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天皇饶过他,其他损失惨重的大名也会联合讨伐他。
与其被讨伐而死,不如光荣战死,所以他带着肥前国的士兵们拼死挡住江都军。
虽然最后全部战死,也为其他大名们撤退提供了时间。
常遇春和耿三自然不会就此作罢。
两人率领大军一路追到了今川港,对着港口便是一顿炮击。
倭国人也不傻,瞧见江都军火炮射程后,就知道港口没有防守价值,早早就退到了港口三里外一片荒地上,列阵等候。
常遇春和耿三停靠在港口,然后由常遇春率领三千骑兵下了船。
五桅战船每一艘能载七百名士卒,江都军这次一共出动五十艘战船,按理来说可以载三万水军。
然而实际人数却只有一半不到,原因就是船上还另外搭载了三千匹战马。
仅凭水战,本来就不足以震慑倭人,要让他们感受到有灭国的危机感,就必须在陆战上也击溃他们!
为了让这三千战马保持战力,常遇春还特意在伊岐岛修整了两天,用上好草料喂马,为的就是现在这一战。
倭国联军也有骑兵。
一共六千骑,是江都军的两倍,然而倭国骑兵用的是本土矮种马,身高不足三尺,看起来就像小马驹。
只有少部分将领骑的是从高丽买过来的蒙古高头战马。
所以仅从骑兵上看,倭国骑兵没有任何优势。
不过人数上,还是倭国占优。
倭国骑兵和步兵加起来共有两万人左右,常遇春却只带三千骑兵迎敌。
对倭国人来说,他们并无被轻视羞辱的耻辱感,反而暗暗欢喜,觉得中原人如此小看他们,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弱点,干掉对方。
于是他们没有任何迟疑,将两万人全部压了过去,决定先消灭这三千骑兵再说。
当倭国人与江都军交手之后,他们才意识到错误。
江都军战斗经验丰富,武器装备精良,士气旺盛,战马强壮,再加上统兵的是常遇春这个超级猛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些优势加起来,导致战争再次形成一面倒的局面。
常遇春的三千骑兵就像一把锥子,由他担任锥头,来回在倭国队列中冲撞切割。
倭军虽然悍不畏死,但实力差距太大,又是各家联军,毫无配合和默契,很快就变成一盘散沙。
于是战场上形成奇特的一幕。
明明江都军人数只有对方两成不到,但在倭兵看来,到处都是江都军,而他们却孤立无援,仿佛被包围一样。
就连号称九州第一大名的日向家的‘神刀兵’,也毫无反击之力。
战斗进行到一半,耿三率领他的五百火枪兵也过来增援,只听火枪声砰砰砰的响起,就会有倭人倒下去。
面对这种近乎妖怪般的手段,倭军的意志终于崩溃。
最底层的农卒们要么溃散而逃,要么投降归附,只有武士们还在拼死血战。