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我见青山应如是 > 桥 畔 风 景(第1页)

桥 畔 风 景(第1页)

每次回老家,都要走过太子河桥、岗东桥、老屋后的石板桥。

离开家时则是相反的顺序:石板桥、岗东桥、太子河桥。桥,如同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生命历程,小、中、大,以至无限的远方。但不管你走多远,自然而然的还要按大、中、小的顺序时常回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来的次数会越来越多。

俗语说,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可见桥在人心目中之重。

桥,有时象征着一个人走过的心路历程,记录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映射着人生的宿命。桥畔常常寄存着悠悠岁月和绵绵乡愁,时间越久,越堆积起更多我对桥的特殊情感。

小时候,记忆最美好的,就是夏天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太子河桥下戏水捉鱼。印象最深的是七八岁的时候,第一次横渡太子河,它的距离也就是太子河桥下相邻的两座桥墩的距离,但对孩子们来说,它近似于一个成人礼,需要和大孩子们申请,在他们的护佑下,壮着胆子,使出浑身的气力,猛憋一口气扑腾扑腾游过去,终于游到大孩子引导指定的安全区。尽管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小心脏连累带紧张怦怦地跳,然而毕竟游过了这从未游过的二三十米的深水区,仿佛一下子成年。前些年,我还写了一首诗《第一次横渡太子河》,诗记这段难忘的距离。冬天里,和小伙伴们在桥下滑冰,小孩子滑爬犁,大孩子滑“单腿驴”,速度飞快,滑出那个年代简单纯真的快乐。

不管游出多远,滑出多远,始终是在太子河桥的视野里、怀抱里。当年的童话故事,好多在这座桥畔发生。

小学课堂上,我读到了印象最深的说明文《赵州桥》,要说印象深,一则了解了它的神奇伟大,赞叹古人的智慧勤劳;二则我一直幼稚地把它和我家乡的太子河桥做比较——我的太子河桥也不差,比赵州桥还大呢!更主要的是,那是我儿时的乐园,梦想的出发地。

当我上了高中,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见识了越来越多的桥:南京长江大桥、湘西矮寨大桥、舟山跨海大桥……当然还有文学艺术作品里的,像百看不厌的南斯拉夫电影《桥》、牛郎织女七七相会的鹊桥、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白娘子与许仙会断桥……回头品品那林林总总的桥,最富戏剧性的桥,当属南斯拉夫电影《桥》里的那座桥,为了阻断德军退路,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位工程师作为桥的设计者,最终亲自炸毁自己心爱的作品,并与它同归于尽。最浪漫的桥,应该是七七鹊桥,这个千古流传的美好爱情故事,如今已演变成中国版的情人节。最冷漠的桥,是如今大城市里的各种桥,如余光中在《登楼赋》中所言:“纽约有成千的高架桥、水桥和陆桥,但没有一座能沟通相隔数英吋的两个寂寞。”

相比那些个“最”,我更喜欢桥畔的诗意,画感。

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了绕不过的风景,是抒发情感、寄托情思必走的一段路,必衬的一个景,必着的一点墨,至美风景必有桥,离桥不远必有诗。桥既乐意担当风景主角的美差,也愿意承受岁月记忆的刻痕,它常常令你驻足,时常勾你回忆留恋。未动心处似缺美,情难抑时每留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这幅画里有人声物语、有岁月沧桑;“蓝桥春雪君归日,秦岭秋风我去时”中的蓝桥,寄放着真挚的友情和无尽的惆怅;“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此时此地,你和桥都成了风景,你还成为了楼上人的钟情。就连我自己游了颐和园的十七孔桥,也学着赋诗一首:

春风微醉柳丝摇,日影湖光心静调。

兴起西堤游未尽,君说暂到十七桥。

因为职业的需要,在北京待了几年,渐渐发现北京也可算得上是桥的博物馆了,不仅数量多,而且不少古桥都有尘封的故事。去了几趟圆明园和颐和园,细细品味那里后建的桥,和残留的桥。圆明园在最兴盛的时期,有近两百座建造精美的桥梁。实际上,当年由那些桥连缀起来的“六海”,乃至“三山五园”,都是皇家苑囿,老百姓是没有资格进到这里来赏景游玩的。皇上感觉在这儿适合休憩,那就建个寝宫好了;皇上喜欢南方园林美景,那就南景北移,大建特建南方风格的园林;皇母对江南的景致念念不忘,皇上为博得母亲的欢心,便在后湖两岸大兴土木,建起了仿江南水乡风格的数里长的苏州街;皇上听说西方的建筑美,那就让洋人亲自来设计,建一片西洋楼,包括大水法。

当一个皇权腐败到把造军舰大炮的钱,都用来建造享乐游玩的宫苑亭楼、湖海廊桥的时候,它离灭亡也就为时不远了。

1860年,英法联军闯进北京,洗劫和焚毁了圆明园,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如今,眼见圆明园敷春堂西宫门外那座唯一保存至今的残桥,残石零落,桥拱摇摇欲坠,像一位饱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他才是那段屈辱岁月的真正见证者,他心里仿佛有无尽的委屈和忠告要对路过他的今人诉说,那应该是最屈辱的桥……在北京,让我沉思最多的是号称“燕京八景”之一的卢沟桥。

卢沟桥畔那些工匠们精心打造、国人们引以为傲的千姿百态的狮子,终也抵不住侵略者全面侵略中华大地的禽兽之旅!因为在真正的野兽的眼里,你们这些狮子只是些摆设,根本不咬人,太软弱了,不堪一击。

有时在桥上发生的故事,足以决定一支军队、一个民族的命运走向。

1935年5月26日,红1军团第1师第1团,在安顺场胜利渡过了大渡河,但数万红军主力在国民党军前堵后追的形势下,要迅速渡过大渡河,只有火速夺下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担负夺桥任务的红2师第4团,在敌人重重阻击、道路崎岖难行的情况下,创造了一昼夜奔袭一百二十公里的奇迹。5月29日下午4时,总攻开始,全团数十名司号员组成的司号队同时吹响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二十二名勇士组成的夺桥突击队,在队长廖大珠的率领下,踏着铁索,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勇冲向对岸,红4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红军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二十二勇士中有四位壮烈牺牲。每当我读到相关的文字,或是看到这段历史的影视片,总是心潮澎湃,眼里总会情不自禁地流出感动的泪、崇敬的泪……今天的我们是否对英雄的谈论太过吝啬甚至有失偏颇?我们至少在自己心里,该为他们树起二十二座永恒的丰碑!

如今,桥的故事随着人类的想象力一直在延续。世界上最高的桥、最长的桥、最险的桥等等的记录,总在不断被刷新。以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无法预测未来会把什么路桥修往何方……但人类自己的心桥却成了难解的心结。多少愁恨、多少隔阂、多少误解、多少嫌怨、多少嫉妒、多少争吵、多少歧视、多少欺辱、多少对立、多少战争、多少杀戮,因为心桥无法联通而难以和解消弭。对此,饱尝闭关锁国之苦果,饱受内忧外患和战乱频仍之苦难的中华民族,更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当改革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中华民族以前所未有的激情拥抱世界,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热情,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桥梁,它们若血脉滋养,似春风轻抚,世间所有秉持和平理念的人们,无不欣欣然而向往之……

岁月不羁,铅华尽染,但沿途那些关乎桥的风景,却始终在我的脑海里熠熠生辉。而记忆最为深刻的,除了家乡的太子河桥,还有跌宕在记忆深处的那座石板桥。当年上大学,每次假期结束离开家时,奶奶都要拄着拐杖送我到那里。她立在那块石板上,不再远送。这座小桥,伴着奶奶拄着拐杖佝偻的身形、满含泪水的目光,构成一幅沧桑唯美的油画。今生今世,无论我搭建起多么伟岸的人生之桥,她都是我心中最眷念的桥上最情深意重的风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