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那细小的动作都被宋王收在了眼里。他瞬间平复了心情,与王宪交换了下眼神,冷眼着一旁的崔宗之,拂了拂衣襟复又坐下,又变回醉酒时那玩世不恭孤冷倨傲的样子,淡淡道:“崔五郎,我记得当年,你与你族兄崔湜,同为太子陪读,是否?”
“正是,虽为远宗,若论起来也须称他一声族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这族兄,当年曾与我议亲,想把他亲妹嫁予我,便引我去听了一场琴……”说到这里,宋王冷笑一声,声带嘲讽:“这招,可是你们崔家独门伎俩?”
崔宗之不知之前崔湜与宋王有何过节,不好申辩,只得正色道:“殿下和光同尘,臣也只是听闻此乐心生欢喜,愿与大家共赏而已……“
宋王闭目不语,半晌,他轻抬了手:“……召吧。“
坐在亭子后面的阿宛抱着琵琶,尤自看着院中那曹玄表正被人推搡着,一杯杯地灌酒。眼看那曹玄表几乎已经烂醉如泥,阿宛心下才安定了些。
这时,一小婢疾步而来,引阿宛去二楼去见宋王。
阿宛深吸一口气,抱着那相思木琵琶,上前盈盈一拜。
宋王脸上再不见那和煦的笑容,一张清秀儒雅的脸,此时冷若冰霜。
他深深看向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把面纱摘了。“
阿宛面不改色,轻轻摘下面纱,无所畏惧地看着他。他心里一颤,是她的眼睛。
宋王仍不动声色,问:“你从哪里来?“
阿宛波澜不惊地回答道:“我出生时便在龟兹的克孜尔山谷,我阿娘与阿爷曾是游吟艺人,后回到家乡在千佛洞做了个小管事;家人亡故后,流落到此地,卖艺为生。“
崔宗之一惊,看向阿宛。他不知此时阿宛完全撇清她与崔家的关系是何缘故,却又不好发问,只得先忍着。
龟兹,克孜尔山谷,游吟艺人……宋王心中盘算着,又问:“敢问芳龄?”
“十六。“
“你手中的琵琶,从何而来?“
“是我阿娘留下给我的,应是故人所赠。“
“故人?她是这么告诉你的?“宋王眸色一沉,追问道。
阿宛摇摇头:“阿娘并未透露过这琵琶的来历,是我在游吟时碰见一个艺人,他说他曾在寿春王府见过这把琵琶,所以我猜测……”
“够了!“宋王猛得一拍桌,震得几上白瓷酒具叮当做响:”也难为你到处去找这琴谱,去寻了这琵琶来!好好的曲子,好好的琵琶,别用作这趋炎附势的傀儡!“
崔宗之从未见过向来温文的宋王如此严厉,不由跪下答道:“此中缘由,绝非殿下您所想的那样!”
宋王与王宪对看一眼,只冷笑道:“你们也别白费那功夫,她与她那腹中骨肉,早已在十六年前葬入库车城的佛塔,永享安宁。你们这万般心思,不就是想进我宋王府吗?”
他换了一张轻浮的面孔,笑着对崔宗之说:“以这位小娘子的姿色与琴艺,倒也不是不可以……你族兄崔湜的妹子若有她这般容貌,我也就收了……“
喜欢更在长安外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更在长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