮助,事情显然就不一样了。
这时两边也分出了高下,欧洲人是纯粹来殖民的,当然不会组织当地人进行农业设施的建设,而大明这边的移民政策相对不同,占领土地的渴望不大,倒是民族融合力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