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战国赵国篇 > 第100章 变局突至忧患暗藏(第1页)

第100章 变局突至忧患暗藏(第1页)

晨曦初破,霞光温柔地洒在魏国统辖的秦国旧地上,集市已渐次喧闹起来,商贩们忙碌地陈列着货品,百姓穿梭其间,议价之声此起彼伏,一片祥和兴盛之景。

郡守李桓晨起,于府衙庭院中舒展身姿,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城郭,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冀,这些时日殚精竭虑,终见此地焕发出蓬勃活力,似一颗蒙尘明珠重新拭亮。

然而,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表象下,危机却如潜藏于渊的恶蛟,悄然蛰伏、伺机而动。远在朝堂的魏王,因连年大兴土木、扩充军备,致使国库渐空,为填补亏空,竟颁下一道加急诏令,欲提高秦国旧地赋税,以解燃眉之急。

政令传至郡守府,如巨石入水,惊起千层浪,李桓手持诏书,眉头紧锁,满脸惊愕与忧色。

他深知,此地百姓历经秦之暴政,好容易在轻徭薄赋下缓过劲儿来,生活初有起色,这一加赋,无异于将他们重新拖入苦难泥沼,往昔努力恐付诸东流。

李桓速召集属吏商讨应对之策,众人神色凝重,各抒己见。主簿愁眉苦脸道:“郡守,王命难违,可若依令加赋,百姓怕是不堪重负,恐生民怨呐。”

参事则叹道:“是啊,当下虽市面繁华,然百姓家底尚薄,多是勉强温饱,加赋定会冲击农商,集市或再归萧条。”

李桓沉思良久,沉声道:“吾等受魏王重托,治理此地,当以百姓为本,不可莽撞行事。先派员查探民情,统计收支详情,我则上书陈情,望能使魏王收回成命,或另寻良策充盈国库。”

未等李桓上书送达,边境又传警讯。原来,草原匈奴部族新换首领,此人性情凶悍、野心勃勃,见秦国旧地日渐富庶,便起了劫掠之心。

纠集各部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如鬼魅般突袭边境村落,烧杀抢掠,火光冲天,哭喊声撕破夜的宁静。

村民们仓惶奔逃,牛羊被驱赶,粮食被焚毁,惨状令人痛心。

守边士卒拼死抵抗,奈何敌众我寡,防线被撕开缺口,只能且战且退,向郡城求援。

消息传至郡城,人心惶惶。李桓心急如焚,一边传令紧闭城门,加强城防,组织民兵上城协助守卫。

一边调遣城中驻军,亲率精锐奔赴边境救援。

行军途中,只见沿途村庄满目疮痍,残垣断壁冒着青烟,百姓哭声回荡,李桓眼眶泛红,攥紧拳头,暗暗发誓定要护百姓周全,驱退来敌。

待赶到边境,匈奴骑兵正在肆意劫掠,马蹄扬起滚滚沙尘,仿若遮天乌云。李桓见状,迅速布阵,弓箭手列于阵前,弩手在后,骑兵两翼包抄,步兵居中稳住阵脚。

一声令下,箭如雨下,匈奴先锋骑兵纷纷落马,攻势稍缓。

但他们很快重整队形,依仗马快弓强,呼啸着再度冲锋。

李桓身先士卒,挺枪跃马冲入敌阵,士卒们受其鼓舞,士气大振,奋勇拼杀,双方混战一处,喊杀声震得天地失色。

鏖战至日暮,匈奴见占不到便宜,又恐魏国援军赶来,遂裹挟着抢掠财物,呼啸而去。李桓望着远去的敌影,深知危机未除,此战只是开端。

回营清点伤亡,士卒折损不少,皆面露疲色却目光坚毅。

李桓安抚众人后,即刻组织修缮边防工事,加固烽火台,派人向周边郡县及盟国告急,请求支援协同防御,以防匈奴再犯。

祸不单行,城中此时亦陷入纷扰。因加赋风声传出,别有用心之人趁机煽风点火,市井流言蜚语四起。

曾被李桓打压的秦国旧贵族残余,勾结不法商贾,散播“魏国欲榨干秦地”“新官与旧民终不同心”等谣言,蛊惑百姓。

不明真相者人心惶动,学塾罢课、工坊停工,集市冷冷清清,往昔繁华仿若一梦。

李桓回城后,不顾疲惫,径直走向市井,当众宣读上书魏王陈情减税之文,又详述匈奴犯境、国难当头局势,晓谕百姓:“吾等扎根于此,生死相依,加赋非我本意,抵御外敌、保境安民才是当务之急。望诸君莫信谣言,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言罢,百姓中有人动容落泪,纷纷表示愿助郡守守家卫国,作坊重开,筹备物资,学塾复学,秩序渐次恢复。

可局势依旧严峻,魏王那边尚无回音,匈奴探子频繁出没,似在窥探时机再度来袭,城内暗流涌动,旧贵族小动作不断,妄图勾结外敌、颠覆新治。

李桓独坐于书房,烛光摇曳,映照着他满脸疲惫与坚毅,案上堆满公文军报,他深知,眼前是惊涛骇浪,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

唯有凭借智慧、果敢与百姓支持,才能在这重重困局中寻得生机,护住这片饱经沧桑却满含希望的土地。

引领它走出阴霾,重归安宁繁荣,续写辉煌篇章,可前路漫漫,荆棘丛生,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喜欢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新战国七雄:赵国崛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