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国古代历史的人物故事 > 第220章 清朝名将海兰察 鄂温克族的传奇英雄(第2页)

第220章 清朝名将海兰察 鄂温克族的传奇英雄(第2页)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领导的起义。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乾隆帝迅速作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并授予海兰察参赞大臣的职务,负责协助福康安平定叛乱。

十月,海兰察随福康安从鹿仔港渡海登陆台湾。三天后,海兰察率领二十名巴图鲁勇士前往彰化的八卦山进行地形侦察。此时,叛军刚刚在山上设置了关卡。海兰察骑马率先登顶,叛军见状蜂拥而至,海兰察拉弓射箭,射杀多名叛军士卒,其余叛军见状纷纷逃跑。乾隆帝得知海兰察以少胜多的表现后,特地下旨嘉奖了他。

十一月,海兰察自笨港开辟道路,与福康安共同救援被围困的嘉义。他们将部队分成五路,沿途搜剿叛军。从仑仔顶到仑仔尾,直至牛稠山,叛军约有一万余人据守溪水。海兰察越过溪流,径直冲上山去,攻克了叛军的堡垒。叛军见势不妙,纷纷逃窜。海兰察率军追击至大排竹,烧毁了叛军囤积的物资。嘉义的围困被解除后,乾隆帝赞赏海兰察身先士卒,勇略过人,并将其晋封为二等超勇公,赐予红宝石顶和四团龙补褂。

十二月,海兰察继续进剿城西的大仑庄和海岸线的叛军,并烧毁了城东兴化店和员林的叛军庄园。他督兵直捣北路,叛军屯驻在中林,异常剽悍,但海兰察冒着枪林弹雨,勇猛冲锋,成功攻克了叛军据点。大埔林、大埔尾等庄的叛军也被击溃。清军收复了斗六门,并抵达水沙连,叛军见势不妙,全部逃离。

海兰察根据叛军的踪迹追击,发现叛军头目刚骑上马准备逃跑,立即射落马下,将其擒获。随后,海兰察进攻大里杙,这里是林爽文起事的中心地带。在战斗中,海兰察歼灭了数十名叛军头目和两百余名党羽。林爽文逃入番社,海兰察率部从内山平砦仔一直追杀至集集埔。叛军寨子前有一条大溪阻隔,海兰察骑马渡过大溪,歼灭了寨中的叛军,并追击了十余里,到达浩淮角。

海兰察继续追剿小半天山寨的叛军,遍历东势角山峰的各个番社,并追至极北的炭窑,捕捉了剩余的叛军。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清军在老衢崎捕获了林爽文,并将其押送至北京。乾隆帝为了表彰海兰察的功绩,解下自己的佩囊赐给了他。

台湾被平定后,乾隆帝赐予海兰察紫缰、金黄辫珊瑚朝珠,并再次将他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中。乾隆帝亲自题写的赞词中提到:“勇弗知书,谋胜智士。匹马弯弓,贼不敢视。欲致活口,射令勿死。进爵锡服,言难尽美。”这段赞词不仅肯定了海兰察的勇猛与智慧,也表达了对其卓越贡献的高度赞赏。

五、保卫后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廓尔喀入侵后藏地区(今西藏日喀则地区),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清廷迅速做出反应,任命福康安为将军,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领巴图鲁侍卫和索伦兵一千多人前往征讨。部队从青海西宁出发,历经长途跋涉,于次年三月抵达后藏地区。

闰四月,海兰察与福康安抵达第哩浪古。为了更好地了解敌情,海兰察与福康安分别前往绒辖和聂拉木勘察地形,最终决定从济咙方向发起进攻。海兰察与阿满泰一起率军从中路前进。廓尔喀军在前方设有两座相互依托的碉堡,清军首先攻克了前方的碉堡,但廓尔喀军仍据守后方碉堡不肯撤退。海兰察果断指挥部队从侧面突破边墙,与敌军展开近战。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英勇杀敌,击毙了三名敌军头目和两百多名士兵,并顺利进屯擦木。

随后,海兰察乘胜追击,攻克了玛噶尔辖尔甲山梁。廓尔喀军的首领带领部队逃入山中,清军设伏等待。当敌军到达半山腰时,清军突然杀出,迫使敌军边战边退。海兰察率军疾驰而下,对敌军形成致命打击,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海兰察的战马被子弹打中马蹄,乾隆帝得知后,特意告诫他:“作战时要稳重,不要轻易冒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清军继续进攻济咙官寨。海兰察与台斐英阿率领索伦兵不断冲击敌军防线,最终攻克了济咙官寨,斩杀了六百名敌军,并俘虏了两百人。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抵达索喇拉山。山下有一座石卡,清军正面攻击,迫使廓尔喀军撤退。当清军进攻到热索桥时,发现敌军已经撤去了桥梁,无法及时过河。海兰察机智地密令阿满泰等人向东越过峨绿山,从上游悄悄渡河。敌军见状纷纷逃跑,许多士兵甚至坠入河中。清军全部安全过河,占据了热索桥,并继续前进至密哩顶。翻越了几座高山后,清军抵达旺噶尔,深入敌境八百七十里,但未发现敌军踪影。

旺噶尔西南有一条大川横亘,北面是旺堆,南面是协布鲁,东面是克堆寨。廓尔喀军在这里修筑了城堡,准备据守。清军抵达旺堆后,敌军依靠河流进行防御,使得清军难以渡河。海兰察命令部分兵马牵制敌军,同时秘密组织部队从上游绑着木头渡河,在敌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悄悄接近克堆寨,并一举击败了那里的敌军。

到了七月,清军进攻噶勒拉山,三路大军均取得胜利。廓尔喀的头目见势不妙,主动请求投降。乾隆帝下诏准许,并晋封海兰察为一等超勇公,以表彰他在此次战役中的卓越贡献。

六、交恶和珅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甘肃、青海地区发生了回族和撒拉族的反清起事。面对这场叛乱,乾隆帝任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前往兰州平叛。然而,和珅在前往兰州的路上有意拖延,使得海兰察比他提前数日抵达了兰州。和珅虽然身为钦差大臣,但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又不愿意向经验丰富的将领如海兰察等人请教,导致在战役初期出现了指挥上的失误。

四月初一,乾隆皇帝任命和珅为钦差大臣后不久,和珅便率军兵分四路向退守华林山的新教军发起攻击。然而,除了和珅所率领的一路之外,其他几路清军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小胜。和珅所率部队先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随后遭遇了失败,不得不撤退。新教军抓住机会进行了反击,并在夜间对清军进行了袭扰,使得万余清军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困境。

尽管在战斗中,海兰察奋勇当先,大量歼灭了沟中的伏敌,但和珅却将自己指挥失误的责任推到了海兰察的头上。这一行为激怒了海兰察,从此他不再听命于和珅。四月二十一日,阿桂赶到军中,询问失利的原因。和珅再次将失败的原因全部归咎于海兰察等将领。然而,阿桂深知和珅的为人,并不相信他的说法。

次日,阿桂故意让和珅坐在自己身边,一起重新布置战事。在阿桂的指挥下,众将们依旧积极响应。阿桂心中明白和珅是在推卸责任,便严厉地质问和珅:“如果这些将领真的有罪,那么我手中的尚方宝剑应该杀掉谁?”这一问令和珅惊恐万分,“战栗无人色”。

此时,乾隆帝也接到了和珅的奏折,其中诬陷海兰察和额森特不察明敌情而贸然开战,并不听从指挥等。然而,乾隆帝已经意识到和珅并不懂军事,奏折中所反映的情况纯属颠倒是非。于是,乾隆帝下达诏书:“自从阿桂到达军中后,军事安排才有了条理。这件事阿桂一人即可处理,无需再让和珅共同办理。而且担心和珅在军中会导致指挥不统一。海兰察、额森特一向随阿桂作战,阿桂调动他们比和珅更加得心应手。命和珅即刻返回京城,随驾前往热河,将所有事务转交给阿桂,不得延误。”

接到诏书后,和珅只能灰溜溜地返回京城。这次事件加深了和珅对阿桂和海兰察的怨恨,从此与他们结下了不解之仇。

七、晚年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三月,海兰察因病去世,享年不足半百。他的逝世不仅让家人悲痛不已,也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清廷追谥他为“武壮”(《钦定八旗通志》作“武庄”),并再次将其画像悬挂于紫光阁,这是海兰察第四次被列为清朝紫光阁御功臣的绘像之一。乾隆帝亲自为海兰察题写了赞词:“勇而有谋,侍卫洊公。索伦巨擘,黼衣锡龙。图形四番,福禄鲜比。旋终於家,矜惜无已。”这不仅是对海兰察一生功绩的肯定,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

乾隆帝在海兰察去世后,非常惋惜地表示:“海兰察因病而逝,照例是不入昭忠祠的。但是念其在军中贡献颇大,而且曾经多次受伤,特将其加恩入祀。”这一决定体现了乾隆帝对海兰察的深切怀念与敬重。海兰察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而且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多次负伤,为国家和人民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海兰察的儿子安禄也在跟随父亲征战廓尔喀时立下战功,被赐号“哈锡巴图鲁”,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安禄个人的肯定,也是对海兰察家族贡献的认可。

海兰察之所以能够在清朝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不仅是因为他的勇猛和智慧,还在于他为国家所做的贡献。作为索伦族的杰出代表,海兰察在清朝的军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四次被列入紫光阁御功臣绘像,这一殊荣在清朝历史上极为罕见,显示出海兰察在清廷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此外,海兰察的影响力还跨越了地域界限。在台湾和黑龙江,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专门为他修建了祠堂。

结语

海兰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忠诚与勇气交织的篇章。从黑龙江畔的少年到驰骋疆场的将军,他用行动诠释了“鄂温克雄鹰”的含义。尽管岁月已逝,但他的故事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喜欢古代历史着名人物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古代历史着名人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