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80后职业发展规划 > 第九章 学习是最好的增值(第1页)

第九章 学习是最好的增值(第1页)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80后”去学习、去探索,许多新问题等待你们去研究、去解决,建立学习型组织、创新型国家,需要你们去努力。只有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思想上重视学习,勤奋学习,才会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否则,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心有余而力不足

知识与能力是一对孪生兄弟,知识与实践结合,才让知识充满一种活力。能力是通过创造得到的,是以知识为基础,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升华而产生的。

知识匮乏者,其能力必然不足,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职场中人,如果自己的知识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脚步,他的竞争力必然下降,即使老板能够委以重任,也会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而无法完成任务,由此只能望洋兴叹,最终落个身陷瓶颈的下场。

肖洛是一名资历不浅的IT技术人员,在一家民营的中型IT公司工作了3年,始终是一名普通员工,没有得到任何晋升的机会。虽然在自己负责的工作中,工作经验越来越丰富,可是技术上他却感到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公司分配给他的工作内容不轻也不重,作为老员工,他的能力在自己的岗位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是由于总是比较忙,再加上肖洛自己也不怎么当回事,所以他失去了很多钻研最前端新技术的机会。

3年下来,肖洛发现自己无论从收入上还是技术能力长进上,都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最近几个月来,肖洛越来越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工作中总是出问题,因为上司给他的任务不再是以前自己熟悉的内容了,很多都是新鲜的东西了。结果没过多久,赶上世界金融瓶颈的大潮,公司效益不好,于是领导决定裁员节省开支,于是肖洛理所当然地就被裁掉了,这让肖洛一下子就陷入了瓶颈之中。

与肖洛经历的事情相似的是,小苏在一家外资企业做货运工作也已经有3个年头了,但小苏比较轻松自在,每个月3千多的工资,干的活又得心应手,无非是报单、联络、发单,有时跟老客户热络一下感情。但是小苏做的业务变化不大,虽然偶尔忙一下,但学不到太多新鲜的东西。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使小苏的厌倦感越来越多,长期的安逸让他对自己的前景越来越迷茫。小苏没有因为这个工作而增长多少实际的才干,单一化的工作让小苏学不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此也就让他无法继续晋升职位。

如今,寻求突破成为他的当务之急。随着年龄的增大,没有找到突破口的小苏开始逐渐感到职业瓶颈的威胁。尽管暂时公司还没有裁员,但如果哪天真裁员的话,他这个可有可无、谁都能做得来的职位,很有可能就会被别人所替代。所以现在的小苏想晋级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想跳槽又没有了当初刚毕业时候的拼劲,继续留守这份工作吧,还担心哪天被裁掉。所以他想来想去,还是进退两难。

如今,像肖洛和小苏这样想晋升担重任却“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在职场中大有人在。能力的瓶颈绝不仅仅定位于那些尚未找到工作的下岗失业人群,而是关联着社会的各群体各阶层,尤其是职场之中。

复旦大学一位资深教授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发现了名牌院校毕业生的“五年周期”现象。在最初的5年内,用人单位一般对他们比较重视,但这5年中,如果这些毕业生努力不够,不能踏踏实实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及时根据工作实际对自身能力结构做出调整,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岗位技能上去了,得到了升迁;有的人原地踏步甚至走了下坡路,差距明显,后种人显然是因为个人的不积极进取,而导致知识瓶颈,进而发展为能力瓶颈,最后引发了职业瓶颈。

王丹和李英是同班同学,当初也是同时毕业一起到广州来找工作上班的。前不久,王丹中午吃过饭,回办公室的时候在电梯口碰到了李英,李英告诉王丹说她要辞职离开了,今天特意过来和王丹辞行的。王丹问李英今后的打算,李英说已经在北京找好工作了,是一家外企,工薪待遇都要比现在这家单位好得多。

王丹为好友能够找到如意工作而感到高兴,她自己又何尝不想跳到一家好的单位啊!但她知道自己外语学得不好,进外企大多都是要求外语水平的,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凭空想想罢了。

“心有余而力不足”是职场上很多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决定一个人的能力,能力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知识是工具,能力是目的,所以不必抱怨社会的不公平什么的,职场之中,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行,直接决定了你现在的职位和工资水平。

能力是知识的具体表现,是知识的运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能力者未必成功,但成功者必有能力。不正视知识和能力的瓶颈,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失业者,走向职业瓶颈。要跨过能力瓶颈这道坎,最关键的是要根据自身素质优势,及时充电,根据环境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或再就业的方式,实现“技能储备”。

多一分努力,多一次机会

如果说人世间有天才存在,那也只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多了那份百分之一的灵感,而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用来浇灌成功之花的汗水。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勤奋学习和刻苦努力的人才不会走上职业瓶颈之路。

学习中,资质平庸的人,只要用心专一,假以时日,必有所成。相反,天资聪颖的人如果心浮气躁,用心不专,只会辜负上天的厚爱,最后陷入瓶颈。

刘东和李辉是高中同学,高考的成绩也不相上下,同时考入了某大学,但就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刘东的母亲突患急症而入院急救,经查诊为脑溢血,因抢救及时而无生命危险,但却从此成了植物人。这无疑给那个本不宽裕的家庭造成了重创,望着白发愁眉的老父和躺在特护间里的母亲,刘东决定放弃学业,以帮老父维持这个家的生计。为了偿还给母亲治病欠的债,他决定出去打工。

在建筑工地上,刘东起初是个苦力工,由于有些文化底子,经理有意要刘东到后勤去搞搞预算什么的,但后勤是固定工资,收入稳定但不高,刘东就请经理给安排在一线赚钱多点儿的岗位。在工作期间,刘东边干边学,虚心请教,做事很勤快,对任何不懂的东西都向有关的师傅请教。在卖践中虚心学习,使刘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掌握了几种主要建筑工程必备的技术。但这只是实际操作知识,刘东又利用那点有限的休息时间,购置了些建筑设计、识图、间架结构等有关书籍资料,开始在蚊子叮、灯光暗的工棚里学习。

刘东偶尔与李辉通信,他在信里给刘东描述大学的生活如何的丰富多彩,信上说,大学里可以和同学处对象、进舞厅,同学们可以到校外去聚餐野游喝酒。刘东写信说自己打工的条件很苦,没有机会上大学了,劝李辉要珍惜那里优越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李辉回信说在大学里学习一点儿都不紧张,只要学得别太差,一样会拿到毕业证的。

第二年,刘东基本掌握了基建的各种操作技术和原理,渐渐由技术员提升为副经理。由于刘东的好学肯干精神,以及扎实的功底,公司试着给刘东一些小项目让其去施工。由于措施得当和管理到位,刘东的每个项目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在这期间,刘东仍没放弃学习,自修了哈佛管理学院的系列教程,还选学了一些和建筑有关的学科,准备参加自考,完善自我。

第三年,公司成立分公司,在竞选经理时,刘东以优秀的成绩竞选成功,他准备在这个行业中一展宏图、建功立业。

同年六月,上大学的李辉毕业了,由于平时学习不太刻苦,有几科考的很不理想,勉强拿到毕业证。因此在很多用人单位选聘时都落选,只有一家小公司看中他,决定试用半年,由于刚毕业且在实习期,工资和待遇不高,加上工作条件不理想,李辉很恼火。由于他学习成绩不佳,且在工作中态度不端正,双方均不满意,只好握手言别,李辉又加入到了失业的大军之中。

此时的刘东已是拥有近千人的工程公司的经理,仍在远程教育网上进修和业务相关的课程。李辉找到刘东说自己要给刘东来做个助手:“朋友嘛,总有个照顾。”刘东说:“来干可以,我这里同样也只讲效益和贡献,不谈朋友和照顾。要拿得出真才实学,到哪都会得到承认,如果光靠朋友和照顾,那是对你以及我公司的失职,那永远是靠不住的。”

同样在一个起点上起步,结果却相差万里。一个事业蒸蒸日上,另一个却引发了职业的瓶颈,到处奔忙不息。其中原因很明显,就是因为刘东刻苦努力学习了,而李辉却浪费了大好时光,没有好好为自己充好电,结果在激烈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有人常常抱怨,陷入瓶颈都是上天不给机会,环境没给造就良好的条件。很多人在这些理由下就不再去学习,而是得过且过,在满足现状中浪费着时光。可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怎样走,自己有着决定权,如何把握,那就看你在生活中的学习态度了。学习—这个概念应该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指在学校到课堂照本宣科地学习,也不是办培训教员找模范的示范性的教条主义学习。一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如果你想学,在乞丐那里都有值得你学的东西,要是不想学的话,即使在哲人面前,你也会有副不可一世的傲气。因此,学习的过程,应是一种永不满足的求学状态。不管你是否已经工作,学习的机会是无所不在的,各种环境与机构处处在学习。学校教育仅仅提供学习机会的一部分,学习场所更不是只有学校而已,身在职场更应该努力充电,多一分努力便多一次机会。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有的人掌握的知识的确很丰富,但也未免在自鸣得意的同时遇到不可救药的麻烦。我们必须知道,追求知识永远没有止境,只有我们不断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知识,才能适应和跟上社会的发展,否则只会陷入到瓶颈中去。

要用一滴水,需备一桶水

在竞争激烈、做事凭本领的当今职场,有些人存有一种侥幸取胜的心理,平时不踏踏实实学习,而是指望哪天碰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种指望太过于渺茫,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心态,早晚会走上瓶颈之路。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得付出艰苦的劳动。多一分劳动,就会在社会的竞争中多一分收获。成功总是青睐于那些有准备者,要用一滴水,需准备一桶水才行,当机会来临的时候你还没有准备好,那当然就要痛失良机了。

对于职场中满足现状的人,著名主持人杨澜给予了这样的忠告: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准备成功。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杨澜还讲了自己采访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两次经历。

第一次采访基辛格时,她还在美国留学,刚刚开始做访谈节目,特别没有经验。她问的问题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比如,那时周总理请你吃北京烤鸭,你吃了几只啊?你一生处理了很多的外交事件,你感到最骄傲的是什么?

后来在中美建交三十周年时,杨澜再次采访了基辛格。那时她就知道再也不能问北京烤鸭这类问题了。虽然只有半小时的采访,但她的团队把所有相关的资料都搜集了,从基辛格在哈佛当教授时写的论文、演讲到他的传记,有厚厚的一探,还有七本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