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高士廉把工部治理的多好,他也要烧一把火出来。
烧不出来,那就是他的失职。
好在,工部负责的事情比较多。
陈平安来了之后,大唐的工部这个部门负责的工程就要比历史上多的多。
将作监一年下来就能够让大唐建造好几个新的工坊,这些也都有着工部监管。
海水晒盐的盐田盐场、修建官道、修建水渠、修建水库、修建码头、造船厂、琉璃厂、纺织厂、造纸厂、铜矿场、铁矿场、高炉炼铁厂、自行车生产厂、三轮车生产厂、罐头厂、蒸馏酒的酒厂、香水厂……。
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些工厂也都在工部的监管之列。
高士廉对工部的管理已经算是非常可以了。
李大亮熟悉了工部的所有事务之后,都忍不住地要对高士廉竖起大拇指了。
不愧是能够把蜀中治理的成为‘汉中鱼米之乡’的人,很多高士廉在工部定下的制度,都不需要修改,直接沿用就可以了。
陈平安的建言,想要富、先修路,其实也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各地物资流通,加快信息传递,李世民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兴修官道,旨在实现县县相通,乃至更远距离的互联互通。
官道的规划设计,凝聚了当时最顶尖的智慧与技艺。
朝廷特设“工部”负责此事,派遣精通地理、水利、土木的官员,踏遍山川湖海,勘测地形,绘制详尽的路线图。
他们依据山川走势,巧妙利用自然地形,减少修筑难度与成本,同时确保道路畅通无阻。
官道设计宽敞,足以容纳多辆马车并行。
从修建拓宽大唐十道的道路,再到继续延伸,修建各州之间的官道,再到县县通。
可以说,从贞观元年开始修路,一直到贞观八年,各地依然还在修路。
国库每一年都会给十道发放专项资金,用来修路。
官道的修建,并非单纯依靠官府之力,而是动员了全国上下,从官员到百姓,共同参与这一伟大的工程。
朝廷颁布诏令,鼓励民间捐资捐物,支持官道建设;同时,组织大量民夫、工匠,以及军队中的工程部队,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一时间,从繁华的都城长安,到偏远的边疆小城,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筑路景象。
人们肩扛手提,挥汗如雨,用勤劳与智慧,铺就了一条条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想要富,先修路。
大唐邸报早就报道过这一句口号。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大唐的官道网络逐渐成型,八年时间,实现了州州通乃至部分区域间的州县连通。
这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各地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商品贸易的繁荣,更使得中央政令能够迅速传达至每一个角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马蹄声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沿途,百姓们听闻尚书大人亲临,纷纷走出家门,或驻足眺望,或议论纷纷。
李大亮在整顿了工部的一些官吏,又加强了内部监管之后,就带着人,亲自来视察各地官道了。
只见道路宽阔,足以容纳十马并行而不显拥挤;路面铺设平整,都是煮熟了土壤,再壕的结结实实,既坚固耐磨又减尘。
李大亮骑于高头大马之上,目光如炬,细细审视着每一寸路面,每一座桥梁,每一个驿站。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条道路,更是大唐繁荣昌盛的象征,是连接民心、促进发展的纽带。
每到一处关键节点,他都会下马步行,亲自测量、询问工匠施工细节,对工程质量之高标准、施工团队之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行至一处新建的驿站前,李大亮停下脚步,只见驿站规模宏大,设施完备,不仅为过往商旅提供了休憩之所,还设有医馆、书馆,甚至配备了简易的工坊,以备不时之需。
他欣慰地点点头,对随行官员说道:“此等安排,真正体现了我大唐以人为本、细致入微的治理理念。官道建设,不仅要快,更要好,要让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福祉。”
视察途中,李大亮还特意召见了参与工程建设的工匠代表,亲自颁发奖赏,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为大唐的繁荣昌盛贡献更多力量。
工匠们激动不已,纷纷表示愿以毕生所学,为大唐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桥梁添砖加瓦。
他也算是在大唐邸报的那一篇,州府之官吏不下乡,朝堂之上的官吏喊出:何不食肉糜,这一篇带着质问和指出大唐弊政的文赋之后,第一个积极出了京师,下乡视察的尚书。
夕阳西下,李大亮一行结束了当天的视察,返回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