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众位老臣听了何晏所说的几大弊政以后,群情激愤,有些老臣更是气的脸都青了。
这时,尚书邓飏不等老臣们开口反驳,立即顺着何晏的话锋趁热打铁道:
“不错,何尚书所言甚是,冀州之地,土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便无多少仁贤名士,哪里像徐、雍、豫诸州,近百年来就出了不知多少英雄豪杰。然则当今之世,九品大小中正之官,尽数为冀州氏族所担任,长此以往,只怕会贻误国家选举,故飏以为,地方大小中正官之权力,应当予以制约才是!”
邓飏刚刚说完,一人便大步出班,打算反驳,众人看时,原来这人正是光禄勋卢毓卢子家。
出身河北涿郡的卢毓听了邓飏的话后,脸上颇有不满之色,他反驳邓飏道:
“此言大谬!冀州,乃天下上国也。方才何平叔、邓玄茂两位尚书所言土产无珍,人生质朴,上古以来无仁贤之论,毓实不敢苟同。以毓之见,黄帝以前,冀州的确缺少贤才,但自唐虞已来,冀州却早已成圣贤之渊薮,帝王之宝地了。冀州东河以上,西河以来,南河以北,易水以南,膏壤千里,实乃天地之所会,阴阳之所交的神州,神州雄才辈出,出于其地的中正官又怎会贻误国家?”
此刻,朝堂上所有人,包括皇帝曹芳,其实心中都十分明白,邓飏和卢毓二人之所以要争辩冀州与豫州孰优孰劣,全是因为朝中大将军曹爽一派的人物,多是河南豫州人氏,比如夏侯玄,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桓范,毕轨等人就全都是出自豫州。
而太傅司马一党中,卢毓,孙礼,刘放,孙资,高柔,乃至傅嘏等人,却多是河北冀州人氏。
因此,这冀州、豫州二地之争,实际上乃是司马与夏侯曹之争。
早在前朝汉时,豪族方兴未艾之际、察举制度之下,这种州域观念和地域歧视就已经产生了。
数十年前,本朝尚未代汉之际,就有许多颖川氏家大肆鼓吹所谓的汝南颖川优越论,甚至同为豫州境内的汝南与颖川两郡的世家之间,也在暗中一争高下。
太祖武皇帝时,大儒孔融还着有‘汝颖优劣论’一文,来专门论述过两郡的高下。
本朝皇族出自豫州谯郡,司马家则自秦末之际就一直在河北冀州发展,因此曹、司马两党之间的斗争,自然而然的便包涵着河南豫州与河北冀州的地域冲突。
就在尚书邓飏与光禄勋卢毓两人相持不下之时,一名青年郎官缓步走出了班列。众人抬眼望去时,才发现眼前之人正是故太傅定陵侯钟繇之幼子、魏郡太守定陵侯钟毓之弟——刚刚加冠的秘书郎钟会、钟士季。
听说此子自幼时起,便才华横溢、古灵精怪,不但擅长谋略,而且还继承了其父钟繇的长处,擅长书法,并有模仿他人字迹而惟妙惟肖的神技。
曹爽望着眼前这个气势锋锐的年轻人,心中不由的多出了几分忌惮之意。
另外,关于钟会此人模仿字迹的本事,曹爽自然也曾听说过。他麾下的得力幕僚荀勖,正是这钟会的外甥,荀勖曾拥有一柄价值百万钱的宝剑,荀勖爱之如命,就连自己也舍不得每日佩带,于是便将此剑寄放在了母亲钟夫人,也就是钟会的长姐那里。
钟会也对此剑一见倾心,但爱剑如命的荀勖又怎肯割爱?于是擅长书法的钟会心生一计,模仿荀勖的笔迹,向钟夫人写了一封取用宝剑的信笺,钟夫人见了那信,以为真的是儿子需要宝剑,于是便遣人将宝剑寄到了‘儿子’所说的地方,钟会因此取巧夺得了这把宝剑。其人的书法造诣之深,由此便可见一斑。
曹爽念及此处,心中对投机取巧的钟会又平添了几分厌恶,看来泰初当年拒绝与钟会结交,是有道理的。没来由的,曹爽的念头飘到了八年前:
那一年,还是先帝的景初年,年仅十二岁的钟会突然对兴起一时的玄学十分感兴趣。本朝学子,喜爱将老庄思想与儒学经典杂糅,由此便衍生出了一种与以往经学不同的新儒学,朝野之间将其称之为玄学。
此玄学研经法,正是由自己表弟夏侯玄与何晏几人首创,因此久慕高名的钟会便去拜访当时身为玄学领袖的泰初,想和泰初结交,然而泰初却认为这个小了自己十几岁的孩子太过狡猾便黠,因此婉拒了钟会的结交之意。
钟会为此耿耿于怀,同时极力研究玄学一道,想要超越泰初,过了这么多年,终于还是有了不小的成就。
如今,京城之中研究玄学的年轻士子,最为有名的,除了自己门下为《老子》做了注疏的王弼之外,就属撰有《四本论》的钟会最为出众。
此二人于老庄之学与诸子之学都颇有建树,大有与当年老一辈的玄学领袖何晏、夏侯玄二人争锋的势头。
王弼被早就经何晏引荐揽入自己了门下,而钟会在夏侯玄拒交之后,则与中护军司马师走得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