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我见青山应如是 > 静 夜 微 思(第1页)

静 夜 微 思(第1页)

夜很静我在拜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书中徐徐展开的故事情节和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深深地吸引着我……即便手捧最喜爱的一本书,我还是会鬼使神差般放下书,偶尔去看它一眼……不算它霸占你的整块时间,它在你忙碌某件事的疲惫时刻,总会扮演插播广告的角色,给一点儿放松和消遣。是它强制你的,还是你自己自愿的?它为何具有如此魔力?我不禁掩卷沉思……

离不开你

很喜欢黄绮珊唱的那首《离不开你》,最近一次听来,忽然顿悟般觉得,那是唱给微信和离不开微信的人的:你敞开怀抱拥抱了我

你轻捻指尖揉碎了我

你鼓动风云卷走了我

…………

常说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离不开手机,其实我看主要是离不开微信。许多人隔一段时间不看看微信,就浑身不自在;每天不在朋友圈里刷刷图,就仿佛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理依赖。“每天就指着这个活着了!”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对某些人来说,的确是真实的心理写照。

多少年来,谁听说或见过有一种东西,让一半以上的中国人每天离不开它,除去睡眠,在它身上花费了相对于关注其他事物更多的时间,细想想,只有微信做到了。为什么呢?

追求完美才有魅力

微信从最初的设计,到不断地改进升级,一直在不断地追求完美,以至于它越来越完美,完美的外表(界面)、完美的内涵(软件及使用系统)、完美的服务功能,你想到的,它都想到了,你想要的,它几乎都可以满足你。可文字,可语音,还可视频;国内能用,国外也能用;可以群聊,可以私聊;发朋友圈的内容可以让别人看,也可以不让某人看;发的内容觉得不妥,可以撤回;可以收藏,可以清空;可以微信支付,可以发微信红包,还可以微信游戏……覆盖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绝对地以人为本,体现了极致的人文关怀。当然,俗话说得好,众口难调。如此完美的设计和功能,也难免有挑剔的人们;不过大众争议最多的,就是它占用了人们太多的时间。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由微信联想开来,一件产品,最终有没有长久的生命力,最重要的是,看它是否被打造出建立在充分满足人们多样需求的使用价值基础之上的审美价值。只有追求完美,呈现完美,才能产生恒久的魅力。

在虚拟的时空中完成自我素描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虚拟与现实之间,在便捷体贴之中,我们不经意地发现,微信已经悄无声息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为人们打开了一扇纵观大千世界的窗口,提供了一个充分表达思想情感的平台。

在这个看似虚拟的空间里,来自四面八方各个层次的人们,不分男女、职业、年龄,都敞开了心扉,随性地表达思想情感,表现自我。这里有嬉笑怒骂,也有寂寞无声;这里有真知灼见,也有奇谈怪论;这里有鲜花点赞,也有唇枪舌战;这里有自我陶醉,孤芳自赏,更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人们在这里自由随性地展示自己美好真实的一面。你的日常生活、你的笑貌音容、你的兴趣爱好、你的文化修养、你的人生哲学,会在不知不觉中,被一位隐形的高超画匠,以“素描”的方式一笔一画地完成。

所以,你在微信中要好好表现哦!否则,你被画出的“素描”

可能会很丑……

链接情感的新纽带

因为有了同学群、战友群、工作群,多年失联的同学、战友、同事又联系上了,大家在群里随时打招呼,畅叙友情,重温当年的美好时光。一时间,仿佛又回到了同窗共读的课堂,并肩走进了熟悉的军营,回忆起共同创业的岁月……因为建起了亲人群,亲人们即使不在同一个城市,甚至不在同一个国家,也仿佛近在咫尺,找到了能天天见面、天天聊天的特殊感觉和心理慰藉。因为各种机缘或相同的兴趣爱好,人们组建起了五花八门的群,无形中扩大了朋友圈、社交圈,拓展了交往面,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提升了幸福快乐指数。正如有的群友总结的:“群是个集体,和谐友爱;群是个家庭,温暖可亲;群是个娘家,走走串串;群是个广场,说说唱唱。有个群,真好!”

微信把人们的距离拉近了,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温热了,把地球村变小了……

希望主人爱学习

如果你是爱学习的人,你自然会把微信的功能开发利用到极致;如果你喜欢写作或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火花,微信无疑就是最好的纸和笔;如果你感觉书写或打字的速度慢,微信里有语音输入功能,可以帮你提速;如果你喜欢阅读,微信群中有许多读书人,还有作家、诗人,时不时会发一些美文或原创佳作,奉你眼前;如果你喜欢收藏美文、有用的资料,以备反复阅读学习,那就用好收藏夹;如果你想投稿发表作品,可以直接用微信传稿。

其实,一定意义上,微信是为爱学习的人开发准备的,它希望自己的主人爱学习,爱阅读,讲究审美,提升品位;它希望自己的主人珍惜自己的时光,也要珍惜别人的时光。

为自媒体而生

微信简便快捷的信息传递功能,使它划时代地真正成了自媒体的标志和化身。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摄像头,人人都可即时发布新闻信息,手机+微信,成为制作和发布新闻最便捷的工具和平台。

一些敏感事件,诸如曹园违建别墅事件、西安奔驰漏油事件等,常常是最先在微信这个自媒体里迅速发酵,引起主流媒体的关注,直至解决问题,回应网民群众。

人人都相当于记者,但并不等于人人都是够格的记者。于是乎,微信中不时会冒出偏激的言论,低俗或暴力的图片、视频,虚假的信息,恶意的炒作,甚至破口对骂……于是乎,有关使用微信的规则规范,便在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自我监督中形成和推广……技术与文明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当一项技术,特别是为人类贴身服务的技术日臻完美,人们就会自然地沉浸在完美的技术给自己提供的快感之中,乐而忘返。而这种被技术激发出来的欲望,会渐渐膨胀,进而使人类高估自身的能量……人类可以想象将来的人工智能技术会替代人类,做几乎所有的事情……航天器或许可以抵达遥远的太空和其中的任何星球……随着生物技术、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的发展运用,或许会最终实现人类神往已久的长生不老……科技进步、征服自然的一个个耀眼成就,令人类几乎忘记了自身弱小的身躯和十分有限的力量。

当人们在使用微信时,同样是沉浸在技术更新给沟通、浏览等带来的视觉享受和浅表快乐,往往会淡漠应该弘扬什么样的道德价值,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技术的进步确实给人类带来了全方位的发展进步——包括生存质量的提升,激发出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未知世界征服探索的欲望。只是这欲望的脚步兴起之后,会不顾一切地向前飞奔,早已把蜗牛漫步般的道德、文明的进步,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在被誉为中国式科幻大片开山之作的影片《流浪地球》中,因太阳的枯竭,地球将遭遇灭顶之灾。此时,人类数量锐减。幸存的人们团结一致,金钱的概念和国家的边界模糊了,一项长达两千五百年的行星移民计划被提出,进而开始执行并逐步推进。《流浪地球》和诸多西方世界拯救地球的电影不同,是中华人文精神、价值的传承和经典展现。但科幻终究是科幻。

其实,地球永远不会流浪,流浪的只会是人类的心。

从这一点看,微信就很有些危机感了。尽管它以其超凡的魅力俘获了人们的心,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微信在带给人们各种便捷的同时,也在测试人们的自我约束力和辨别力。这场较量一边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另一边,却殊不知喜欢猎奇的人们的心,又开始了不安分的另一种探寻:也许有更适合我的软件呢?所以,微信的研发者们,前路漫漫还需努力求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