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清穿红楼之林家大小姐 > 分卷阅读226(第1页)

分卷阅读226(第1页)

人带炮要走了,最近这些时日都蹲在工部研究这个。

除此之外最令林默涵满意的就是纺织机了,她直接请来康熙亲眼瞧一瞧织布的速度,结果也在她的预料之中,康熙大为震惊之余,同样把研究这种机器的事情交给了工部来办。

因为这件事情,薛蝌甚至还被康熙直接召见详谈。

薛蝌只好把将剩下的货物放到林家和薛家的铺子里售卖的事情交给两位妹妹处理,自己接到传召后一刻不不敢耽搁就进宫面圣了。

他先是把三年海外的见闻细细地说了一番,康熙本就对这些事情很感兴趣,不然也不会允许传教士进宫来教授他一些西洋知识,只是没有想到他学的那些东西居然会间接地创造出如此精巧之物。

瞧着康熙大为惊奇的样子,薛蝌趁热打铁把之前与林默涵商议好的话说了出来:“启禀皇上,草民一路西行,发现诸国虽然远不如我大清物阜民丰,乃是人杰地灵的上国,但是蛮夷亦有其可取之处,诸如纺织机、大炮等都是匠人们的奇思妙想创造出来的。而我大清的匠人们又何其多,论起真本事来必定不必西洋人差,却并没有出现这样精巧的器物,草民斗胆猜测,这与西洋匠人们大多读过书且受重视不无关系……”

说到这里,薛蝌作为商人便不好再开口了。

胤礽接着说道:“如若我大清也下些力气,好好培养这些匠人们,想来也会有不输于纺织机这等惊世器物被创造出来,届时我大清自然依旧能够走在西洋诸国的前方。皇阿玛,即便只是些新鲜玩意儿,我大清也绝不能比不上列国啊。”

其实康熙在见到纺织机的超级速度后,说不心动是不可能的。

但是后续推广起来却也有许多问题,比如江南的纺织工定然会大批失业,且制造出这般多的布匹,是否会引起价格变贱等等,这些都是他作为一国之君必须好好思量的。

而胤礽在来之前自然也考虑过,其实林默涵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就是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已经传入大清的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只有粮食足够多才能保证人口的增加,再有就是在沿海多开几个港口,加大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这些纺织机生产出来的布匹,最好能够销至海外。

如果康熙以前因为海盗猖獗有关闭沿海的想法,那么如今这样令人眼馋心动的庞大利益摆在眼前,再加上有林默涵、大阿哥和贾琏等可用的武将增多,区区海盗倒是不足为惧了。

简而言之,虽有风险,而如今的大清已有足够重量级的底牌来应对了。

但这毕竟乃国之大计,康熙也不能头脑一热就拍板决定,接下来还要召集大臣进宫商谈。

薛蝌自然是要在场的,大阿哥和贾琏以及一干武将,山东、浙闽、两广总督和相关大臣也被紧急召来京城,在亲眼见到西洋大炮的威力后,大家一致认为要提高重视,日后必须要先于西洋拥有此等大杀器。

令大家惊喜的是,薛蝌不仅带回了制造大炮的匠人,他甚至带回来一个天团,涉及到造船、航海、天象、医术、数理乃至绘画和音律都有囊括在内,大家吵了几天几夜才定下这些人的最终去处。

造船和航海的匠人们都被沿海各省要走了,其余人等一律留在京城充当特殊夫子。

除了医士直接入太医院外,其余夫子们先在宫里开一轮课,教授对象乃是康熙本人和皇子公主们,然后逐渐吸纳些宗室贵族,等到一年以后就会被安排到工部去,或是亲自动手搞些太子妃所说的“实验”,或是将自己的本事传授给大清的工匠们。

等这些种子先撒下去,按照林默涵的提议,日后还要设立专门的“研究院”和配套的“工厂”,以便将这些东西转化为大清的国之重器。

至于薛蝌,按照康熙的意思,则是让他休整一年后再次扬帆出海,只是这回便不再是商人的身份了,而是代表大清官方。

康熙在理藩院专设欧罗巴翻译房,薛蝌则挂在此衙门名下,并特赐为额外侍郎,日后主要负责为大清培养出海人才。

薛家上下亦是十分高兴,薛蝌出海虽然辛苦,但是此番获得了官身,薛家不必再担忧朝不保夕,且往后的荣华富贵数之不尽,他们自然兴奋不已。

林默涵瞧着一切都在朝着她设想的方向走,心中也十分地期待。

只要大清能够打开国门,频繁与世界接触,事事不落于人,想来总有不一样的结局。

感受到系统传来的积分“蹭蹭”上涨的消息,林默涵便知道这条路她没有走错。

至于她这些时日,则是忙着翻译薛蝌带回来的书籍。

是的,薛蝌按照林墨涵的吩咐,在西洋各国大肆购买各类书籍,此次一并带了回来。

林墨涵抚摸着这些她耳熟能详的经典,笑的十分开心。

等到薛蝌下次再出去,就可以让他把华夏上下五千年的璀璨精华也带到世界的大舞台上,给他们亿点点震撼。

虽然她本人以及系统都十分地精通这些文字,然而凭空翻译出来也实在太不好解释了,于是便让薛蝌请来一位匠人的妻子来教授她洋文。

一同听课的还有黛玉、菀凝和大公主。

不过大公主这课听到一半就出嫁了,林默涵想了想,叮嘱她到科尔沁后可以想办法学一下罗刹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历史。

大公主知道太子妃的眼光谋略绝非凡人,便将这话牢牢地记在了心里,日后当真为胤褆征战罗刹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依依不舍地送走了大公主,林默涵再次感叹黛玉神仙妃子之聪慧绝伦,这些小小洋文根本难不倒她,在菀凝还在怪异发音和为了几个字母顺序而头疼的时候,黛玉已经学的像模像样了。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此事菀凝还是被荣妃骂了一顿,觉得她不务正业,没有尽到福晋的责任。

但是这一次三阿哥破天荒地没有应和自己额娘的话,反而开始对她刮目相看,因为他也对这些海外的书籍十分地感兴趣,只是学起来十分困难,远不及菀凝的速度,只好等着林墨涵带人做出译本后仔细研读。

菀凝则依旧瞧不上三阿哥这幅德行,只是沉浸在繁复的学习当中,说来这里面她最感兴趣的乃是西洋医术,正被一些神奇的学问所吸引,根本没空理会三阿哥的示好。

转眼又是一年,黛玉已经能够得心应手地单独翻译书籍了,并尝试着写下了一本《欧罗巴语》,旨在教授西洋语言,这个名字还是林默涵给起的,主要追求一个简单明了。

想到这些译本和书籍上日后都会标记着“林黛玉译(著)”,林默涵就激动到久久难以入眠。

黛玉啊黛玉,你的聪慧和勤奋,终将使你青史有名,后人提起你亦将推崇不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