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李清照被称为什么 > 那些花儿都谢了(第2页)

那些花儿都谢了(第2页)

这近乎“无理取闹”的嗔怨,颇似晏殊“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然而晏殊责怪明月,还是怨它穿窗入户,犹自合理;李清照竟怨花香熏透自己的梦境,真真何处想来!

因此一句,有人以为是南渡之后作品,全诗表达的乃是思乡之情;但也可能是怀人,惯常的相思之词。

有专家因为此处贬梅花褒桂花而怀疑此词非易安所写,认为李清照一生喜爱梅花,吟咏不已,怎么可能说梅花俗甚呢?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在这首词里,李清照想强调的是“风度精神”的大鲜明,随手举出两种花来做比较,也就顾不得厚此薄彼了。

而且,这里的梅花可能特指腊梅。汪曾祺曾这样形容:“腊梅是很好看的,其特点是花极多——这也是我们不太珍惜它的原因。物稀则贵,这样多的花,就没有什么稀罕了。每个枝条上都是花,无一空枝。而且长得很密,一朵挨着一朵,挤成了一串。”

这样的热闹招摇,显然不符合李清照“精神鲜明”的审美标准,也就以为“俗甚”了。至于李清照每年赞赏折枝的梅花,大约是不同品种吧,应当如宝玉费尽精神向妙玉讨来的那枝:“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如此疏密有致,半开半合,才最宜折回清供呢。

李清照评定桂花为第一,却虚陪上两位“梅定妒,菊应羞”,可见易安花谱的榜眼与探花,应属春梅秋菊,各擅胜场。

李清照咏梅词颇多,显然她也是极为喜爱梅花的。虽然没有称其“花中第一流”,却也盛赞“不与群花比”,推为翘楚。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梅花已经早占春机,知春报信,点缀琼枝,笑对霜风,美得超凡脱俗。

李清照用了一系列拟人词句形容梅花:笑脸半开,娇羞旖旎,宛如美人出浴,清新柔艳。

为了衬托这梅花的清艳,李清照着意铺垫,不仅以雪相衬,还加上月色玲珑,更见仙姿。

古往今来咏梅诗,以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为最佳,其诗尾联说“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如今李清照却反其诗意,偏要“共赏金尊沉绿蚁”,还要“莫辞醉”,这是打算与梅花共饮至夜了,可见挚爱之诚。

玉楼春·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着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这首词合该题作“问梅”了。开篇接连三个问句:那色如凝脂的梅花瓣紧紧包裹着,可肯绽放琼苞,吐露娇蕊?已是南枝独占,可曾开遍?含苞欲放中,又包含了多少馨香与情意?

其实何必问呢?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统统是诗人做不得主的事,只是难禁满腹猜疑。

这几句问,与其说是问花,不如说是问朝廷,明天究竟会怎样呢?患得患失,徘徊难定,怎不憔悴?

伊人在绮窗前徙倚伫立,闷倚栏杆,却怕栏杆承受不住这沉重的心事,又或是明知倚栏远眺也望不见归人,索性不去栏前倚立。

这番情思已是精巧,然而最奇的还是最后两句:“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有人来饮酒赏梅没有?要来就赶紧来,说不定明天就刮风了,再也看不到梅花盛开。

这是另一种“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提醒吗?

满庭芳·残梅

小阁藏春,闲窗锁昼,画堂无限深幽。篆香烧尽,日影下帘钩。手种江梅渐好,又何必、临水登楼。无人到,寂寥浑似,何逊在扬州。

从来知韵胜,难堪雨藉,不耐风揉。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莫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

三首梅词,有半开,有盛放,有残梅。这首《满庭芳》中,梅香与篆香并浓,伤春与怀人同愁,别是一番滋味。

篆香,又名百刻香,颇耐燃。洪刍《香谱》云:“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

南朝诗人何逊,曾在扬州任建安王记室,有《早梅》诗闻世,与后世同题诗作比起来未必有多高明,但是因为和梅花一样占机得早,以至后世咏梅花,往往提及,如姜夔《暗香》:“而今何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这首词仿佛谶语,字字句句都暗示了李清照后半生的命运,南渡之后,真个是“难堪雨藉,不耐风揉”,闻笛思乡,雪迹难留。

而一句“疏影尚风流”,既是梅花姿态,亦是诗人写照,至此,梅与月,人与景,已不可分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