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法雷厉风行的推行态势下。
起初,赵地百姓满心都是抵触情绪,他们将秦法视作征服者强行施加的枷锁,内心满是质疑与抗拒。
毕竟,长久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旧有的规则体系,让他们对这突如其来的新律法难以迅速接纳。
回首赵国旧制,那是一个特权横行、规则混乱的时代。
贵族阶层仗着权势,肆意兼并土地,无数百姓辛苦劳作一生,却可能一夜之间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敢怒而不敢言。
商业贸易领域,度量衡混乱不堪,各地标准不一,百姓在交易中时常吃亏,面对奸商的欺诈,却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司法更是沦为权贵手中的玩物,有钱有势之人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轻易操纵审判结果,让无辜百姓含冤受屈,苦不堪言。
秦法推行初期,赵地百姓满心质疑,抵触情绪强烈。
在热闹的集市上,这种抵触表现得尤为明显。
商人们早已习惯了以往混乱无序的交易方式,对秦法统一度量衡的规定极为不满。
就拿布商孙二来说,从前他靠着短尺少寸的手段,在每一笔交易中赚取额外利润,日子过得颇为滋润。
可秦法一实施,他的这些“生财之道”被彻底堵死。
他心里那叫一个不服气,觉得秦法坏了他的好事,于是偷偷用旧尺卖布,心存侥幸地想着能瞒天过海。
可没成想,很快就被巡查的官吏逮了个正着,不仅满满一屋子的货物被没收,还面临着严厉的重罚。
孙二这下可慌了神,四处跟同行诉苦,添油加醋地诉说自已的“悲惨遭遇”,引得不少商人跟风抱怨。
大家聚在一起,纷纷指责秦法断了他们的财路,一时间,集市上满是对秦法的抱怨声。
邻里间的纠纷处理,也让百姓对秦法心存疑虑。
有这么两户邻居,因为宅地界限不清起了争执。
按照赵国旧俗,双方找了村里有名望的老人来调解。
可这老人收了其中一方的好处,给出的调解结果明显偏袒。另一方自然不服,闹到官府。
官府依照秦法重新勘查裁决,给出了公正的结果。
可受益的一方却觉得秦法破坏了他们原本依赖的人情关系,心里总觉得别扭;
而受损的一方更是对秦法怀恨在心,认定是秦法坏了他们的“好事”,到处宣扬秦法的不是。
然而,随着时间的缓缓流淌,秦法带来的改变如同春日暖阳,逐渐驱散了百姓心中的阴霾。
集市上,统一的度量衡让交易变得公平公正,每一笔买卖都明明白白。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被缺斤少两,交易的热情日益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