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极端的高温天气已经袭来,我们的苏市基地准备得怎么样?”
首长问道。
“首长,苏市基地是我们提前在建造的庇护所。
但时间紧迫,灾前建成的空间有限,物资储备也只够1500万人的月用量。
沿海的城市只是粤省就有一亿多人口,现在只有继续扩建。”
“津市一千多万,沪市二千多万,苏浙六千多万,粤省一亿多,沿海这些城市一共有三亿多人口。
如果想要在海啸和大洪水淹没城市之前把群众全部转移,现存的庇护所根本不够。”
“那就继续修建基地。
在20号之前,用最快的速度,建造出来可以容纳数亿人口的基地。”
总理敲了敲桌面,用坚定的语气说道。
“对我们华国人来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口罩期间,基建狂魔的称号已经被验证了。
“我觉得,倒不必要修建这么庞大的基地。”
“如今气候多变,现在是安全的地方,等到以后就说不定了。”
坐在下首的气候专家说道。
“就现在的气温来说,温度已经接近70度了,地面温度说不定已经接近一百度了。
最好的安置地点是在海拔高和寒冷的地方,当然现在也没寒冷的地方。
但云贵川和西北部地区、东北部地区肯定更长久。”
“但极端的高温后呢?匿名信里也讲了温差极端变化,那么到时候这些地方安置的人员就会受到极寒的困境,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另一位环境专家反驳道。
话音一落,大家都沉默了。
国家可以付出极大的代价,用最快的速度去建成无数个庇护所。
但庇护所毕竟只是临时安置,肯定比不是长久之计。
如果真的气温骤变,并不一定可以保护群众。
“那就把庇护所设置在矿区和森林附近,这样可以就近取材挖煤,保障供暖,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真到了那时候,我们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开放所有防空洞和地下设施,让民众避难。”
军方领导说道。
首长听完大家的发言,最后拍板道:
“那就这么办,一切以人民群众的生命为第一原则。”
“除了这些设施建设,同时更要做好物资的准备,举全国之力进行食物和衣物的储备。”
庞大的国家机器开始运作了。
街道上,交通维护人员和交警们忙碌地穿梭着。
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身姿挺拔,神情专注。
在路口,交警们挥舞着手中的指挥棒,时刻关注着车流的动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