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电视剧一代清官于成龙 > 二十九 民变战事纷纷起(第3页)

二十九 民变战事纷纷起(第3页)

安帝看过奏章后,沉默良久,最后说,杨震死罪之事,待他思虑后再说。

樊闰一看皇上的态度,就知道自己没有达到目的。他知道,他要想实现那个野心,杨震不死必有后患。樊闰心不死,找来谢恽商量,看能不能使杨震毙于狱中。谢恽说不好办,杨震那个学生虞放日夜都在狱中转悠。樊闰说,他想办法把虞放调走。谢恽说虞放在廷尉府这么多年,朋党不少;再说,杨震一旦在狱中毙命,不说杨震的几个学生要把朝廷闹翻,就是作为亲家的袁家父子仨也饶不了他谢恽。

樊闰让谢恽另想办法。于是,三人很快将杨震的五大罪状及与王灵母女有私情之事,广为散说,杨震亦得知此事。然而,经受着樊闰一党一浪高过一浪的诋毁和陷害的杨震没有垮,而是以超常的智慧和意志力坚守着。

了解杨震人品的官员和百姓此时都纷纷站出来,为杨震鸣不平。

这时,就在廷尉府大牢,杨伦几人正在探望杨震。

在汉朝,廷尉不仅负责审判,还管理监狱,又称廷尉狱。原来,将杨震打入大牢以后,廷尉谢恽秉承樊闰之意,下令监狱,说杨震是钦犯,没有他的手令,任何人不得探监。没想到袁礼跪求安帝,说杨太傅长期为国操劳,身体不好,请求皇上允许亲属及朝廷重臣探狱,以显皇上的仁政盛德,就这样从皇上那里讨来手谕,使得柳氏及杨伦等人得以出入监狱探望。

杨震入狱后,先是杨妻柳氏带几个孩子探望。后来老将军袁贵和儿子袁礼也来探望,但是,狱卒还说“没有樊大人手谕皆不能探望”,袁礼大怒,训斥了狱卒一顿,进入牢中探望。谢恽知道后,也无可奈何。后来,杨伦、高舒、朱冲也来探望,同样受到狱卒阻挠,被虞放训斥了一顿,领着三人探望了杨震。正好杨妻也在这里。

杨震被罢官入狱,杨伦几人眼看忠良遭陷害,奸佞逍遥自在,对安帝已经失去了信心,开始悲观消极,不愿再为朝廷卖命。想着恩师一代忠良,却被小人暗算,遭此大难,便一起到狱中探望恩师。牢头开了牢门,杨震拉着他们进来,他们就围着杨震席地而坐。

杨伦几人一个个愤愤不平,替杨震鸣冤叫屈。

高舒说:“皇上是叫奸人蒙蔽了眼睛,大汉真的快要完了!”

杨伦说:“皇上是忠奸不辨,如果再不清醒,大汉就彻底完了!”

“作为臣子,背后议论皇上是不道德的,不要再说了。”杨震说。

杨伦看着杨震明显消瘦的脸,心疼地说:“学生杨伦蛰伏乡间,幸遇恩师的‘取士变法’,才有幸为国效力,恩师的提携之恩,学生没齿难忘。但是,恩师遭奸佞陷害,作为学生却无能为力,真是万分惭愧!恩师,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做的,您请说。”

杨震说:“老夫希望你们一个个都成为一代忠良。眼下,老夫有两桩心愿未了:一是一直没有把‘连环奸杀母女案’查个水落石出,让王密白白冤死;一是‘邓骘谋逆案’没有查出个结果。老夫的这两桩心事就靠你们了。”

虞放说:“恩师,放心!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那一天。”

柳氏插嘴说:“为了这两桩案子,你自己受害不说,还要再连累他们。”

杨震看着这些人说:“我们这些读书人,当官就是为民做主的,如果不为民做主,我们还不如不读书。我走入仕途,只要能让天下的百姓碗里有饭吃、身上有衣穿,我就不遗憾了。”

虞放说:“恩师说得对。樊闰陷害恩师,又把杨伦兄从大司农府贬到礼曹做了个属员。恩师,你离开朝廷后,大臣们对皇上都已经心凉,有二十多个老臣已经借口辞官告老归乡了。唉,说不定哪一天我们也会离开朝廷。”

杨伦说:“若我们几人也离开朝廷,一是皇上身边再无人为国操心了,再就是樊闰那伙人更是肆无忌惮了。所以,我们不光不能走,还要完成恩师未竟的事业,为王灵母女申冤,为大将军昭雪,为江山社稷铲除祸国殃民的奸佞!”

杨震忧虑地说:“大汉如今是内忧外患,你们四个绝不能走,你们走了,谁来帮皇上?谁来为大汉铲除奸佞?”

柳氏叹口气说:“我算是看清了你们这些读书人的秉性,都啥时候了,连自己的生死都保不住,还想着天下百姓,还想着皇上呢。”

杨震叹了口气说:“我们这些读书人,受儒家文化的思想影响太深,仁爱思想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生为百姓生,死为百姓死。”

杨伦说:“恩师永远是我们的楷模。”

一直没有说话的朱冲语出惊人:“皇上久不上朝,我们进不了宫,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怎样为皇上操心?既然皇上已经成了这样的昏君,还不如联合大臣中的正义之士,废了他!”

“对!推翻昏君!”几个人纷纷应和着说。

杨震赶忙用手制止:“万万不可,万万不可!推翻了皇上,谁来做皇上?

要改朝换代定会伤亡流血,最后遭殃的必然是老百姓。皇上也是一时受奸佞蒙骗,奸佞不除,国无宁日。我现在虽然入狱,但朝廷还有你们,还有袁郎、周郎啊,如果遇到大事,你们要依靠袁将军父子和陈忠等老臣。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除掉皇上身边祸国殃民的奸佞们。”

杨伦几个人走后,杨震想到一个个老臣被迫辞职归乡,内心更加悲凉。奸佞当道,妖女乱朝,皇上昏庸,内忧外患,杨震为大汉的前途无限担忧。

他在狱中走来走去,口里不停吟诵着:“‘进不入以离尤兮’‘阽余身而危死兮,览余初其犹未悔’……”意思就是:想迈进难以前行反而获罪,即便我面临死亡的危险,我也毫不后悔当初的志向。

柳氏见狱卒送来的饭还放在地上,杨震没有动,她知道老爷茶饭不思,倍加忧心。她坐在杨震身旁的干草上,看着那些已经放凉了的稀饭,想起了被发配劳役的三个儿子。老四让儿好不容易当上洛阳县令,被罚在洛阳城拉大粪;老五奉儿最小,考试取士后,当着京城城门校尉,被罚在京城跑邮差;可怜老三秉儿,才华出众,被太后选定给太子刘保当少傅,深得皇上和皇后的赞赏,如今也遭厄运,在很远的荆州跑邮差。想到这儿,柳氏不禁老泪纵横。

荆州通往索县的驿道上,杨秉身挎邮包,快步奔走着。

杨震被投入大牢之后,樊氏兄弟又将杨震的三个儿子全部发配苦役,把杨秉逐出京城。一个月来,这个给太子当少傅的斯文青年,一夜之间从人生的顶峰跌落到了低谷,让这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轻人一下子明白了许多世事。

杨秉独自走在乡野小路上,他想,这儿也许是父亲在荆州遍访民间疾苦走过的路。想到这儿,他想起京城牢狱中的父亲和窄巷小院家中的母亲、妻子和儿子,不由得两眼含泪,吟诵着《长歌行》中的诗句:“岧岧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思,游子恋所生。驱车出北门,遥观洛阳城。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飞相追,咬咬弄音声。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

尽管是受父亲牵连被发配在这偏远的武陵山区当邮差,可杨秉心里没有对父亲一丝一毫的抱怨。在他的人生中,刚直不阿、清正廉洁、爱国爱民、爱护家人的父亲永远是自己的人生楷模,他从内心敬佩父亲,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尽管父亲被小人陷害不幸入狱,可是,在他的心里,父亲永远是大汉的忠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