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崎可看的地方很多,教堂、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与荷兰贸易的纪念馆,以及豪斯登堡公园。近代以来,日本的光荣与耻辱,都写在这个城市里。长崎是个唤起人们记忆的地方,许多旧址,都让人流连。那天县知事领着我们众人,到了一个叫花月的餐馆用餐。那个地方很是隐蔽,古色古香,已有三百六十余年的历史了。据说孙中山当年也来过此地,我不免生出幽情。主人还说,明清两代,中国的船员就常往来于此,带来了丝绸、字画、古董等,日本人都热情地接受了。离花月不远的地方,还有几处中国式的古建筑。一座崇福禅寺,据说是中国人建的。另一座叫孔庙,典型的中土风格。这些古物,多少年来一直未遭破坏,倒仿佛让我们走进了自己的过去。不过,这里游艺室人很少,远没有哥拉巴公园、原子弹爆炸纪念馆等处人气旺盛。原子弹爆炸纪念馆,让人感受不一,看见那些血肉模糊的尸体,真不知让人说些什么。我只是匆匆一过,就溜出门外了。那一天在街上听到了一首歌,很是感伤,调子凄苦不已,问了一下同行的翻译,才知道是凭吊死者的歌。那是艺术家对这座城的爱与哀悼,听起来也变得忧郁了。歌词是:
故乡城市被烧毁,
亲人骨灰埋葬的焦土上。
现今看见雪白的花朵,
呜呼不得有原子弹,
决不容忍第三枚,
爆炸在地球上。
长崎在日本算不上大城市,规模与气象远不及东京、京都、大阪等地,但却是个使我感念的地方。离开它的时候,从飞机上俯瞰着这个绿色的世界,它的面目倒变得神秘起来,好像还有诸多未露的隐含,自己并未感受到。日本,就是这样一个让人说不清楚的国度,我们读它,是要花费诸多的气力的。
7。东京的雨
早晨起来,又下雨了。饭店周围一片寂静,一切都凝固了一般。拉开窗帘,望着雨中的东京,恍若又看到了东山魁夷的画,朦胧之中飘着几许神奇。秋雨中的城市是冷的,树木与楼房都睡着。东京的雨下得温和,就那么细细地掉着,没有斜风的吹动。奇怪的是,我来此三次,都赶上了雨日,好像和它有缘一样。对这座城的记忆,与连绵的雨雾裹在一起了。
三年前的秋天,我和友人去看能乐表演,这里散场的时候,恰逢小雨。昏暗的街灯下,我们几个人匆匆地走着,好像走在浮世绘的画面里。那一天看了关根祥六的表演,第一次领略了能乐的魅力。走在东京的小巷,回味着刚才的演出,才真正体味了日本的色调。它的建筑、庭院,乃至雨中的人,都是我们在国内时感受不到的,有着浓浓的诗意。今年年初第二次到东京,也遇上了雨,那一天我们去八千代出租公司参观,和公司老板在小巷里同行,很有风趣,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穿过一条古巷,见到几位女子穿着和服打着伞慢行,步履轻轻,于是就想起了一些江户时代的艺术作品。日本的艺术和日常人的生活,十分接近。好像在哪一本书中看到过雨中的少女,画得简约传神,我起初以为不过是画家的想象,而实地走走,却是寻常之事。中国的江南小镇,有时候也能看到这类图景。戴望舒写《雨巷》,就点缀了人性的美,至今难忘。雨给了诗人与画家无数灵感,丰子恺写雨中的村女,汪曾祺写昆明的水色,都有绝妙之笔。这样的例子,一时是说不完的。
日本这个地方,四面环海,空气清新,加上多雨,显得格外美丽。东京还有一条大川,穿街而行,给城市带来丝丝生气。不过,据说中国大陆与蒙古国风沙,近来也吹到了岛国,雨中偶也多了尘土,令东瀛人大为不安。东京的污染,比之中国大陆,是少得多的,在我看来并不严重。可这里的人已大惊失色,以为是不好的征兆。我们久居大陆的人,已习惯了风沙与暴雨,干旱也好,水灾也好,变得并非奇闻,可精细、柔美的日本岛国,却受不了沙尘的惊吓。细细一想,还是在宁静不变的时空待久了的缘故吧?
现在又是深秋了,冷冷的雨预示着冬的前奏。早晨因为无法上街,便在饭店的书铺前转来转去。见书籍、画册印得都那么精美,遂想,日本的干净、精致与它的自然环境是否有关?
喝茶是中国人开始的,但到了日本人那里,就有了茶道。我们那里平凡的事,在此却神秘化、神圣化了。禅宗,也是中国的专利,可日本人却用到了舞台艺术中,产生了能乐。这正如两国下雨的不同,中国的雨酣畅,日本的雨温和。中国的艺术粗犷、大气,日本的音乐和舞蹈细微、精美,二者的不同,一看即明。我有时想,郁达夫、周作人的文章之所以带有柔软的气息,大概受到了日文的影响。川端康成的小说、永井荷风的散文,都有些精微、秀气,那是民族性格使然。我们这些外国人要真正领会其间的奥秘是大不容易的。
那一天去博物馆参观,天将中午时,从博物馆走出,雨仍下着。汽车在上野公园旁穿过,远远地看到了森鸥外的故居。那故居很像一家居酒屋,房子不高,深色的门透着古风。我的心不禁动了一下,雨中的森鸥外故居,如诗如画,便想起了他的小说《沉默之塔》,鲁迅曾经译过。据鲁迅介绍说,森鸥外的作品缺少热度,那也是引人注意的原因?我向同行的日本人问起了夏目漱石的故居,说是已迁移到了一个地方,保护了起来。可是来不及去拜访了。汽车在雨中走了很久,许多漂亮的高楼闪闪而过。
但不知怎么,总忘不了上野公园旁的森鸥外故居,以为是个让人感怀的所在,应当感谢这连绵的秋雨,它给了我一个个交错的幻觉。它的冷与那位作家作品的冷,让我想起了许多日本知识分子的一种心境。东洋人有狂热的时候,亦有冷酷清寂的时候,而后者的意味,倒像是呈现了日本的底色。我对这个国度了解甚少,谈其冷暖毫无资格,但它在雨中的形象却给了我诸多的联想,甚至有写诗的冲动,为什么呢?我也说不清。
8。凡人的交往
说来惭愧,阅读鲁迅著作多年,却一直未细细关注他和日本人的深切交往,许多掌故,还留在浅层的了解上。日前突得余暇,躺在床上,认真翻看鲁迅致日本友人的信,发现很有意思。据说中日学者,有多位已注意了这个话题。我知道的,就有《鲁迅与日本人》《鲁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标上》多部著作。学者们破译这些,感兴趣的大多是其中的学理,那意义之大,自不待言。但我读先生致日本友人的信,以及他翻译的东瀛作家的作品,看到的是情感的一面,觉得先生对日本,有一种特别的情感。他的文章,从未有过“日本研究”之类的篇什,兴趣似乎不在学理之中。但情感却埋在心里,对岛国有着丝丝眷恋。看他的信,细心的读者是会发现这些的。
留学日本的时候,鲁迅和哪些日本人有过深深的交往,我们已不太知道了。他晚年在上海,身边较亲的,就有多位东瀛客人。像增田涉、山本初枝、内山完造,都和其有较深的往来。我读鲁迅致他们的信,一是有感于坦率,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二呢,是觉得他深味日本的国情,对友人多持理解的态度。鲁迅晚年的古诗,有许多是为日本友人而作,精彩的句子,在中日间广泛流传着。理解鲁迅的世界意义,我们自然要了解日本,以及日本在先生心目中的位置,这一点,是我很感兴趣的。
在目前看到的资料里,鲁迅最早与日本人的通信,是1920年。那一年,他在胡适处,看到日本的杂志《中国学》,内有青木正儿的《胡适为中心掀起文学革命》,提到了鲁迅的创作。鲁迅颇有些感慨,遂致信云:我写的小说极为幼稚,只因哀本国如同隆冬,没有歌唱,也没有花朵,为冲破这寂寞才写的,对于日本读书界,恐无一读的生命与价值。今后写还是要写的,但前途暗淡,此处境遇,也许会更陷入讽刺和诅咒罢。
这样的文字,很像写给老友的,有倾诉的欲望。青木正儿引起鲁迅的兴趣,在于他了解鲁迅的某些精神。而那时的初期白话文,我们中国学界,对此还较为冷漠。与海外的学人谈谈心境,是别有滋味的吧。
我一直觉得,他对日本文化人的态度,和中国的不同。对中国的同行,多带警觉,而和来访的东瀛客人,则可促膝而谈。晚年的鲁迅,除了和自己的弟子萧红、萧军、胡风等坦言相谈外,直诉衷肠最多的时候,大概在致日本人的信中。比如他和增田涉谈自己的苦境,与内山完造讲身体的状况,读了有一股股暖意。1934年7月30日,鲁迅在致山本初枝的信中说:凉快了两三天,近又转热。也只有再生一次痱子。杨梅已经完了。我很佩服增田一世的悠闲。恐怕你也不知道他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东京罢。乡间清静,也许舒服一些;但刺激少,也就做不出什么事来。不过这位先生是“哥儿”出身,没有办法的。周作人是位颇有福相的教授先生,乃周建人之兄,并非一人。
我赠给增田一世的照片,照的时候也许有些疲乏,并不是由于经济,而是其他环境关系。我有生以来,从未见过近来这样的黑暗,网密太多,奖励人们去当恶人,真是无法忍受。非反抗不可。……鲁迅在杂文中,是没有这样的笔法的,只有和亲朋一起的时候,才发出类似的感叹。日本人在中国民众眼里,神道的东西过多,殊难理解,鲁迅却能从中看到另外一面:温和、认真、朴素等。比如内山完造的性格,鲁迅就喜欢,和他的交谈,十分亲切。鲁迅死前最后的文字,就是写给他的。我记得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有一篇《镰田诚一墓记》,很有感情,文采亦佳。镰田诚一是内山书店的店员,鲁迅举办的几次德国、俄国木刻展,均由其布置,并照顾过鲁迅的家人。
先生称其“笃行靡改,扶危济急”,评价不低。在镰田诚一身上,能见到日本普通民众可爱的一面,理解了鲁迅的这种态度,我以为也就理解了他的某些日本观。
我在先生的文字里,偶也看到过对日本有微词的地方。那是对知识界的怪习惯,和对军国主义的不满。日本的等级制,主奴关系,他就疏远。可民间的普通劳动者,就没有这些,他好像与其有许多的沟通。1934年,他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说:我在这里要提出现在大家所不高兴说的日本来,他的会摹仿,少创造,是为中国的许多论者所鄙薄的,但是,只要看看他们的出版物和工业品,早非中国所及,就知道“会摹仿”绝不是劣点,我们正应该学习这“会摹仿”的。“会摹仿”又加以有创造,不是更好吗?
在中日关系最困难的时候,他还这样坦言以告,正是言行一致的体现。我觉得在他的心里,有和日本相通的地方。比如坚忍,比如自信,比如真诚。他很喜欢日本的民间艺术,那其中,也印有自己的追求吧?1934年12月7日,他写给山本初枝的信,提及了浮世绘:
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北斋,现在则是广重,其次是歌麿的人物。写乐曾备受德国人的赞赏,我读了二三本书,想了解他,但始终莫名其妙。然而依我看,恐怕还是北斋适合中国一般人眼光。我早想多加些插图予以介绍,但首先按读书界目前的状况,就办不到。
浮世绘是一种日本的古典艺术,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和中国画似乎接近,而神韵不同。我猜想先生一定是看中其中颇有性灵的东西,其间不和谐的美,就很有崇高感,令人喜欢。但鲁迅的理解,可能还有别的什么。可惜他没有多说。
20世纪30年代,有一种骂鲁迅的观点,说他与日本关系较密,有汉奸之嫌。先生对此,一笑置之,并不回击。国与国的交往,倘在官僚层上,不过形式主义或逢场作戏。而民间往来,则是另一个问题。鲁迅之于日本,属于后者,对日本民间的力量,颇为看重。晚年的他,几被人劝说重返日本养病,那里的景色、气候和百姓都有特别的一面,他怀念东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他又说,一旦登上岛国,恐被特务盯梢,殊为不便。那时的日本,左翼文人,是受排挤的,小林多喜二的死,就引起过世人悲愤,鲁迅还为此写过文章。百姓与百姓之间,没有区别。在我们这个东亚古国里,底层的民众,是有着同样的命运的。
看鲁迅与日本人的交往,觉得有一种世间上难得的情感。在中日交恶的时候,他对是非的判断,依然清醒,没有小家之气。
在大处上说,他不是一个国家主义者;在小处看呢,还是以民为本,他眼里的各国百姓,是有相近的东西的。这东西,正是彼此相知的基础。我几次踏上日本的土地,不知怎么,有时就想起鲁迅的话,觉得应和那里的人们,促膝谈谈,知道我们的同类如何生活。虽然只是匆匆一瞥,所谈无非文学艺术、文物古董之类,受益匪浅,这样的交流,在中日民间,还是太少。现在想来,彼此的隔膜过深,不知道这样的隔膜,还会多久。
据说中日间的交往,比过去频繁多了。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商业往来、政事互问,而文化的深交,却显得有限。现在的中国人,知道几部日本的当代小说呢?而日本民众,对当下中国艺术,也知之甚少吧?由此看来,和鲁迅那代人比,在某些方面,我们是退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