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看图写话小兔让山羊爷爷过桥 > 中国红色戏曲第一院(第1页)

中国红色戏曲第一院(第1页)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是一个多门类艺术的综合性戏曲团体,集“演出、培训、研究”于一体,在戏曲团体中出现较早,而其他的戏曲剧团少有。作为秦腔最高学府,它被誉为“中国红色戏曲第一院”。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实行三位一体的戏曲体制,下设艺术研究中心,中心里有剧本创作、理论研究、音乐、导演、舞台美术等组织。剧团有秦腔团、眉户碗碗腔团、青年实验剧团和小梅花秦腔团四个团。另有陕西地方戏曲演员演奏员培训基地,是剧院的艺术生力军所在,现已招收至第十期。基地培养的演员、演奏员,或单独成立剧团,或输送到院内各剧团及艺研中心。

研究院在西北是秦腔艺术高地,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自延安时期起,从党中央、毛主席一直到地方政府,都对研究院(剧团)十分关怀。1983年8月,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又进一步提出“振兴秦腔,振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口号,指出研究院应该坚持“研究、改革、创新秦腔、眉户、华剧(碗碗腔)艺术,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加强剧团的实验和示范演出”的方针。

在中共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改革开放之后,研究院的艺术生产如雨后春笋般地蓬勃发展。先后排演了大中小型60余台节目,其中21台分别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进京汇报演出、赴港演出,以及亚运会艺术节,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首届中国戏剧节,第二、三届艺术节,陕西省第一、二届艺术节,等等。获得国家、西北地区及省、市许多大奖,反响强烈,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仅《千古一帝》一剧,就荣获11项国家单项奖,在北京连演9场,场场爆满,可谓大秦之腔风光无限。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接踵而来,采访、观摩、学习。仅1985年前后,先后有美国戏剧代表团、澳大利亚马里兰大学、日本东洋大学文学部、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师范学院戏剧代表团、苏联文化部学术代表团、日本演剧学会代表团来院访问。他们或看戏、看学生练功、看排戏,或座谈讨论,或现场学习操作乐器演奏,或参观院史展览室。更多的则是采访,了解戏曲如何表现现实社会生活,戏曲发展方向,秦腔、眉户、碗碗腔在人民生活中的地位等问题,还采访了戏剧大师、老院长马健翎关于戏曲艺术创作和领导管理工作。代表团对一些剧目如《血泪仇》《十二把镰刀》《游西湖》等赞不绝口,对秦腔表现出了强烈而浓厚的兴趣。有的再三表示以后还会常来,日本的一个代表团曾经三次来研究院。他们普遍认为,“人新、戏新、面貌新”,“新人才辈出”,“振兴秦腔的最好模式”,“整体艺术和个人技巧无懈可击”,“适应了八十年代人们的审美心理需要”。一位美国艺术家爱何华来信说:“我在中国两个半月,走了16个城市,看了许多戏曲艺术表演,最叫我感动的是较边远地方的地方戏……我在西安看了省戏曲研究院的秦腔《卧虎令》,饰董宣的演员表演得太好了,我不得不佩服。”

他们最为称赞的是剧院“集演出、培训、研究于一体的机制”,认为其是世界戏剧艺术史上,也是当今戏剧艺术界最完美的体制,是一条完整的、合理的、科学的、促进戏剧艺术发展的生产线,是自我调节的有机体,是一项伟大的创造。苏联代表团A。C。克尔别夫再三强调说:“这是戏剧创作、演出、培育人才的综合体,是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地,值得推而广之。”

这种戏曲体制,是院长马健翎、副院长黄俊耀,在戏曲机制构建中睿智的谋略,具有多重艺术功能,被人们视为“三马连环”。演出、培训、研究,相互支撑,互相促进,激发生产活力。在演出、培训中进行艺术研究,问题探讨。在研究中,不断创新,拓展层面,提高演出、培训质量,使戏曲艺术更加完美,与时俱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首先,要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戏曲是综合性艺术,涵盖了文学、音乐、表导演、灯光、美术、服饰等门类。对此,研究院广泛延揽各个行当名流,如延安时期“四大金刚”:风(贺风)、云(张云)、雷(史雷)、雨(毕雨)。新中国成立后有“秦腔正宗”李正敏,“花面魁首”田德年,“兰州红”杨金凤,京剧“粉牡丹”邴少霞,“一旦挑八角”苏蕊娥,“活周仁”任哲中,“秦腔音乐双璧”荆生彦、王东生,舞美设计师、岭南派著名画家蔡鹤汀、蔡鹤洲。聘任多位京剧导演为教练。从西大、陕师大、西安交大等高等院校陆续吸收十多名大学毕业生。

上述是引进人才,即“请进来”,还采取“送出去”的办法。对院内一些可塑性强、有前途的人才,派出去学习。如将理论研究、导演、舞美、音乐、表演等人才送到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文化水平。在表演方面,不仅学习中国戏曲梅兰芳(梅氏)体系,还学习西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氏)表演体系。派出专项人才学习兄弟剧种的特长绝技,如川剧的扇子功、晋剧的帽翅功等。从外界邀请专家学者来研究院讲课,如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讲表演,戏剧家田汉驻院看戏进行座谈讨论,京剧四小名旦臧岚光长期驻院传授剧目,戏曲美学家陈幼韩讲美学,西大教授傅庚生讲唐诗,等等。

另外,开展多方面的艺术交流,互相学习,各取所长,兼收并蓄,提高自身水平。如梅兰芳来研究院交谈现代戏表现现代生活问题、马健翎和程砚秋多次书信谈戏曲艺术等。每次演出后,对院内外或开座谈会,或采访征求意见,等等。为了搞好剧目排演,业务(也有行政)人员经常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到农村、工厂、部队深入体验生活,还专门建立了生活基地,成为常态化工作。有时在排练前请专家讲解,如农村题材的戏,有一次就是请陈忠实来讲。

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及的是,1957年,在田汉的倡导下,研究院与西北大学中文系(戏剧小组)联手,整合优势资源,更好地探索拓宽传统地方戏曲艺术的新层面,促进秦腔、眉户进一步发展,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素质。经常共同举办、参与有关活动,如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诞辰700周年,观看其代表作《窦娥冤》座谈著文,等等。这种强强抱团、联手互动的做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并有着长远影响。

其次,要创作出高质量的精品剧目。从延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中国魂》《十二把镰刀》《血泪仇》《穷人恨》《游西湖》《赵氏孤儿》《梁秋燕》《窦娥冤》《两颗铃》《飞虹山》等数百本(折)。其中有现代戏,也有古代戏;有新创作的,也有改编、移植的。许多剧目已成为精品。《中国魂》(原称《国魂》),反映抗日的内容,毛主席看后很赞赏,提出改为《中国魂》。《血泪仇》被推选为教育新兵和俘虏的活教材,解放区各剧团争相上演,直至今日仍在演出。《游西湖》是描写爱情的,原内容有浓厚的封建迷信思想,表演上有许多不堪入目的色情动作。经马健翎等改编演出后,《游西湖》被誉为对传统戏推陈出新的典范。

最后,演出是衡量一个演出团体的重要砝码,是剧团业务活动的重要体现,特别是一些重要演出更能展示出剧团的实力,对一个剧团的声誉和影响力十分重要。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和周恩来选定眉户剧《十二把镰刀》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第二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并接见送行,影响深远。20世纪50年代,一出现代戏《梁秋燕》轰动剧坛,首次就连演108场。随即有180多个兄弟剧种(团)纷纷排演。几年间,仅眉碗团就陆续演出1000多场。当时反响十分强烈,流传着许多趣事佳话。有顺口溜说:看了《梁秋燕》恋爱有经验,不看《梁秋燕》枉在世上转。民间出现许多真实生活事例。有的人看了后,大胆追求婚姻自主,走向新生活;有人做梦也喊梁秋燕,有人结婚要播放《梁秋燕》,有人生孩子起名秋燕。《梁秋燕》搅动了人们的生活,震动了一个时代,感动了几代人,培育了几代演员。国庆十周年,二团装饰《游西湖》彩车,进京参加天安门游展。随后和三团(眉碗团)、易俗社组成陕西省戏曲演出团,在北京演出数场后,开始了大江南北13个省市巡回演出的光辉壮举,誉满大半个中国,实为中国戏曲史上之盛事。第一次把地方稀有小剧种碗碗腔搬上大舞台,效果很好。随之,阿宫腔、弦板腔相继效仿,一花引来百花香,剧坛蔚为大观。剧目的繁荣、演出的盛况,人才济济,可谓丰功伟业。

研究院始终坚持这种不断创新的“三位一体”最佳戏曲体制,为戏曲艺术发展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王震等中央领导,以及艺术大师、著名人士都对研究院做过高度肯定和评价。文化部原部长贺敬之曾说:“研究院从延安时代起,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经验,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戏剧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著名作家、戏剧家陈彦不止一次地说:“研究院是一个伟大的了不得的剧院。”

如今,在研究院内竖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赠的“秦腔学府”四个大字。这是一座标志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成就的丰碑。“秦腔学府”像一座灯塔,放射着光芒,永远照耀着研究院永不停步地向着戏曲艺术高峰不断前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