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心理自愈术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 第一章 认识自己认识病症(第2页)

第一章 认识自己认识病症(第2页)

“无明之病”:知行不合

一天晚饭,老公悄悄做了自己爱吃的蚕蛹,并很努力地劝我尝尝。他说蚕蛹非常有营养,一边说一边上网搜索出很多相关文章,叫我去看。

而我无论如何都不想尝试,就连看着他吃,我都感到浑身不自在。

“真的很有营养的,你怎么就不爱吃呢?”老公很失望。

“那你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过量饮酒有损身体吗?”我反问。

我们俩相对而笑,又摇摇头。

明明知道有营养,但我就是不想吃。

明明知道有害健康,但他就是戒不掉。

“知行不合”,就是我们常常出现的明知道事情该如何,却又总是做出相反的作为或不作为的现象。如:吸烟有害健康是大家都知道的,但烟民们仍然与烟共舞,乐此不疲;过度饮酒会给身体脏器带来众多危害,我们周围却不乏明知故犯的酗酒者,拍着啤酒肚或揣着酒精肝,仍然忍不住频频举杯;吸毒对人体的危害及对心灵和家庭的折磨更不用多说,然而,仍有倾家荡产换取毒品的瘾君子,其疯狂程度及成瘾后的痛苦都让我们瞠目结舌。

其实,“知行不合”现象远不止我们知道的上瘾行为及不良嗜好,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如那些天天喊着要减肥但依然无法管住嘴或不能坚持运动的女性们,又如明明相爱却要互相伤害的恋人们??

我们从何时开始有如此喜好:明明知道不可,偏偏又要犯?这么做有什么深层意图?明明知道真理的我们又为何痛苦难耐?

我一直很不解:如果真的知道何种作为和不作为是对的、好的、正确的,那么我们一定可以按正确的方向去执行。无论怎样,我们一定不会明明知道错误有害而去犯错。然而,我们又确实存在诸多“明知而犯”的困扰。我们到底是怎么了?

知道不可,知道错误,但偏偏控制不住地要去“触犯”。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的“知道”是“知道”,而“行动”是“行动”,也就是说它们是两个体系,它们在各自运作,“知道”和“行动”没有必然的关联,“知道”以为的对错,未必可以是“行动”的指南。“知道者”和“行动者”也是两个人,如此,“知行不合”便很正常。

“知道”对我来讲很多时候是一种概念和知识,属于头脑,我们非常推崇它,我们的头脑知道很多很多,我们可以知道世界上几百种语言的语系分类、发音特点、语法规则,但我们能够流利说出的语言不过几种。如此“知道”,很明显不是“行动者”的“知道”,而是与行动分离的“知道”,是“知行不合”的原因。

头脑的“知道”也是与行为分离的“知道”,它的“知道”以外必定还有很多的不知道,它永远都无法知道全部;同时,头脑的“知道”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道必须是“行动合一”的,正如王阳明所说:“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动是我们内在最真实最直接的显现,如果我们认为“知行不合”,那么我们的“知”必定不是真的,我们的内在必定另有个与“行”相合的意识存在,而那个自以为“知道”的头脑对其全然不知,从而带领我们进入无意识的循环中。是的,当我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带有与“行”相合的意识的时候,那些明明知道不可为又总是不断重复的事件就无法避免。

所谓带有意识,即要知道我们自己的内在到底发生了什么。

其实很多抽烟、饮酒、吸毒、网瘾及沉迷于其他东西(如游戏、暴饮暴食、性等)都属于上瘾行为,而上瘾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内在的不安,这些不安或是面对真相的焦虑,或是对成功的恐惧,或是对本能冲动的压抑等,所有这些原本只是纯能量的流动,只需要通过正面的发展、前进及行动来得以展现和释放,然而,由于我们不了解自己的内在,使能量在流动中产生了堵塞,产生了分流,并撕开了另一种出口,从而在外在方面出现各种借口、退缩和各种消耗精力及分散注意力的行为。

是的,我们无意中所做的很多上瘾行为就是为了掩盖我们内心的不安,也是为了舒缓自己的内疚。

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内在,我们需要活出内在的意图。当然这并不容易到达,于是我们时而感到恐惧,时而感到绝望,时而企图放弃。但无论我们如何应对自己内在的意图,却始终无法逃脱其本意,尽管我们暂时用种种上瘾行为麻痹自己,但最终仍需面对内在的真相。

内在的真相,说到底仍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存在的意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们为什么想去做那些认为不可为的事情?真相就在背后。

当我们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些行为,谁还会责难自己?此时我们就不会再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或想法了。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因为我们视而不见、假装没见或者即使见到也都习惯性地做的行为,多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觉察,绕道而行或走上另一条街,从此赦免自己。

“无病之病”:情绪来了,走了,又来了记得上学的时候,每次开学我都会莫名其妙地情绪低落,每次都很不情愿地踏上返校之路。这种返校的忧郁一直伴随到我毕业。

上班后的几年也一直有此情绪,每次春节回家后都不愿意再回来,每次长假后回到北京都有莫名的失落。

那些年,那种场景下的心情,可以用“整个世界都暗淡无光”来描述,尽管它只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情绪。

如今,经常听到周围朋友和同事的“节后综合征”“黑色星期日”之类的感慨。也许这就是类似我曾经的那种情绪吧。

我们都有情绪,有情绪并非不妥,只是来了,走了,又来了的情绪,它或许有来头。

回想我曾经的那种情绪,那是深深的无助和失落。

大学时,由于语言不通,我感到孤独无助地遗落在茫茫人海中而不知如何是好。还记得在校园见到老乡时的放声大哭,还记得在大街上偶然听到家乡话寻声追逐的情景;工作了,我不敢有任何奢望,只要能挣钱养活自己就好,于是“误入”了自己很长时间都无法接受的行业。我一边不接受自己的工作,一边又觉得自己除此以外什么都不会做,只能在此行业混下去。

如今对很多人来说,学习和工作成了生存、发展的必经途径和工具,很多时候我们从学习和生活中无法获得快乐,却不得不勉强自己继续面对它们,内心深处隐藏着失落、焦虑。

情绪来了,走了,又来了,它原本也许只是单纯的失落和焦虑,然而有时它也会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资本”。

西西总是带着笑脸,伴随笑脸的还有黑眼圈或红眼圈。如果有人问她是怎么回事儿,她会坦然回答是她昨晚哭了或没有睡好。

她经常莫名地哭起来,然后又带着笑容宣称“我哭了”,或者在博客、QQ上更新签名“今天我又哭了”。

工作中的西西一直很机灵能干,言谈举止不乏聪明,如果真的按照她自己所说所悟的那样去做,我觉得她完全没必要再哭了。只是,如今我依然经常看到她的黑眼圈或红眼圈。她深陷于这种低迷的恶性心理循环当中,潜意识中俨然已牢固建立了这种让低迷心理存在下去并持续发作的自动化程序。她无法走出,也不想走出。没错,是她不想走出。主动权在于她自己。她一次次地近乎自豪地宣告“我哭了”就足以表明她对这种状态的依恋和不舍。

无独有偶,芳芳的心情也忽好忽坏。她是个心理学爱好者,是个“课虫”。每次上课前她会列出众多问题,课程中积极投入且大量清理与解决问题,课程结束时总是用发言总结她的收获是如何之多,她的心情是如何舒畅等,她热情洋溢的阐述总是能感染其他同学并博得一阵热烈的鼓掌。但到下一次课程或其他老师开课时还会出现她的身影,而每次她提的问题本质上基本一致,无非就是又跟男朋友分了或者吵了,他不太适合她;他不注重她的感受;他太武断;他太懒;他乱动了她的东西;他不愿意陪她逛街;他的控制欲太强;他追求完美;等等。与此同时,每次课程她都会总结和指出问题所在:“武断的不是他,控制欲强的也不是他,追求完美的更不是他,而都是我自己。”

对她来讲,上课的成效或她自己的课后感悟几乎只是即时的和一次性的,过期无效。她虽然一直在努力地做自我成长的功课,但未曾到达深处。她总是非常优雅和小资的,独自一个人坐在星巴克靠街临窗的位置上,安静而悠闲地浏览网页或煲电话粥,讲述自己或好或坏的情绪和感觉,然后再次自我总结一番,字里行间闪烁着恍如智慧的洞见。只是,这些话都只是一个概念的理解和言语的概括,无法产生治疗作用。

我们每个人都有定期爆发的情绪或习性,我们总是被这些情绪和习性操纵着,当它袭来时,我们就会完全地认同它,成为它,甚至享受它。是的,享受它,因为很多时候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