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多天的足不出户,让罗大壮的物资供应出现了问题,甚至饭店所需要的物资都开始显得不足,沈海知道他现在需要上山了。
得亏现在没有了上山的限制,沈海可以自由的上山弄物资了。
一直跟在沈海身后的村民们看到沈海今天终于朝着山上走去,所有村民都非常兴奋的追了上去,跟在沈海的身后上了山。
只是沈海进入山林之后就像是草原上脱缰的野马,七拐八绕之下身影就消失了个无影无踪,这让村民们是即气愤又无可奈何。
万般无奈之下,人们只能纷纷离去,而沈海在弄到足够多的物资之后也是来到了与罗大壮约定好的地点,将物资装到了车上。
罗大壮都忍不住向沈海抱怨,现在人们都疯了,追着沈海屁股后头跑,一些知道罗大壮跟沈海关系的人甚至都开始跟上了罗大壮,来的路上罗大壮让人将追踪的人给拦了下来,要不然他都不一定能够按照既定时间出现在这里。
沈海这时才算是意识到了袁爱国这个阳谋操蛋的地方,但他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这个决策在现在看来绝对是利民的好政策。
受到了广大民众的热烈欢迎,沈海要是跟人家对着干就属于是跟百姓为敌,在这个敏感的时期,任何污点都不能沾上身。
沈海想了一下,决定让罗大壮等人跟着自己上山,自己分批次的让他们把东西弄下山就完事了。
既然别人能够跟着沈海,那沈海叫着一帮小老弟一块上山也没有任何问题,想到就干,沈海当天就带着罗大壮等是个小老弟上了山,然后趁着小老弟们休息的空,沈海一点点的把需要的物资从空间里弄了出来,并要求这些小老弟将物资弄下山。
当一行十多个人扛着大包小包的从山上走入有人群关注的地方时,他们的收获当即引起了很多村民的注意和眼馋。
又是一个小插曲,村民们对沈海能够弄到这么多的物资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并要求他把物资平分给大家一些,却被沈海断然拒绝。
理由是这些东西都是他弄到的,凭本事混饭吃凭什么跟别人平分,再者就是上面下达了规定,开放上山的狩猎权和采集权,也就是说大家伙想要什么东西全都靠自己本事了,吃大锅饭的时代已经过去。
本来还对政府政策感恩戴德的百姓们看到沈海大包小裹的往山下运物资的样子,第一时间生出了这个政策是不是对他们有利的质疑。
随着沈海能够弄到远多余百姓的物资,百姓们的不满情绪变的越来越多。
袁爱国对自己给出的这个阳谋政策相当的有信心,甚至他已经开始幻想沈海上山鸡毛都找不到一根时的悲惨场景,甚至都已经开始写信准备将这条好消息告诉谢海清。
然而,手下却在此时上报说有很多的百姓来政府讨要说法,这让袁爱国有点摸不着头脑,来到现场一看民众们给出的反馈意见竟然是再次将山林所获公有化。
一打听才知道沈海这段时间弄到的物资远远多余周围百姓弄到的物资,这跟袁爱国的设想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极端。
袁爱国也不知道沈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能够弄到这么多的物资,同时也对这些百姓的不争气暗暗皱眉,一帮没本事还不争气的东西。
但是这么多人一块来讨要说法,袁爱国当然要有所表态,当即表明之前的政策属于是尝试性政策,既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那这条政策将终止执行。
接着镇上就又下发了废除山林开放狩猎权和采摘权的政令,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只有沈海趁机收集了海量的物资并光明正大的兑换成了现金和各类票据。
也就是这十来天的努力,沈海正大光明的给全家人都配上了自行车和手表,这让知道这件事情的袁爱国把桌子上的陶瓷茶杯都摔碎了。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沈海又闲了下来,申请经费的也已经到位甚至还搞到了塑料布,在何剑锋的操持下,很快培育土豆秧苗的大棚在沈家铺落成。
时间也慢慢的进入了冬季,天气开始变的寒冷,人们也没啥事闲了下来,何剑锋雇佣了一些帮助培育秧苗,然后村民们惊讶的发现大棚里竟然非常的暖和,打听之下知道是塑料布的功劳,这一下子百姓们产生了新的心思。
一些村民在征得何剑锋的同意之后那塑料布回去糊窗户,而有的人则是趁着天黑偷塑料布,这直接导致育苗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间断。
看着何剑锋都快把脑袋挠秃了,另外也为了避免村民因为塑料布而被关黑窑,沈海找到沈国华让他开全体社员大会,说了这个事情,想要塑料布可以,但是得干活,或者拿补贴。
也是到了这时培育土豆苗的工作才得以有序的开展下去。
有了上一次的失败,袁爱国调转了方向,把目标瞄准了沈建设和杨素琴,正好赶上焦化厂亏损,人员冗余等现象,当即下令将多余人员裁撤,杨素琴和沈建设赫然在列。
得知父母被裁撤的消息,沈海第一时间找到了董全昆,董全昆表示他也没想到袁爱国为什么这么爱管闲事,很是头疼。看董全昆这里不好办,沈海索性也就不办了,反正以他现在的隐性收入,就算是全家就地养老也没有任何问题。
沈建设两人刚回家还没多久,结果镇上就开始了人员调查,并出台了一个新的政策,只要在镇上没有工作的,需要全部下放到村里去从事农业劳动。
听到这条消息的沈海当场就炸了,这不扯淡呢嘛,干活不干活的倒在其次,关键是好不容易弄个城镇户口现在又给转农村去,这得多丢人。
沈珊听到家人的对话后,当即表示爸妈可以入职林业局饭店,反正现在也缺人,也是事业单位的正式工。
沈海觉得没毛病,又找到了董全昆,董全昆给与肯定的答复,在人口调查员来之前工作就安排明白了,导致袁爱国的图谋破产。
沈家这边危机解除了,但是还有镇上的民众还在承受着袁爱国政策带来的苦难,很多不愿意或者不能回村干活的,比如好吃懒做的,比如家里好几个孩子需要照顾根本就没有办法下地的,都对袁爱国表示出了强烈的愤慨,接着就有人开始对袁爱国出手,比如砸他家玻璃,比如往他家泼粪,比如往他家扔爆竹。
这让袁爱国深切的体会到了民力的沉重,无奈之下只能再次撤销了这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