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文运昌隆】,祈一个【妙笔生花】。
所谓的十里秦淮,现代社会自然是没有的了,古代的时候那种画舫香船,青楼名伶什么的艳名,如今也不复存在。
不过晚上坐着画舫,在秦淮河上畅游一下,吹着小风,看着两岸的明清建筑,还是有几分味道的。
此刻正是晚上七点来钟。
这个点,刚好是附近饭店上生意的时候。
同时又不是旅游旺季。
所以坐船的游客很少。
一条本来应该满载20人的画舫,静静的漂在夫子庙边的内秦淮河岸上,往着边上的白鹭洲里行驶。
满载20人的画舫里,除了船工之外,却只坐了一名游客。
一个看起来年岁大概在四五十的人,说中年也行,说老人也不突兀。
穿戴的倒是有点味道。
一件对襟的唐装,脚下踩着布鞋。
也不是什么上号的料子,但也不是那种成衣铺子里买的,倒像是量身裁剪出来的。
这人头发半百,但发量却还浓密,沾了发油,往后梳了一个背头。
一张脸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清俊,只是人到中年,皱纹毕竟已经不老少了,偶尔抬起头来,欸头上的三道抬头纹也清晰可见。
船工是识货的。毕竟在夫子庙这种有着文玩市场的地方做活儿,同时也接待过不少有钱人老板。
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客人的手腕子上戴着的那串柱子,不是凡品!
货真价值的海南黄花梨,鬼脸纹清晰可见!
这客人手里还捏着一把折扇,坐在船上窗户边轻轻打开摇晃着。
这扇子一看就不是那种在工艺品商店里买的那种纪念品。
扇骨是骨质的,扇把儿是鸡翅木。
展开一看,那扇面也不是纸糊的,棉绫的扇面,上面没做画,仿佛是刻意的留了个白,边角上却有一行漂亮的题字:
应怜屐齿印苍苔。
字很漂亮,一看就不是那种工艺品店里的带着匠气的印刷品。
想来是手书。
这客人歪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摇着折扇,面前摆着一盘香瓜子。
不时的磕上两粒。
倒是把个游船,真的游出了一点子“闲情逸致”的味道来。
只是中间,却听见这个客人嘟囔着摇头叹气。
“可惜了,没有了那两岸红袖招,这秦淮河,毕竟还是没有古时候的味道了。”
船工听了,就忍不住搭话,笑道:“您这个话讲的哟,现在是什么社会啊,不作兴那些了啊。”
客人回头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了船,这客人却台步往岸上走。
去了河边的晚晴楼,吃了十六碟的秦淮小吃——就是那种茶杯盖大小的碟子,十六样各种金陵小吃。
好吃不好吃的,味道也差不多就那些个意思,还成。
好在是品种齐全,一套十六样,就算是把金陵小吃也吃全乎了。
每样就那么一小口,单独吃肯定不饱人,但十六样下来,哪怕是个壮汉也能吃饱了。
最关键的是,吃全乎了,性价比不错。
出了晚晴楼,又过了桥,去了躺乌衣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