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市,并不黑,而是光明正大。而且,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城乡居民都是好事。
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城市居民若有孩子结婚,或者改善的需求,想买家用电器又没票证的,就只好到黑市上拿钱买。
要是家里有半大小子,每个月定量的粮食不够,就来黑市买米。价格高点儿也没办法,总不能让人饿肚子。而家里来客人菜肉票又不够的话,去黑市上买肉也是很普遍的。
农民们带着自己家种的菜到城里来卖,可以不用票。赚点零花钱,也是很不错的。
除了实物之外,黑市上也交易票证。比如全国通用粮票在各地有价差,有的人就从价格地的地方收购粮票,到价格高的地方赚差价。
又比如说,像董志辉这样的,从价格地的地方带着国库券到价格高的地方来卖,也是一样。
只不过,交易票证要担很大的风险,做的人比较少。
有需求就有市场,由于民间需求旺盛,又是利于百姓的事,政府也采取半开放的态度,干脆不管。
总之,七八十年代的黑市交易,都是围绕着人的最基本需求,吃饱穿暖进行的。
董志辉好奇地沿着一条街看,大饼油条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那油条太香了,勾的他馋虫都出来了,可他一摸摸口袋,里面的粮票全不见了。糟了,遇到小偷了?他急的要跳脚。可是,谁知道什么时候偷的,想去找也找不到人啊。
再停下来,仔细摸摸内衣口袋,那一沓国库券还在,他内心稍霁。
他四下打量,看到一个小孩跟着一个皮肤黑黑的年轻人,那人揣着人造革皮包的年轻,小孩子的眼神很惊慌。
仔细一看,皮包的拉链已经弄开了,小孩正用手悄悄地伸进去偷钱。
他也顾不上危险什么的,对着小孩叫:“你干嘛偷人钱?”
那小孩一听,转身就跑。年轻男人看自己的包被人扒了,气的火冒三丈:“站住!”
小孩准备跑,男子一脚勾了一下,小孩摔趴在地上,坐不起来了,连连叫唤。
年轻男人扯过小孩骂道:“哪里来的小赤佬?敢在爷头上动土?老子在这恒福街上混了这么久,第一次见人敢偷老子的。”
小孩赶忙央求:“大哥,我老家涨大水,是扒火车过来的,没钱吃饭,饿的眼花。”
还是董志辉动了恻隐之心,看那孩子身上穿的破破烂烂的,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便朝年轻人说:“算了吧,一个小孩。”
年轻男人一看是他发话,就放开了小孩。
董志辉将油条分给那小孩一根:“去吧。以后别偷了。”小孩千恩万谢地走了。
年轻男人看董志辉帮了自己,又没有损失,便也不再追究了。说道:“这位大哥,听你口音,是外地来的吧?”
董志辉点点头,转身就要走。
那人拉着他询问:“大哥,你来做什么,买还是卖?我这里有全国粮票,你要不要?”原来这人是跑单帮的,卖票证。
董志辉苦笑:“我手里还有一堆国库券没卖出去呢。”
那人激动地抓住他:“什么?有多少?我正愁没得收呢。”
董志辉一听,眼前一亮:“我有两千五的国库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