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细微的小动作,看得众人心惊胆战。赢诗公主一向讨厌别人碰触,即使是不小心碰到她的衣袖,她也要立刻挥刀斩断被人“弄脏”了的袖子,一点面子都不留。她能接受于楚如此亲密的动作,岂不是说明,两人的关系已经非同一般。
有人觉出情形不对,正准备悄悄溜出去。人刚走到门口,就被带着兵刃的侍卫给拦下。殿外不知何时,已经站了一排士兵,没有公子俞的命令,他们不肯放任何人出去。
殿内的气氛忽然变得异常诡异,只有昭襄太后依旧气定神闲。她不慌不忙地举起茶杯,一口口喝干了杯中茶,又从茶壶里自己倒出些来。倒茶时,她的手腕摇了摇,可谁也没注意这个小动作。
“祖母,请准了孙儿所求。”于楚今天非要从昭襄太后嘴里,问出个准话来不可。
昭襄太后开口:“婚姻嫁娶,自有天命,就算我同意了,你们也未必做得成夫妻。”说完这句话,她闭上眼睛,神态安详优雅,似乎只是睡着了。
等了许久没听到后文,于楚大着胆子上前,叫了一声“祖母”,把手探向她的鼻息。一触之下才发现,昭襄太后竟然已经没了呼吸。于楚立刻变了脸色,拿起茶壶细看,浅色的壶底,游着一颗颗圆溜溜的、银色的水珠子,竟然是水银。
再看昭襄太后,面目与生前几乎没有任何分别。其他大臣离得远,一时还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于楚跟赢诗对望一眼,他们到底还是小看了这个“女流之辈”,如果昭襄太后真是普通的女流之辈,就不可能在波谲云诡的后宫安然度过数十年岁月。于楚自以为设了一个天衣无缝的局,请昭襄太后入局,却没想到,这一局反被昭襄太后里利用,把他自己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他可以秘不发丧,让众人以为昭襄太后仍在,可是他却永远没办法得到昭襄太后亲口认可他婚事。这么多人看到了他带兵逼宫,再用其他方式伪造昭襄太后的旨意,已经行不通了。可如果发丧,那是他的祖母,丧期之内他都不能娶亲。
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于楚面前都已经没有选择,他跪在昭襄太后面前,带着悲痛欲绝的哭腔,喊了一声:“祖母!”
昭襄太后一死,楚国政局陷入更加纷繁复杂的局面,朝中重臣明显分化成两派,一派与苏倾交好,支持公子含,另一派则努力结交公子俞,期望他能夺回本应属于长子的王位。
这些消息,当天就传到苏倾耳中,他实在没想到,昭襄太后说的,再争取半年时间给他,用的是如此激烈的方式。
她是女子,可她做成了多少男子也不敢做的事,以身殉国。
昭襄太后的陵寝,并没有真正修建。她提出这个要求,不过是为了不动声色地拿出水银来。水银历来是宫中禁物,轻易不可能拿到。
接下来的事,就要苏倾去做了。
借着昭襄太后的国丧,黄起也从军中赶回寿春,一进城,他连甲胄都没有除去,就抢先赶着进入承元殿,拜见令尹苏倾。
苏倾正坐在书案前,看墨谣写字,见黄起来了,笑着拍拍墨谣的手:“黄老将军难得回一次寿春,你去泡一壶上好的雪芽来,给黄老将军去去风尘。”
墨谣站起来,笑吟吟地向黄起行了一礼,蹦跳着跑出去。几年没见,墨谣仍旧像个孩子一样,落在黄起眼里,平添了几分欣慰。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陪着苏倾,他的生命,真是一点暖色都没有了。
跑出殿外,墨谣立刻放轻了脚步,她叫来一个宫婢,让她去泡茶,自己悄悄踱回窗子下面,竖着耳朵偷听。她已经摸出规律,每次苏倾想要把她支开,借口总是要吃什么、喝什么。
承元殿内,苏倾正把这段时间寿春的变故,讲给黄起听。讲到昭襄太后自吞水银殉国时,黄起站起身,向着太后下葬的方向,长揖到地。
“老将军,”苏倾也离开座位,对着黄起长揖到地,“苏倾有一件事,要拜托给老将军。”
黄起虽然比他年长许多,却不敢受他如此大礼,赶忙一边拦阻、一边匆匆地还了一礼:“令尹大人有什么事就请直说,老夫甘愿效力。”
苏倾借着他的手劲站起来:“不瞒老将军,我已经病入膏肓,无药可医。现在楼昭担着太傅的名义,我死以后,他一定会想方设法支持公子含保住王位,甚至可能借用我的名义。”
黄起想说什么,却被他摆着手打断:“可公子含根本不是公子俞的对手,公子俞用于楚的身份,已经掌握了楚国的钱粮,现在他手里又有兵马。现在外敌当道,楚国绝对不能陷入内乱。最好的办法,就是支持公子俞即位。”
说到这里,两人都没说话,彼此心里都清楚,王位更迭,总免不了有些人抱着投机心态,偏要去支持势力较弱的一方。赌输了,无非就是一死,赌赢了,却可以封侯拜相,名垂千古。
苏倾接着说:“老将军,你刚才不该推辞那一礼,因为我请你做的,是这世上对你而言最难的事情。我要你——在我死后,投效公子俞,宣布我为窃国逆贼,为了独掌大权,才故意不迎回流落在外的先王长子,因一己私欲,扶立先王幼子即位。”
他从书案下方拿出一份竹简:“这是我拟好的十条罪状,到时你将这些罪状公布给天下人,再支持公子俞即位。有你的支持,他平定局势会容易得多。”
黄起接过竹简,满面愤愤不平的神色:“令尹大人,就算你让我去送死,我眼睛也不眨一下,可这件事,我做不了。十条罪状一出,史官就会照此记载,大人一生为国,难道死后还要留下一个千古骂名吗?”
他把竹简扔在脚下,气哼哼地不去看它。
苏倾一点也不恼,弯下身子捡起竹简,掸去上面的灰尘,笑着说:“老将军,眼前的事尚且解决不好,百年之后的事,何必那么在意呢?如果楚国内乱而亡国,不光我一人,你、我,甚至所有文武官员,都会背负千古骂名的。”
停了片刻,苏倾又接着说:“老将军,我知道这件事,实在太难为你了。你一生耿直,不肯转投二主,可是除了你,我再也找不着第二个有你这样的威信、又可以信任的人。菀姐姐……昭襄太后曾经说过,做大事的人,就不能拘泥于小节。拜托了!”
他把竹简递给黄起,这次黄起没再丢开,而是把竹简放进怀中,又向苏倾一抱拳。苏倾明白他的意思,坐着受了他这一礼,才又接着说:“老将军,这件事情,也不能告诉韩冲。人如其名,他的性情太过冲动,恐怕他知道了,会破坏谋划好的大局。让你在自己儿子面前有口难言,我实在心中有愧。其实,死去的人永远解脱了,活着的人才是最艰难的,需要更多勇气和毅力。”
黄起心中惊讶,韩冲是他年轻时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就连韩冲自己也不知道,苏倾却洞察了因果。韩冲的性格,就跟年轻时的黄起一模一样,好冲动、不肯同流合污,等他见着黄起投效于楚时,还不知道会是一副什么反应。
原本黄起打算,让他在军中历练得差不多,才跟他相认,可现在看来,相认不如不认,免得被自己的儿子斥责成见风使舵、见利忘义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