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霍去病死于多少岁 > 第八回(第1页)

第八回(第1页)

张骞出使西域好几年了,一点儿消息也没有。皇上忧心忡忡,在御书房来回踱步,回想前几天来自云中、代郡、雁门等地关于匈奴问题的紧急军情,更加心急如焚。权衡着战与和的利弊,执政数年的皇上觉得自己身为大汉天子,该早日拿定主意对付这个拥有铁骑弯刀的匈奴!

大汉天朝,十三州,一百零三郡,一千五百八十七县,雄兵百万,岂能容塞外胡儿仗着铁骑弯刀,三番五次踹我大门,犯我疆土……皇上的脑海里浮现出汉初国力虚弱的诸种情景。

人烟稀少的农村,良田半荒的原野,萧条冷落的城市,面容憔悴的饥民成群结队;英布、陈豨的叛乱,吴楚七国的叛乱;高祖外出乘坐的皇辇连四匹纯一色的马都凑不齐,丞相和将军只能坐牛拉的车子……而现在,我们的实力是何等强盛啊!

阡陌纵横的农村,人烟稠密,六畜兴旺。原野上,沃土相接,五谷丰登。

繁华的城市,市场贸易来往热闹,各类货物堆积如山。太仓里的陈粮多年不用吃而发了霉。钱库里的三铢钱多年不用,拴钱的绳子都朽烂了。

皇上觉得现在的大汉天朝已经积蓄了足够的经济军事实力,可以同匈奴一决雌雄了。煌煌天朝,难道怕他几个骄横的匈奴人?祖辈忍气吞声数十年,为的就是积蓄力量,雪洗耻辱!

但是,想起高祖曾亲率三十万大军反击匈奴,在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围困了七天,险些全军覆没,皇上又觉得在处理同匈奴的关系上必须慎之又慎。

在裹着黄绸的罩纱灯下,皇上拿起一卷有关匈奴问题的竹简仔细阅读起来。公文中记载:“建元二年春,送匈奴上等好米一万石,美酒五千斛,各种绸缎布帛一万匹。建元二年七月,匈奴骑兵攻入边境,杀死汉朝官兵若干名,抢走大批人口和财物……”这些记载让皇上怒火攻心,热血上涌,不由得信口吟起高祖回家乡沛县时写下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皇上反复小声吟诵着,书简上的另一行公文又映入他的眼帘:“景帝中元六年六月,匈奴军臣单于率兵五万,攻入雁门、上郡,杀死都尉、太守,劫掠数万百姓和牲畜,杀死官兵若干……”更让他感到愤怒和耻辱的是冒顿单于写给吕后的那封《冒顿文书》。皇上拆开那插着三支鸡毛的羊皮筒,取出那封已经盖了吕后、文帝、景帝三个朝代封印的半张羊皮书信,冒顿几行带挑衅性的文字映入他的眼帘:“孤愤之君,生于沮泽之中,成长于牛马蔽野之地,屡次深入两地边境,盼望能够巡游中国。陛下也是孤独寡居,我们两个君主,心情皆郁郁寡欢,无以慰藉,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每次和亲又能换来多久的和平?花这么多的钱财去讨好匈奴大单于,换来的却是流血和杀戮。如果用这笔钱去训练骑射,奖励将士,何愁打不败剽悍的匈奴?!”想到这里,皇上一掌击在书案上。他拿定了主意,一定要给这个不断挑衅我大汉疆土的蛮夷番邦一点儿颜色瞧瞧,让这些胡儿知道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皇上踱到窗前,推开窗户,迎着长安城清爽的夜风,长吐一口闷气。他今夜才第一次感到长安城的夜色竟如此美好。

翌日早朝,百官序列玉阶,帝座上的皇上冷冷地扫视了一眼下面的文武百官,朗声道:“朕欲出兵讨伐匈奴,不知众卿意下如何?”

文武百官心中一愣,陛下今天怎么了,也不问有无奏折,上朝便突发奇问?

田蚡、窦婴等九卿权臣,都让皇上这一问弄糊涂了。在去年的廷议上,主战派不堪主和派一击,不知今年为何还要再议出兵匈奴问题。

整整一刻钟,大殿里无一人说话。

“怎么,朕一问国家大事,众卿就都木讷不语了?”皇上冷笑道。

偌大的朝堂,无人敢贸然说话。沉默良久,班列中走出大行王恢。

“陛下,匈奴人逆天理、乱人伦,暴长虐老,以盗窃为务,行诈诸蛮夷,造谋藉兵,数为边患。现在,不妨乘他们和亲无备,诱其入塞,伏兵击之,必获全胜。”

“诱其入塞?大行有何良策?”

王恢说出了一个很成熟的计策。

雁门关马邑县有个商贾叫聂壹,他家财万贯,富可敌国。这个人经常来长安做生意,一来一往,同王恢的管家游喜混熟了,得到了接近王恢的机会。

聂壹虽然富裕,却不吝啬,为人仗义,几年交往,深得王恢喜欢。一个月前,在一次闲聊中谈到匈奴问题,他对王恢说:“匈奴屯兵汉关,对大汉天朝来说始终是个祸害,现在咱们应趁着军臣单于同大汉和亲的机会,把匈奴的主力引到关内,准能打个大胜仗。”王恢问道:“老人家有什么好主意把匈奴引进来?”聂壹说:“不瞒将军,我常常私运期货到漠北,同匈奴已经做了好几年的买卖,连军臣单于都认识我。我借着做买卖的由头,假意施计欲把马邑城献给军臣单于,将军把大军埋伏在临近的地方,军臣单于贪图马邑的财货、粮食和女人,一定会进来的。等他们赶到马邑,将军就截断他们的归路,准能打个大胜仗,也许还能活捉军臣单于……”

王恢便把数日前聂壹的这个计策献给了皇上。

“聂壹非廊庙之士,行无车,食无鱼,区区一个商贾,他真的会身处江湖心忧天下吗?”皇上听了不以为然。

“聂壹虽然贱为商贾,其忧国忧民之心日月可鉴,他愿以千万家资和身家性命做抵押,为天朝除去边患,使陛下高枕无忧。”王恢回道。

“好!”皇上听了道,“自高祖皇帝登基以来,大汉天朝对匈奴一直实行和亲政策,每隔几年就送一个公主给匈奴单于做阏氏,每年送给匈奴上等好米一万石,美酒五千斛,各种绸缎布帛一万匹,以图边境和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七十多年过去了,那么多的财物和皇家女儿的花容月貌,并没有换来边境的和平,匈奴兵马照样入塞抢劫,大汉边民照样流血丧命,千里边城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据说胡儿铁蹄所过之处,屠城三日,人畜不留,白骨盈野,血流成河……今天,朕欲派十万精锐之师攻伐匈奴,以扬大汉天威,众卿以为如何?”皇上说完,又补充道,“今日廷议,大家畅所欲言,言之无罪。”

“陛下,”一直沉默不语的御史大夫韩安国出班奏道,“臣有一谏奉告,不知可否?”

“韩卿但说无妨。”皇上望了一眼韩安国鼓励道。

“臣冒死进谏:天子应该海纳百川,气度宏大,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不可怒而兴兵,怨而罚众!当年高祖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反击匈奴,但在白登山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围困了七天七夜,饥寒交迫,险些全军覆没。解围之后,反派娄敬奉上千金与匈奴和亲。文帝也曾想反击匈奴,但出兵千里,无功而返,只好依旧实行和亲策略。景帝也循先王和亲之策,故使国富民强,天下太平。先帝已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应该遵古制,循圣诫,万万不可轻易举兵出击,为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招来兵灾。”

“韩卿,”皇上听了这番话,脸上露出一丝不悦。一双鹰隼一样的眼睛盯着韩安国,反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朕这煌煌天朝泱泱大国就该忍气吞声任人宰割?”

韩安国被唬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先皇为了天下苍生忍辱负重,创下文景盛世,如今我大汉天朝国富兵强,谁敢犯我疆土,虽远必诛!”

“陛下贵为九五之尊,要警惕有人出策误国,万不可听信一个商贾之谋,要以天下苍生安危为重啊!”

“御史大人,聂壹虽然贱为商贾,但其忠君爱国之心日月可鉴。圣人云:五帝之乐不相复,三王之礼不相袭。高祖皇帝当年不报白登之仇,而采取娄敬的建议赠金和亲,是因为天下初定,国力疲敝,不宜调动兵力劳民伤财。

试看当今盛世,国力雄厚,钱粮充盈,朝堂之上文臣如星,猛将如云,此时出兵,上承天意,下顺民心,有何不可?”王恢驳斥道。

“陛下,”田蚡仗着自己是皇上的亲娘舅,赶紧出面帮韩安国打圆场,“现在我们国力虽然强盛,但在骑射方面,汉军远远不如匈奴。”

“丞相,”身为未央宫卫尉的李广出班奏道,“你岂可长匈奴人志气,灭天朝威风!胡儿骑射有何惧哉?当年我在龙城,同匈奴作战数年,每战必捷。

我麾下的三万军士,人人百步穿杨,个个走马如飞。围歼匈奴,我愿做先锋!”

皇上望着憨厚寡言的将军,心里非常欢喜。他知道这个常年戍边的老军人出身于军人世家,精通《孙子兵法》,骑射功夫十分了得,见其自荐做抗击匈奴的先锋,连声称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