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常年住在太湖周边,对于太湖的汛期、旱期什么的,也比较了解。
褚遂良其实和许敬宗差不多,明白这一次的任用,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场考验,就和那科举考试一样。
如若他们做的合格,必定会得到重用。
如若做的不合格,以后也就别想升官加爵了。
褚遂良自然要保持着公正和公道,对于这一次的视察之所见所感,都要一五一十地写在奏章上面。
他要让李世民真真实实地看到江南的情况,看到许敬宗治水的情况。
也相信,李世民不会只有他这一个视察江南,视察许敬宗治水的人,肯定还会有其他人,也在上报。
八月底。
中秋之后,慢慢地开始天短夜长起来。
李世民于酉时末,收到了褚遂良的奏章,详细地描述了黄河河堤,许敬宗治理黄河的情况。
只一眼,就觉得褚遂良的奏章写的很好,读起来,十分的流畅不说,还能把问题反应出来,让李世民能够清楚地知道,许敬宗治理黄河做了哪一些事情,又有了哪一些效果,同时,还有哪一些纰漏。
看褚遂良的奏章,有一种非常享受的感觉。
李世民看完之后,当即就给了批复。
然后放在了一旁,这是要交给中书门下,还要由他们过一手,再分到工部、户部,让两位尚书、侍郎一起过过眼。
许敬宗治水,那肯定是属于工部的水部官署负责。
工部之下有四个官署,分别为工部、屯田、虞部、水部,负责这四个官署的官职称之为郎中。
而再往上,还有一位侍郎。
而许敬宗的治水之法,还是行之有效的,最起码在他开始治水之后,所做的防洪工事也好,修建的水渠也好,都要比之前的水部做的好。
这也是值得借鉴的地方。
许敬宗不可能一直负责治水,后面还是有大用的。
陈平安也说过,奸臣有着奸臣的用法。
李世民批阅完奏章。
又想到了陈平安所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一些内容,以前就提到过,这是农业社会进入到工业社会,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可以让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也让商品增多了不少。
同时,这种变革的不好的影响也有。
比如,很多人面临着失业,也就是自己的手艺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以及劳动力会变得更为廉价。
很简单,也很现实的例子。
炒茶的手艺推广之后,以前的蒸茶手艺也就落后了,不被欢迎了,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结局。
集市上炒茶茶叶多了,蒸茶的茶饼少了。
虽然很多人一开始不太习惯炒茶的茶叶,可是喝过几次之后,也就喜欢上了这种喝茶的方式,而不是吃茶的方式。
茶叶……还是不太适合用来吃。
就算是研磨的成了粉末,冲泡之后,再加上一点儿蜂蜜什么的,味道也并不是那么的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