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甲骨文在经常使用和改进后,逐渐就演变成了金文、小篆直至后世的隶书、宋体字和繁体字、简化字。
在中原大地上,即便是史前十万年,那也有着很多很多的小部落散落在这片土地上求存,每一个部落用于记录的图案,可能都不一样,绝大部分的原始文字,也都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淹没了。
张洪无法去关注那些可能会断了传承的部落,他现在只是想把熊部落发展壮大起来。
在纸张还没有能力发明之前,用这种方式来记录文字和部落的事情,应该是足够使用了。
“韦编三绝”,竹简除了用竹片或木片,还需要用绳子将这些竹片或者木片给穿起来,这个绳子在古代,通常使用兽皮制成,不仅耐磨,还比较有韧性。
前些天被宰杀掉的牛,总算让张洪又有了一个杀它的理由。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用竹片、木片编成的竹简,很快就让巫这个喜欢“写日记”的人整天抱着不放了。
竹片长30厘米,宽只有不到3厘米,每一片都是由树杈带着木工坊的人一点点地削磨出来的,一开始掌握不好技术,经常弄坏,而且速度很慢。
好在有了铁制的工具,又发明了一些专门用来制作竹简的刀具,只消将竹子给锯成一节节竹筒,再用刀每隔一段距离破开,破开后的竹片,放到蒸锅里蒸,趁热软化的时候,压在平整的木板或者石头上。等定型了,再将其放到刨床上刨平,这样,竹简的主要材料就完成了。
要装订成册,就需要在这些小竹片的两端处钻孔,几十片竹用皮带或者麻绳穿在一起,经过编织后,就形成了一块块“竹席”,做好之后,就可以用炭笔或者小刀在上面写字了。
巫现在已经很少画画了,基本上都是用文字进行记录。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他掌握的汉字和词汇量,已经是一个很可观的数量。日常所用到的语言和文字,他都会写,遇到不会的或者不知道怎么叫的物体或事物,张洪会跟他说。
当竹简做好之后,经过张洪的介绍,巫立马就明白过来,这个东西会很方便他来记录,而且材料都是很普通的木头和竹子,而且在记录完之后,只要一卷,收起来就可以了,不像皮革,不仅贵重,而且材料很难获得,大小也不一样。
“笔则笔,削则削”
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该删掉的一定删掉。
对于竹简来说,记录在上面的文字要是有错误,只能用小刀一点点地削掉。
原本张洪建议巫用炭笔写字的,但巫还是坚持用小刀刻。也怪张洪多嘴,非要提一句可以用刀刻字,这样保存的时间会更长。这个提议让拿着炭笔的巫灵光一闪,之后就随身带着小刀,养成了用刀刻字的习惯。
至于为什么不用毛笔和墨水记录,现在还没有发明出来,只能先用这种办法将就一下了。
巫记录的第一件事就是张洪徒手博牛的故事。
张洪没有这么喜欢八卦的习惯,看到巫用小刀一点点刻着字,便摇摇头,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发明竹简,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文字,也要记录下一些图案。为此,树杈等人还被要求制作了一些小木板,专门用于刻画植物。
当晚上上课的时候,巫抱着竹简教大家识字时,大家的心思都放到了竹简的身上。
树杈所在木工坊,差点给族人们挤塌。
每个人都想要一卷竹简,用来跟巫一样,将学到的文字和词语,记录在竹简上。
部落里刮起了一阵使用竹简的风,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卷,而树杈,做出来200多个竹简,瞬间就消失了大半,剩下的全部运到仓库保存了起来。
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史前部落生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