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权衡之后,决定独自承担。
陶光啸听罢,未再多言坚持上报,毕竟,求稳或冒险,皆为策略,胜负未分前,无人能断言对错。
“好!既已决断,我必倾力辅助!”
陶光啸拱手,语气坚定。随后,他着手部署,无数密探如影随形,监视着漠北草原上的大汉、瓦剌、鞑靼。
而瓦剌与鞑靼在被监视的同时,也展开了反侦察,双方使者秘密前往大汉交涉,尽管行事隐秘,仍逃不过陶光啸的耳目,消息迅速反馈回来。
得知这一动向,陶光啸心中警铃大作。
瓦剌与鞑靼对大明的草原政策极为不满,却碍于实力不敢妄动。
一旦获得大汉这新兴强援,恐怕将勇气倍增,三部联合叛乱,对燕王府而言,将是严峻挑战。
“故而,大汉的态度至关重要!”
陶光啸眺望漠北,长叹道。
在大汉的会客主帐内,瓦剌与鞑靼的使者并肩而坐,对面则是大汉的接待官,同时也是锦衣使者的化身。
“大明欺人太甚!我们已臣服,他们却在草原推行佛教,分裂我们的部落。若再不反抗,草原上的狼群将沦为绵羊!”瓦剌使者愤慨言辞,满是对大明的怨怼。
实际上,朱桂的政策在草原实施后,草原各部已明白大明的意图,虽心知肚明,却因大明的强大而无可奈何。
正如汉朝的推恩令,因中央强于地方,得以顺利推行。
如今,瓦剌与鞑靼表面隐忍,暗中则寻找强援,图谋颠覆大明在草原的统治。
大汉因收纳众多草原部落,被视为同类,故引来瓦剌与鞑靼的主动结盟。
“瓦剌兄弟言之有理!大明居心叵测!我鞑靼只认黄金家族为尊,那‘猪汗’有何资格统治草原?我欲反他,你大汉意下如何?”鞑靼使者目光炯炯,直视锦衣使者,故意用汉语中的谐音羞辱朱元璋。
锦衣使者眼中闪过杀机,这等蛮夷竟敢侮辱殿下的父亲,简直是自寻死路。
大汉虽是朱桂暗中掌控,表面上却与草原部落无异,由草原之人担任首领,以掩人耳目。
未曾料到,此举竟让草原部族误以为大汉是自已人,甚至想拉拢大汉共抗大明。
这二人,难道不是引狼入室?
“反大明?好极了!我早对大明不满!只因势孤力单,不敢妄动。今有二位相助,必能将大明逐出草原!”锦衣使者强忍笑意,顺势与二人周旋。
“此话当真?”
“大汉当真愿意与我们联手抗明?!”瓦剌使节与鞑靼使节异口同声,难掩惊喜之情。
“自然不假!”锦衣使节面露庄重,言之凿凿。
二使一时愕然,旋即爆发出爽朗笑声。
来前忧虑大汉拒绝,思量如何说服其出兵,未料一切水到渠成。
大汉竟爽快答应共击草原上的明军!
“妙哉!”瓦剌使节振奋道,“有大汉助阵,草原上的明军插翅难逃,那些叛逆亦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