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料青山见我应如全诗 > 紧 急 集 合(第1页)

紧 急 集 合(第1页)

年初秋,我们一百二十名高中毕业生从全国各地会聚南京炮兵学院,开启了人生的军旅生涯。

来到学院,迎接我们的有学院厚重辉煌的历史传统,有严格的三大条令,有盛夏余威“火炉”般的桑拿天……这些和许多同学事先编织的美好梦想大相径庭,有的同学曾经彷徨、苦闷、纠结,但最终都选择了改变、坚持、淬砺和成长,准备用自己的青春去迎接各种难关和考验。

紧急集合对于我们这些青年学员来说,当时就是一道十分发怵、令人头疼的难关。“今夜,你会不会来?”这不是歌词,而是我们新学员心头真真实实的疑问,因为紧急集合总是打破你的梦乡,让大家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关键是队领导紧急集合的哨声和口令,不知何时奏响,不知来自何方,不知是短是长。你判断不准,再加之每次集合过程的慌乱窘态,便令人心生不可名状的恐惧感。刚入学那段时间,每到夜间,为应对紧急集合,同学们常常坐卧不宁——有的同学不睡觉,衣服也不脱,背包打好也不拆,躺在床上等着。然而,不管你如何准备,当黑夜里一阵短促的哨声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总要紧张地经历这样几步曲:先是宿舍里床上床下的手忙脚乱,紧接着走廊里的丁零当啷,拉动路上的狼狈不堪,最后是集合点验时的丢三落四……那年11月的一个凌晨,又是紧急集合的哨声和口号声将同学们唤醒。这次中队干部催促得很急,边吹哨边喊:“紧急集合!”一阵紧张慌乱后,楼前各区队迅速整队报告完毕,队领导简短动员——此次是学院组织的,本已十分紧张的气氛又浓重了几分。全队按学院要求,迅速摸黑跑步带到学院小礼堂前广场。我们十八中队在学院最南端,学院集合场在最北端,这段路有一公里远。各中队陆续带到后,学院开始组织逐队逐人点验。队伍刚稳当下来,我听到前面“扑通”一声,似乎有人摔倒,“怎么了?”“怎么了?”……紧接着是一阵小声的嘀咕和骚动。

很快同学们就知道了,是一班同学周斌昏倒了。学院、中队赶紧将他送到医院救治。

中队带回的路上,队伍没有了口号和歌声,同学们都为周斌担心,耷拉着脑袋往回走,情绪都很低落。

早上起床后集合,大家急切地相互打听,很快得知事情真相:原来凌晨紧急集合时,周斌从宿舍楼冲出来,他们一班的集合点在最前面,他要从单杠器械场地穿过;由于没有灯光,黑暗中不小心,他的皮肤被固定单杠的斜拉线划破了,他咬牙强忍着疼痛,没有向队领导报告,也没有告诉身边同学,为了不拖中队的后腿,一直坚持到学院的集合场。白天,有细心的同学发现,从中队的集合场一直到一公里外的学院集合场他昏倒的地方,都有他身上滴下的血迹……

鉴于他的突出表现,中队报请大队批准,给他荣记三等功一次,他无疑是全校新学员入学后首位立功者。

我和周斌虽不在一个班,由于一起负责中队俱乐部工作,平时接触多一些。他是湖南长沙人,身上有股子湖湘子弟的血性,做事雷厉风行,敢说敢干,重情重义。那次紧急集合,他以坚韧的毅力,让我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他的血性,也令全校上下对我们这批地方新生刮目相看。

他入院一段时间后,我买了点儿麦乳精去看望他。他对我说,当时缝了五针,现在都拆线了,完全长好了,告诉我们不用担心了。我回来后,把周斌康复的消息告诉身边的同学,大家都为他高兴,更为他骄傲。

四年火热的军校生活,令我们这群热血青年,尝到了酸甜苦辣,锻造出了军人模样,更深深地体悟和收获到了战友情谊。转眼间到了毕业季,如同出飞的雄鹰,尽管依依不舍,我们也必须离开母校的怀抱,飞赴远方。

后来,同学们偶有相聚,总会笑谈起军校故事,当然也少不了那次紧急集合的话题。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有个梦想,期待老队长能再次吹响“紧急集合”哨,我们从四面八方闻令集结到南京汤山脚下,重回母校,畅叙师生情、同学情、战友情、家国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