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中文网

81中文网>中国南宋北宋 > 第23章 利益捆绑还是侵蚀(第1页)

第23章 利益捆绑还是侵蚀(第1页)

兰陵镇的商人们喜出望外,从来没见过哪个官跟商人如此共情过,确实备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有王相公这样的好官,沂西这一片地方兴旺指日可待。王相公但有差遣,无不尽力!王有志模仿后世招商引资的官员做激情讲演大获成功。

既然大家都是生意人,那就好说了。王有志又进一步提出不会征重税,不干涸泽而渔的事。很多商人在下面嘀咕:那抗金军靠什么养活?靠抢劫周边地区?

王有志及时与听众互动,他夸这个问题提的好!并说自己早有解决方案,那就是大家一起开发新产品新产能,卖到外地去赚钱。王有志也不多废话,直接说希望有所合作,他有蒸馏酒和酒曲的技术,还有其他钢铁、肥皂等一些技术也希望能够合作,也希望兰陵镇商会能够提供销售渠道。

兰陵镇的商人当然愿意合作了。王长官提出王有志在兰陵镇搞个作坊,产品委托他们来销售;或者给王永志一笔钱来获取技术,等于买断,也有报效军饷的意思。

而王有志则提出他在兰陵镇现有的商号里占一些股份;至于技术合作,蒸馏后做的烈酒,王有志提利润的十分之一,类似后世的专利费,不过这个比例可不低。

兰陵镇商会算了算,认为这样更划算,都觉得王相公真是仁义,明明可以拿刀抢,却跟他们分利,还不是一次性要。后来兰陵的烈性酒卖开后,他们才发现,这样王有志赚的是一次买断的十几倍。

王有志又进一步提出,准备设立一个学校,让兰陵镇的子弟参加,学习各种技术,除了文化课以外,包括酿酒、运输、包装、算账等技术,总而言之,培养商会需要的技术人,叫兰陵工商学校。

那些商人一开始支支吾吾,担心是王有志是变相跟他们要人质。但王相公亲切地拉着王长官的手问:“这个学校就设在兰陵镇是否方便?”

大家自然是非常乐意,现在是乱世,在这靠近边境的地区,当官也是个高风险的职业,学些手艺还是可以安身立命的。孩子就在兰陵镇内上学,当然不是人质了,安全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人纷纷表示愿意捐款捐房。

王长官和萧员外当即表示商会可以拨出一片库房改造成学堂。王有志又说这个学校不光招兰陵镇的孩子,其他地方孩子也应该让人家来上学。商会的人觉得这个也正常,认为是兴义学,这是造福子孙后代,而且可以刻碑流芳百世的好事。

另外王相公也说了,这个工商学校很严格,每年都考试,合格才能升下一级。一年级升不了二年级的话,就只能当学徒。二年级升不了三年级,就当伙计。三年级开始分科,学完就可以当大伙儿。而且还可以半工半读。

如果生产专业四年级也过了,实习也合格,就是大师傅。如果销售专业学的好,还可以培养做二柜(副掌柜)。这等于给兰陵商会提供了很多优质预备员工。

兰陵商会觉得这个办法好,学的东西实用。富人家的孩子还是学四书五经准备做官,穷人家的孩子学技术学生意,做工匠做伙计。如果在江南,王有志搞这种学校会被骂有辱斯文,还会被行会攻击。

但在兰陵镇,由于行会就是商会,这些商人不是从工匠角度看问题,而是从商人角度看问题,所以对这种有利于他们的学校非常欢迎。

王有志其实还怀着其他心思,他想派兵进兰陵镇必然会遭到反对。逼着兰陵镇接受,他们也会使阴招,或在很多地方上不合作。但如果建学校就会受到欢迎,他就可以趁机派一些人进来。

适逢乱世,难道学校的学生不需要练武防身吗?当然需要,那就应该有些军事教官。学校的财产不需要保护吗?当然需要,那就应该有护卫。学校可以大量吸收镇内中下层人家的孩子,经过思想改造,再自己回家改造父母,到时候兰陵镇就不是商会说了算的了。

王有志又向兰陵镇这些商人探寻周边市场的情况。根据这些人说,兰陵镇不仅卖酒,还卖山货和麻,当然主要是兰陵酒。

他们主要是往周围几个大城贩运,除了最近的沂州外,南边的海州、邳州、宿迁、徐州,西北一线的滕州、曲阜,远到泰安、济南,整个商路看起来像个倒着,向西北倾斜的“丁”字。

当时运输条件有限,而且由于包装不好,长途运输酒容易损耗。更多的是商业竞争也往往掺杂着武力的斗争,因此过去白酒几乎都是有地域性的,每个地方基本上都是喝本地产的那种酒。

关于煤炭,他们介绍说,周边产的少,而且多是小煤窑。往东过了神山磨山,往西从西王庄开始,就开始有大煤窑了,而且有露天开采的大煤矿。

煤炭主要是卖给沂州府。他们估计挖煤赚不到钱,除非去把东边一些煤矿占下来。煤炭除了冬天外,倒是没什么人抢。不但太笨重,而且煤字与倒霉的“霉”字同音,各路好汉都比较迷信,不愿触这个“煤”头。

冬天里麻还比较好卖,沂西的土地非常适合种麻,这是兰陵商会往外输出的第二大宗货物,仅次于酒。王有志听了心里一动,他觉得珍妮机来纺麻线应该没问题,飞梭多半也能织麻布,说不定工艺更简单,毕竟麻线比较粗。

王有志造肥皂需要的猪油倒基本没有问题。兰陵镇酿酒每年消耗大量的粮食,产生的麸皮、碎粮食还有酒糟,大多拿来喂猪。兰陵镇养了大量的猪,而且酒糟养大的猪,猪肉非常好吃,是兰陵镇的一个特产。王有志算了一下,起码明年造肥皂需要的猪油供应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最重要的粮食,兰陵镇主要是从南边进,毕竟在这种低温气候条件下,越往南,粮食产量越高。沿途兵匪横行,粮食又是紧缺物资,容易遭劫。南边这几个州没有像兰陵酒这么有名的酒,但也有不少小酒庄,对兰陵酒的输入和原料采购很排斥。他们又哀叹一通现在生意难做。

喜欢南宋北中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南宋北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